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琳
37048119731205**** 山东省滕州市 2775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科技水平的提升,建筑行业的施工技术在不断的提高。BIM技术是以计算机为平台发展起来的现代化三维建模技术,能够实现良好的可视化、动态化效果,将该技术应用于建筑施工全过程中,能够有效地识别出坍塌、物体碰撞危险源,为制定合理的预防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时,BIM技术能够模拟建筑施工过程,可有效识别建设过程中潜在的安全事故风险,在施工安全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本文就BIM技术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引言
建筑行业与国家经济发展、人民生活质量具有密切联系。在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的同时,建筑行业迅速发展起来。安全生产不仅影响人们的生命财政安全,还将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因而我们需重视建筑安全管理工作。传统安全管理模式已不适用,因而建筑企业需积极应用BIM技术开展建筑安全管理工作,以提升安全管理工作质量,推动建筑行业稳定发展。
1有关BIM技术的概念
谈及BIM技术,我们能够从两个不相同的角度去解释,从其中的一种角度来说,该技术其实能够被当做某种数据的接受端,这些大部分包含建筑实物、器械设施、方案布置等有关的内容,BIM数据模式包含了许多种类或者专业不完全相同的数据;从另外的一个角度来说,这种新技术其实是被当做成立建设工程方面数据模式相关的操作,包括有数据方面的收集、汇总和分享等等。基于上述该技术的两个方面的特点,每一个相关的人员在一定的条件限制之内,都相应的享有一定的权利,能够导入与工程有关的内容,从而得到他所需要的与工程有关的信息,因此可以大大提升工程安全治理的效果,而且可以为所要进行的工程计划或动工上供给帮助。BIM的核心在于创建信息模型,此项工作的实现依托于计算机辅助技术,可全面整合各类建筑工程信息,创建模型并为相关单位的日常工作提供指导,达到提升施工效率、深化管理质量的效果。
2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优势
第一,可视性。BIM模型的构建基于建筑工程所有数据及信息,因而建筑工程施工中可充分利用BIM技术的可视化功能迅速、准确获取所需信息,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设置防护设施提供依据。第二,模拟化。相关人员可基于BIM模型充分了解沉降情况、裂缝或地址环境等多项信息,采取有针对性防护策略,以提升建筑工程稳定性。第三,优化性。BIM模型可为相关人员提供建筑工程物理、几何等信息,这对建筑企业优化管理决策、提升管理效果具有重要意义。3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3.1图纸会审管理
采用BIM技术进行三维图纸会审,直观的将图纸中的问题在施工开始前就予以充分暴露,提升图纸会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针对发现的图纸问题以及复杂部位施工情况提前进行预判,制定解决方案,避免施工安全问题的出现,达到减少安全施工,提高施工质量的目的。
3.2施工现场动静态布置管理
施工现场的动静态布置是强化安全防范意识和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的主要措施之一。在静态布置上必须坚持安全文明工地的基本原则,制定合理的安全防范管理制度,为确保建筑施工现场合理有序,建立完善安全通道、施工设备、原材料堆放区、作业区、消防区等做基础。以建设施工场地的平面图为基础,结合BIM技术的模拟功能建立施工场地的三维模型图,对生活区、办公区、机械摆放区、消防器材、建筑材料堆放区等进行合理划分。通过BIM技术的三维模拟功能优化方案,尽可能规避各种潜在安全风险。施工现场的动态布置是降低施工安全事故发生概率的主要途径,施工现场的过往车辆调动频繁。
通过BIM技术的三维模拟,合理规划行车通道、施工空间等,为避免施工场地拥堵和交通道路拥堵提供参考。
3.3安全交底及安全信息化管理
BIM和传统的交底模式不同,传统的交底只是安全负责人简单地对工人简要的说明,工人的接受程度不一样,有的工人接受程度高,有的工人就接受程度低,只是口头说明工人无法真正意识到危险源的危害,没办法直观感受到潜在的危险,BIM技术可以把施工现场危险地段和容易发生危险的地方进行标识,把BIM模型导入到VR设备中,然后使用VR设备对工人进行现场说明,让工人在VR上直接看到危险源头,对工地潜在的危险有更加敏锐的认识,加深对危险地段的印象,能够切身地感觉到危险源的威胁,这样工人在具体施工时或者接近危险源时都能意识到危险,在施工的时候小心施工,能够提前做好安全防护工作,避免发生危险事故,保证自己和他人的人身安全。
3.4危险源识别与管理
BIM技术具有良好的可视化、动态化和三维建模的特点,能够将建筑施工项目中潜在的安全事故风险识别出来。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源主要有三种类型:高空坠落、坍塌和物体打击。为了确保建筑施工顺利安全进行,加强危险源识别及管理工作尤为重要。BIM技术强大的三维模拟功能有助于建筑施工危险源的识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坍塌危险源的识别。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坍塌事故主要集中在基坑支护、土方开挖和工程拆除等方面。将BIM技术应用于土方开挖中,可以通过三维模拟演练优化开挖顺序,并实施监测开挖土方边坡,防止边坡失稳坍塌;将BIM技术应用于基坑支护方面,能够借助BIM的模拟功能,合理制定安全防护措施和张贴警告牌等;在工程拆除方面,可根据BIM模拟功能确定拆除顺序等。此外,还可根据坍塌范围搭建相应的防护栏杆和水平隔离带等,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2)物体打击危险源的识别。以BIM技术的模拟功能为基础,对高空塔吊等进行模拟碰撞演练,综合判断塔吊的走向等,为进一步制定塔吊之间的合理距离提供数据支撑。此外,通过安全教育,规范操作人员的操作流程,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3)高空坠落危险源识别。BIM技术对高空坠落危险源的识别效果良好,主要表现在高空坠落多是瞬间发生,不易发出警示,但是通过BIM技术的模拟功能,可模拟高空坠落的过程,为强化高空作业人员的安全防范意义提供帮助。
3.5安全教育和应急处置管理
采用BIM技术对现场管理及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第一结合项目实际特点对现场管理和作业人员进行常规必要的施工安全、消防、救助知识的培训和安全警示教育,根据项目实施情况及时的更新培训的内容,提高被培训者的接受程度,掌握基本的安全常识,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第二针对性的对安全操作规程、规范、安全用电、高空作业、垂直运输等进行强制性的要求,进一步强化现场管理及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及安全管理责任;第三借助BIM技术优势模拟项目现场突发事件发生时的安全疏散、逃生、救助通道,制定直观有效的应急处置方式,提高现场管理及施工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及突发事故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减少人为因素引发的安全事故以及非人为因素突发事件造成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结语
综上所述,BIM技术在建筑三维模型模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优势,能够有效识别危险源并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同时,BIM技术能够以三维模型的方式模拟整体建筑施工全过程,在纠正设计不合理等问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将BIM技术应用于建筑施工领域中,对提高建筑施工效率和降低施工安全事故发生概率均具有积极的意义,并为优化建筑设计等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刁尚东.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广东土木与建筑,2020,27(3):61-64.
[2]刘远.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应用的思考[J].工程技术研究,2020,5(6):179-180.
[3]田琼.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探索[J].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2(3):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