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探析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7月20期   作者:邓磊
[导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房屋建筑越来越多,建筑企业必须确保房屋建筑施工质量,才能在市场中稳定发展,这也是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
        邓磊
        山东滨州建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滨州  2566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房屋建筑越来越多,建筑企业必须确保房屋建筑施工质量,才能在市场中稳定发展,这也是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因此,应积极管理房屋建筑施工技术,针对房屋建筑实际情况采取正确施工技术,保证房屋建筑质量。文章就影响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因素,阐述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策略,为房屋建筑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管理
        引言
        如今,建筑工程行业新技术的融入和施工管理理念的创新,提升了施工质量。建筑工程是复杂性工程,建筑决策、建筑设计、现场施工、竣工验收等环节相互连接、相互制约。需要管理者采用有效的管理方案,施工人员拥有过硬的技术。现场施工是工程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施工质量,做好建筑工程现场管理工作,能够进一步提升建筑施工质量,保证建筑施工进程。
        1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1.1土石施工技术
        土石能一定程度保证施工质量,建筑施工环节经常会用到土石方材料。明确土石施工中所需生产技术,可以减少土石方开挖和基坑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土石开发前,要由相关负责人分析施工现场,结合具体结果,选用合适仪器,提高土石开挖效率。在施工中结合具体施工环境,选用合适仪器,做好土石开挖的准备,之后完成水泥砂浆粉刷、防水涂料、挤胶施工工程。要做好基坑支护和排水措施,依据图纸要求铺设土石垫层,保证开挖桩基的合理性,推动土石施工技术的运用。
        1.2房屋建筑工程期间使用的基础施工技术
        在此项工程实际施工期间,主要施工任务包括:建筑地基与建筑基础工程、暖通工程、主体结构工程、地下室工程、给排水工程、电气工程等方面。为保证施工质量,需要全面了解基础施工技术。首先,土方开挖作为房屋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中的基本程序,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结合工程设计方案进行全面分析,充分掌握房屋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中提出的具体要求,按照基坑支护专项方案的施工部署,从而为土方开挖科学控制奠定良好基础,保证土方开挖具有标准性和可靠性。另外,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到机械与人工结合的方式展开施工,在此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强化控制,保证基坑开挖过程中与工程设计承载力需求一致,确保施工安全。与此同时,想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还要结合工程实际需求以及施工现场具体情况合理运用桩基础施工等工艺技术,保证桩基结构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和价值。当前,在房屋建筑工程中较为常见的桩基结构主要有钻孔灌注桩和混凝土预制桩两种,只有结合工程需求合理选择,才能够为后续施工提供质量保障。该工程在实际施工中,主要采用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柱下采用C30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垫层为C15素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施工人员重视结构交叉、部位标高以及几何关系等内容,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展开施工。预应力管桩施工前需要充分做好静载荷试验,材料选择应超出3根。在桩基施工过程中,打桩控制需要以终压值为主,以桩长控制为辅,管桩填芯混凝土材料采用C40微膨胀混凝土,长度大约在1.5米左右。
        1.3防水施工技术
        工程施工需要进行防水处理,合理配比不同强度的水泥和混凝土。选择收缩性能较低的水泥,配备较好的粗细骨料。粗骨料和细骨料间针片状石子不能超标,尤其是细骨料含泥量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建筑工程施工,设置一定施工缝,控制混凝土坡度。具体施工过程中,可以采取自下而上的浇筑方式,从坡脚向上浇筑,先整体震荡后再均匀震荡,保证混凝土浇筑的密实性。使用微型平板振动器设备,按照1/3的搭接方式自上而下进行振捣。混凝土处理防水施工需要抹平防水基层,避免出现松动或凹凸不平的现象。针对掉灰等问题要严格根据工程要求,设置排水坡度。其中,地漏部位排水层应比防水层低,涂抹防水前,应清理基层表面杂物,重点清理管道根部和排水口等位置。

涂刷时可依据先低后高的原则,第一层土层应基于一定基层,厚薄适度,无暴露点地大面积涂抹,针对排水口、地漏和阴阳角部分进行漆涂刷。
        2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措施
        2.1提升创新意识
        企业创新应置于施工企业发展的首要位置。一方面,企业应该有危机感,为自身发展提供前进的动力;另一方面,企业应通过对技术、施工人员的培训,培养其创新能力,提高其思维能力。同时,开展质量标准化,不断追求资源、成本的优化,在施工中积极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如:清水混凝土墙面免抹灰层施工技术,采用新型模板体系、新型墙体材料或采用预制墙体,使墙体表面允许偏差、观感质量达到免抹灰或直接装修的质量水平。围护墙体和内隔墙可采用免抹灰的新型砌筑技术,采用黏接砂浆砌筑,对内隔墙也可采用预制板材现场装配式施工等。克服传统施工方法容易出现开裂、空鼓的现象,从而大大提升建筑质量。
        2.2重视设备维护
        考虑到该项工程现场施工条件较为复杂,各项工作环节中所应用到的施工设备大小、类别等不同,为提高施工效率,还需对施工设备引进与合理应用。为便于现场管理工作,还需根据工程进度及施工要求,以设备采购或租赁方式引进设备,避免占用场地及资源。关于设备管理,要定期维护与检修,对破损部件、老化线路等及时更换,避免影响施工进度。
        2.3现场施工人员管理
        项目工程建设施工人员管理,需要坚持以人为本。施工环节需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使员工主动参与到工程施工中。建筑施工前,要完善质量控制体系,明确各施工人员的责任义务,针对施工人员施工技术进行专业培训,以提高施工人员的技能水平和质量控制意识。开展施工时,需对施工人员建立检查机制,确保施工项目符合要求。具体监理人员要严格按照国家规范要求进行施工,保证施工质量,保障居民的生活和财产安全。
        2.4优化施工技术管理模式,构建科学管理体系
        在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成本管理工作人员既承担管理角色,又承担作业角色,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为更好提高管理水平,应优化管理模式,将其分为管理和作业两部分。比如,在特房—同安新城酒店一期(2012TP01酒店)工程建设中,严格要求材料员择优选择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等供应厂家,并严格执行质量验收、管理制度工作,选用设计、建设单位及建设主管部门推荐的优质品牌产品。所有物资(材料)均按合同规定的品牌、规格、数量、产地、技术参数等组织采购,采购前厂家需提供材料、设备的原产地证明、出厂检验报告及产品合格证书,报监理工程师审核,发包人确认方可采购。同时,还应根据房屋建筑实际情况和周围环境构建正确管理体系,保障作业、管理顺利进行。
        2.5变更管理
        重点是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相互配合,因为现场施工条件较为复杂,会出现施工内容变更情况,为避免施工人员盲目改动,还需在管理过程中发现施工问题,及时停止现场施工,经各部门进行商讨后,对需要变更内容设定变更施工方案,并发布到各部门中,对其进行存档、实施等。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房屋建筑工程现场施工而言,只有严格保证各项施工技术应用科学、合理,同时强化现场管理力度,才能够在提高工程质量的基础上降低能源消耗,合理控制工程造价,从而充分发挥房屋建筑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魏天才.分析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对策[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6):273-274.
        [2]韩占胜.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对策[J].装饰装修天地,2019(1):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