杨强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 吉林省长春市130000
摘要:随着国家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高科技手段在汽车行业内进行广泛应用,致力于解决我国日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本文立足电动汽车的发展,阐述电动汽车充电桩现场检测的重要性,探究电动汽车充电桩的安全性能以及现场检测的具体方法,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参考意见,提高我国电动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电动汽车;充电桩;现场检测
前言: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加强,新型节能电动汽车取代传统燃油汽车已经成为了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加速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减少资源浪费引发的环境问题。国家加大对电动汽车的投入,增加充电桩的普及,打造世界最健全的充电桩使用设施。为了保证充电桩的安全性,严格管理对充电桩的现场检测情况,保证电动汽车在符合国家标准的充电桩上安全的充电。
1电动汽车充电桩现场检测的重要性
目前而言,国内对充电桩现场检测标准并未有明文规定,导致对于充电桩的检测仅仅依靠充电桩出厂前的合格证,以类似的检测结果判断充电桩是否合格是不可取的。在进行充电桩的设备检查时,进行现场检测,有利于及时发现充电桩安装时的不足和施工不规范造成的损害,及时的进行设备检修,保证充电桩使用的安全性。充电桩的现场检测,不仅能提高充电桩自身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还提高了电动汽车和电网的安全程度,加快了充电桩的规模化安装进程,提高了国内的电动汽车充电领域的技术水平[1]。
充电桩设备的现场检测,有利于推动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立,另外,合格的充电桩设备有利于减少电动汽车的电池损坏问题,降低充电桩的频繁故障,提高充电汽车的使用寿命。充电桩的现场检测对保护电动汽车驾驶员的生命安全,有着重要作用。
2电动汽车充电桩现场检测方法
2.1检测项目
2.1.1交流充电桩通电性能测试项目
在该测试项目中主要包含九项具体内容,例如连接异常试验、带载分合电路试验等。其中在正式开展过流保护功能试验以及带载分合电路试验的过程中应当同大功率交流负载进行相互配合,进而才能实现优化使用。
2.1.2交流充电桩操作性测试项目
在该测试项目中总共包含着12项内容,例如充电准备就绪测试以及连接确认测试等,其中在进行输出过流测试的过程中应当配合大功率交流负载进行实际应用。
2.1.3非车载充电机通用电性能测试项目
在该测试项目总则主要包含25项内容,例如冲击电流试验、输出电流误差试验以及输出电压误差试验等等。
2.1.4非车载充电机传导操作性测试项目
该测试项目总的来说包括19项内容,例如控制导引电压限制测试、自建阶段测试以及连接确认测试等等,其中在进行输出电流停止测试、输出电流调整时间测试以及输出电流控制误差测试的过程中需要配合直流负载以及交流电源进行应用。
2.1.5非车载充电机通信协议一致性测试项目
这该方面测试中包含多个阶段,比如低压辅助上电和充电握手阶段、充电参数配置的阶段、实际充电阶段以及充电结束阶段等等。当正式进行相应的现场监测工作的时候,因为其会在某种程度上受到检测时间以及现场各方面条件的制约,所以会结合实际情况对上述检测项目开展部分剪裁工作。
2.2检测技术
2.2.1一般检测
在电动汽车充电桩现场检测方法中,较为常见的便是一般检测技术,其主要是采用目测的方式,对充电桩的外壳进行观察,观察其是否平整,并明确其是否存在变形、划伤等缺陷,与此同时还应当观察其表面涂层的均匀程度。在将充电桩内部打开之后,工作人员需要对充电桩基本的构造进行详细检查,桩体中主要包含着计量计费单元、人机交互界面、控制单元以及主电源回路等。
2.2.2电源均流检测
电源均流检测也是常见的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现场检测技术,该技术凭借着特有的优势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将充电机链接负载,同时还要对其进行设置,确保其能够在恒压状态下运行,对额定电压进行输入,设置输出电压整定值,对负载电流进行调整,使其成为50%-100%的额定电流输出值,进而分别对各模块的电流展开测量工作。接下来需要在合理的范围内对输出直流电压整定值进行优化调整,并重复多次开展上述实验。当充电机任一模块的电源断开之后,再一次开展上述测量操作。若想保障均流不平衡试验的高效开展则需要至少需要4台并联运行模块,与此同时,其均流不平衡度需要严格控制在5%以内。
2.2.3主要功能检测
要想电动汽车能够被正常使用,就需要对电动汽车充电桩的主要功能进行全方位的认真检测。电动汽车充电桩的主要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下面将逐一进行分析。检测充电桩的通信功能时,应在充电的情况下开始,检查充电桩能否根据约定协议的需求正常通信工作。检测充电桩的显示功能时,检测人员应对充电桩的不同状态进行模拟,比如充电时、待机时和问题警报时等等,以此来检查显示器的状态是否稳定。检测充电桩的输入功能时,当充电桩在充电时,对启停环节进行模拟,查看充电桩是否可以迅速回应。检查充电桩的绝缘功能时,对充电桩应施加直流电,用以检查充电桩绝缘电阻的数值;对其施加交流电,用以检查充电桩的泄露电流值,查看检测部分是否出现绝缘闪现情况。检测充电桩的点击防护功能时,应在充电之前,不借助工具地打开充电桩的盖子,查看其连接设备在额定电流电压下的状态,观察其是否可以控制电路。
2.2.4安全性能检测
对电动汽车充电桩的检测技术还包括对其安全性能的检测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检测控制导引时,应对断开的交流电回路进行检查,从而判断充电桩的工作状态。检测电能质量时,检测人员应对充电桩的交流端进行检测部分的安排,将电压和电流正确地连接电能质量的分析系统,结合电压、电流的具体数值作为分析依据,在其稳定的情况下进行接连测试,从而更好地记录最开始的数据信息。检测电磁兼容功能时,检测人员应着重加强对电磁的检查,用以更加有效地保障充电桩的稳定运行,对其开展电流抗扰度测试,查看在这样的状态下充电桩能否正常工作,是否存在耗损、异常记录的情况。与此同时应充分开发和利用交流充电桩的滤波器的使用,能够对电磁干扰产生阻隔,进而更加有效地减少电磁对电动汽车充电桩的影响[2]。
结论:综上所述,为了保证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建立健全的充电桩现场检测制度要求。在进行现场检测时,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充电桩的安全性,有利于保证充电者的切身安全利益,推动充电桩的大规模的推广。有利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黄泽晟.电动汽车充电桩现场检测方法的探讨[J].轻松学电脑,2019,000(025):P.1-1.
[2]崔亚琳.电动汽车充电桩现场检测方法的探讨[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9,v.9;No.184(10):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