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光辉
广东万向维景建设工程发展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和优化。装配式建筑和铝合金模板技术的应用更加广泛,有效提升了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和效率,保障了施工进度和安全,有利于建筑工程建设的绿色持续发展。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铝合金模板
引言
引言相比于传统的施工技术,装配式建筑施工所产生的施工垃圾明显减少,缓解建筑施工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而且缩短了施工技术所花费的时间。采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手段符合绿色施工理念,铝合金模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应用铝合金模板展开装配式建筑施工活动,应不断增强合理性、有效性,推动当前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1铝合金模板的应用优势
1.1施工简捷、效率高
铝合金建筑模板组装方便快捷、质量轻,可完全通过人工拼装。模板加工精度高且刚度大、不会因受力引起变形,有利于克服混凝土浇筑过程引起的构件变形等不良反应。另外模板的装配式构造可降低人为质量偏差,与木模板相比,混凝土构件具有更高的截面尺寸精度、平整度和垂直度。有经验的安装人员每人每天可安装25-35m2的铝合金模板,施工工效大幅提升。
1.2结构稳定与节能环保
铝合金模板自重轻,且具有良好的受力条件,因此在高层建筑施工中,铝合金模板并不会因受力因素影响而出现扭曲变形问题,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有着优异的结构稳定性。此外,在传统模板工程中,受到工艺、模板材质等因素影响,会产生一定数量的建筑固体废弃物,且部分固体废弃物具有污染性与毒性。而铝合金模板具有较高的再生利用价值,残片回收率超过50%,且铝合金模板系统中的全部配件均可重复使用。在高层建筑模板工程竣工阶段,铝合金模板破损后仍可重复利用或回收再生铝合金模板产品残片。因此,使用铝合金模板可保证施工场地环境整洁、无任何建筑垃圾。
1.3工程施工质量高
与传统施工方式相比,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各类构件均是在工厂应用专业机械设备统一生产的,因此能够合理规避人类施工中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而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另外,构件之间的连接效果会对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产生较大影响,而利用铝合金模板能够有效减少各个构件之间的拼接缝问题,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以及美观度。
2装配式建筑施工中铝合金模板的应用
2.1模板准备
根据工程施工图纸,企业采购适当数量与规格型号的铝合金模板,并在生产现场组织开展模板试拼装作业,确保所拼接模板的规格尺寸符合工程施工要求。随后,在材料入场环节,对铝合金模板的数量、规格尺寸、造型结构、相关文件进行审核,及时更换尺寸不符、性能质量低下的模板。最后对铝合金模板进行分类编号,在模板安装前,对铝合金模板开展清理作业,在模板表面涂刷隔离剂,避免在后续施工中出现混凝土粘连问题。
2.2墙柱模板安装
在下层已经拆除并清理的模板,根据区域以及施工流程进行存放。在重叠堆放过程中,需要注重板面朝上,便于涂抹脱模剂,之后逐步进行脱模剂的涂抹。在内墙模板安装过程中,需要从阴角位置进行,根模板序号进行两边延伸,防止模板出现倒落现象。在模板安装过程中,需要安装临时固定斜撑,从而确保每块模板都可以均匀涂抹一层脱模剂。针对竖向模板,通常根据每隔30cm的位置安装1个销钉,在安装销钉过程中不可太用力,模板接缝位置应该处于无空隙状态。横向拼接模板端部位置需要安装销钉,中间间隔位置安装一个孔位钉,由上至下传入,防止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发生掉落现象。
在外墙板安装过程中,需要安排两个施工人员配合。在模板安装时,需要满足拆一块、传一块、安一块的标准,拆装整个过程需要确保一人双手紧握模板,直到钉销片全部插入以后才能放手。在每个墙模板封闭之前,应该结合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模板位置,让其处于垂直状态,只有这样,才能给后续施工工作顺利进行提供条件。在斜撑安装过程中,柱、墙两侧安装斜撑,需要利用直径14mm的钢筋将其制作成马凳预埋处理,将其当作斜撑底座支撑点,斜撑间距不可高于160cm。在宽度大于160cm的墙体中,设定两个以上的斜撑,在宽度小于160cm的墙体中,安装一个斜撑,两边斜撑距离和封板之间距离控制在30cm
2.3叠合梁安装
叠合梁安装流程为:熟悉设计图纸、核对编号→吊装工具准备→支撑牛腿安装→标高调整→梁支撑标高复核→叠合梁吊装→安装位置调整→安装完毕。①在吊装作业之前,务必认真查看图纸,熟悉吊装操作流程,否则一旦出现钢筋错位,会直接影响工程进度,甚至引发施工事故。在该工程中,由于叠合梁长度为8m,为确保吊装精度,需借助吊点可灵活调节的钢扁担。②为确保牛腿水平安装符合设计要求,需在其上部打孔并配置螺栓。该工程中,将叠合板与梁的连接孔深度设计为15mm,并基于相关标准来调控叠合梁的水平高差。可避免接缝产生,保证灌浆密实。
2.4后浇混凝土施工
在模板安装过程中,须预埋铝模固定螺栓,并对各部分铝模按图纸编号,以确保后续作业能够有序进行。对于缝隙、洞口等应采用符合标准要求的抗裂砂浆密封,避免在混凝土浇筑时出现漏浆。对工程连接部位,需先行湿润、浇筑,待密封效果通过验收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振捣作业由专人操作,仔细观察是否存在漏浆隐患;浇筑作业结束,按照工程标准予以复核,如果出现偏差要及时弥补,避免形成上层吊装质量隐患。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努力优化施工工艺,保障施工材料质量,严格把控混凝土配合比,在混凝土中添加引气剂也有利于气泡排出,提高混凝土观感质量。为保证铝合金模板的密闭性,可将嵌蜡技术应用于铝合金模板,嵌入的蜡层可起到脱模剂的作用,在混凝土与铝合金模板之间形成隔断,避免混凝土与铝合金模板之间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从根本上抑制气泡的产生。
2.5模板拆卸
在模板拆卸环节,精确计算混凝土的初凝与终凝时间,对混凝土强度进行测量,在混凝土试块强度超过3MPa时,即可组织开展模板拆卸作业,不会对混凝土质量造成影响;为提高混凝土结构浇筑强度控制力度,可选择临时保留支撑杆,用于保持结构稳定。对支撑杆拆除时间的设定,应视所预留支撑杆的具体位置而定;禁止进行模板野蛮拆卸作业,合理制定拆模作业顺序,优先拆除墙板模板,随后拆除梁模板,避免出现混凝土结构破损、铝合金模板损坏等施工问题;践行早拆体系,在铝合金模板交汇区域搭设支撑体系,避免拆模作业对混凝土施工质量造成影响;对所拆卸模板开展清理作业,去除模板表面残留的灰尘与混凝土,对各类铝合金模板进行分类储存、重复利用。
结语
随着装配式建筑推广工作的不断推进,装配式构件和施工标准的不断完善,装配式建筑已成为建筑发展的未来方向。铝合金模板和装配式建筑这两种新工艺的有机结合,可以有效降低人力和物力成本,符合国家绿色施工的理念,也符合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方向。在实践过程中,虽然前期施工有一定的难度,但在后期运用中降低了质量通病,提高了建筑质量,节省了成本,也为后续类似工程的建设积累了经验,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珍秀,马泽琛.铝合金模板体系在高层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4):183.
[2]徐金英,张松涛.住宅工程中铝合金模板的优势及经济效益探析[J].安徽建筑,2019(17):227-228.
[3]徐涛,赵程程,吴彬.铝合金模板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四川水泥,2020(11):264.
[4]陈伯坚.铝合金模板施工技术的优势及注意事项[J].四川建材,2020(7):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