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天智1 鞠章韬2 杨鑫龙3
123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发展建设分公司 山东省济南市 250107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混凝土裂缝是建筑项目质量衡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实际工程建设中也是客观存在的,其与温度差、结构配比、钢筋配比等参数有关,当相关参数设计与标准的设计出现偏差时,就会出现混凝土裂缝现象。本文以建筑混凝土裂缝为研究对象,依据文献对比法和理论分析法,分别从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及相关施工处理措施进行探究,期望能够给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提供有效措施,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混凝土;裂缝;影响因素;施工处理技术
引言
对于建筑工程而言,在开展混凝土施工时,由于材料及相关施工操作,再加上后期防护不合理等因素会导致裂缝问题,裂缝问题的出现会给施工质量带来直接影响,因此在对混凝土进行实际施工的过程中,须对裂缝问题引起足够重视,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是应用最多的一种材料,混凝土施工时的裂缝问题也比较常见,裂缝问题的出现不仅会给建筑外观带来影响,同时还会影响建筑安全。
1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影响因素
1.1材料问题产生的裂缝
首先,混凝土配比时,粗骨料中含有过多的针片状石子,而且使用量较多,混凝土中的孔隙就会有所增高。如果混凝土的配比泥含量过多,或者细骨料的粒径过大,再加上是夏季施工,混凝土很容易产生裂缝。另外,凝土中使用不一样的集料,在其收缩性上也有一定的差异,也会出现裂缝;第二,水泥的选择上,如果选用矿渣或是低热水泥等,加上混凝土过高的水灰配,同样也会出现裂缝,还有在施工的时候,如果使用的混凝土厂家不同,也同样会出现裂缝;第三,混凝土会出现泌水等一些现象,这样会使混凝土分布不均匀,混凝土的整体性不好,就会出现很多的裂缝。如果混凝土中粉灰土等物质加入的量过多,其强度就会受到影响,进而裂缝就会产生。
1.2施工问题产生的裂缝
第一,如果混凝土没有大面积钢筋的保护层,混凝土表面收浆时没做好处理,会出现沉降和裂缝的现象。第二,在混凝土的施工完成后,如果没做好后期的养护工作,很容易产生收缩性的裂缝,像在大风天与干燥的天气就会出现长短不一样的裂缝。第三,混凝土凝结过程中,在水分蒸发的时候,在混凝土的表面会形成一些温度差,会让混凝土出现很强的抗压力作用,这样会产生一定的裂缝。第四,混凝土的坍落度有一定的影响,如果出现坍落度非常大,在后面施工中砂浆层的收缩性会增强,这样就容易出现裂缝。
1.3温度问题
温度裂缝是不容易出现的,多数都是由于外部环境温度的不同导致的,温差主要表现如下。(1)由于存在较大的昼夜温差,再加上季节性出现的变化,就会进一步导致温度出现相应的变化,这时会出现温差问题。如部分工程工期较长,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没有考虑到混凝土热胀冷缩等问题,对混凝土自身的配合比及养护策略进行及时的改变,就会出现无法避免的裂缝问题。(2)由于混凝土外层散发的热量及相关的水泥等出现的热量都会导致温差问题,在此背景下,就会存在极深的温度裂缝。
1.4运输及养护不当产生的裂缝
混凝土在运输的时候很容易出现分层和离析,在这种时候就需要进行二次的搅拌,然后到指定的地点进行坍落度实验,如果坍落度的检测没有达到标准,混凝土在使用以后会非常容易出现裂缝。混凝土使用后的养护工作也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抗渗性,通常会用草帘或是麻袋覆盖在混凝土上进行养护,如果这些做不到位的话,裂缝就会出现。其次,不能够及时的洒水或是洒水过程不够均匀,混凝土的湿度得不到保障,就会产生裂缝。
2建筑混凝土裂缝施工处理技术
2.1施工材料控制
首先,对于资金预算充足的工程,可以选择级配碎石,其粒径为5~40mm,并且在此基础上使用非泵送方法浇筑混凝土,能够有效避免混凝土裂缝的发生。其次,选择水泥的过程中,以水化热较低的水泥为宜,并且在此基础上还应确保混凝土自身强度,可降低水泥使用量,有较好的防裂效果。在选择外加剂期间,主要选择减水率高的减水剂,同时性能优越的膨胀剂。如果泵送混凝土需要添加缓凝剂,可以选择复合型外加剂,不但能够满足施工要求,而且还可提升施工便利性。加入适量减水剂能够降低用水量,可确保在水灰比确定的基础上,减少水泥使用量以及混凝土收缩量,添加适量矿粉与粉煤灰,能够有效改善混凝土特性,提升可泵性,降低水化热,增加密实度,从而避免混凝土出现收缩情况。
2.2施工方面的控制措施
在施工的过程中,对于混凝土而言,其自身强度要满足实际施工需求,并且还要适当减少水泥使用量,由于混凝土水泥石在凝结及硬化的过程中,会出现较多的水分蒸发,因此在搅拌时,要合理控制用水量,这样做能减少水分的蒸发量,混凝土收缩性也能得到科学有效的控制,所以在混凝土中要加入适量的减水剂,这样可以更好地控制水量。对于预埋管线的位置而言,积极做好裂缝防治策略,在管线直径比规定范围大的状况下,在实际铺设中会出现管线重合的情况,就会进一步导致该位置极易出现裂缝。所以在施工时,施工人员要适当添加抗裂短钢筋。在对施工材料进行运输及吊装的过程中,要待混凝土浇筑及养护时间超出24h后才能进行,否则由于荷载或振动的影响,致使混凝土出现裂缝,这种裂缝是无法进行修复的。
2.3强化温度控制
在建筑结构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应严格的控制相应的混凝土浇筑时间,有效的按照相应的施工规范进行,促进建筑结构温度影响在整个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过程中相应的混凝土变形的有效控制,面临温度高时,应选用外添加剂进行有效降温,也可增加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此外,在混凝土材料的制备的过程中,不仅要保证采购质量,同时要按照相关的设计要求,严格与设计的配比参数相一致,这样才能够不断的满足建筑混凝土的质量,提升使用效率。同时,要加强对混凝土设计及施工技术人员的素质,加强对配比工作人员的管理,为建筑混凝土的制备及施工过程进行监督管理,为提升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预防裂缝的产生提供良好的基础。
2.4养护阶段控制对策
在建筑施工中,养护工作人员要严格地根据建筑物的养护规定和标准做好相应的操作,需要等到混凝土完成后2d左右拆除侧面模板,之后便需要覆盖相应的薄膜塑料,一般情况下养护时间需要超过28d,每日的养护时间要超过15h,通过适当地在混凝土表面洒水,让混凝土温度和湿度处于标准之内,避免混凝土因为养护不合理出现裂缝问题。此外,养护阶段还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提高混凝土的整体质量,为建筑质量的持续提升奠定相应的基础,同时也可促进我国建筑行业持续稳定地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和舒适的居住环境,因此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经济在建设的过程中,建筑行业飞速发展,建设规模逐渐扩大。其中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是较为重要的材料,提升整体建筑质量的保障。在建筑混凝土应用的过程中,裂缝问题较为常见,会对建筑稳定性与安全性造成较大影响。所以,需要采用有效的施工处理技术从各个环节对裂缝实施防治。
参考文献
[1]莫海波,廖献勉.浅析民用建筑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其控制[J].科技资讯,2018(29):75.
[2]刘正品.房屋建筑混凝土裂缝分析及预防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20):215.
[3]张永敏.建筑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施工控制方式[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9(3):00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