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宝臣
中梁地产集团
摘要:在我国建筑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以往土木工程建设中所采取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早已无法达到现如今的工程建设标准,基于此,就必须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实践应用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与分析,望可促进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和土木工程建筑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土木工程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土木建筑业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大体积混凝土工程项目不断增多,混凝土裂缝问题也逐渐暴露,裂缝的产生一方面会降低混凝土的整体性及承载力,另一方面会影响施工安全性。目前国内针对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问题主要强调积极采取措施,早期预防,通过对大体积混凝土选材、配比等环节的控制,以降低混凝土裂缝发生率,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解决好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问题,在土木建筑施工中积极利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不仅是混凝土施工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土木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1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
1.1温度控制技术
由于温度应力因素很容易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现象,所以,需要施工人员对测温工作进行重视,只有控制好温度,才能提高建筑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在开展测温工作过程中,应选择晴天,然后通过测温仪器对混凝土施工现场的温度进行测量,其温度应控制在25℃以内,对施工环境情况进行了解和掌握,并针对相关问题制定完善的解决措施,进而提高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当混凝土浇筑工作完成之后,需要使用塑料膜对其表面进行及时覆盖,起到保温的作用。同时,还需要做好养护工作,避免因内、外温度差而产生裂缝问题。除此之外,还要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对施工现场的日常温度进行测量,并把测量数据及时记录下来。当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完成之后,要使用塑料薄膜对其进行及时覆盖,以免因日温过高而出现混凝土变形或裂缝等问题。
1.2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的配合比影响着混凝土的强度和硬度,因此,施工前需要计算出大体积混凝土所需要的材料和用量,以便得到最佳配合比,配合比应当在符合施工强度的前提下,减少水泥的使用量。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材料中,砂、石、骨料以及水泥是关键。一般选用二区中砂,含泥量应当小于1%的石子,碎石的粒径在5-31.4mm之间;骨料在混凝土中,一般占有79.5%-83.2%的绝对体积,因此骨料选择至关重要,一般选择标准为优良的级配、?较小的岩石弹模、?表面清洁无弱包裹层等;水泥的水热化反应会容易让混凝土产生裂缝,因此,为了减少裂缝产生,可适当使用粉煤灰作为水泥的替代物,一般用量为14%-21%,需要注意的是粉煤灰的细度需要同水泥保持一致。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合比在符合工程要求的的前提下,选择相应的材料。水泥的水热化反应影响较大,为了减少水化热过程中的热量以及减少水热释放的时长,可以选用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这类低热化的水泥品种作为材料,这类水泥材料的用量一般需要控制在450kg/m3。
1.3钻孔灌注技术
在具体的土木工程建筑建设环节,建设团队能够借助硬地建设的措施进行钻取孔桩处理,同时按土木工程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编制相应的建设周期规划,从而进行多台钻床同时作业,以减少资源消耗、缩短建设时间。建设团队在开展钻孔灌浆工作的过程中,能够借助天然泥浆墙以及孔清洗技术进行相关操作,也就是先展开2次常规孔清洗处理,借助空气反向循环处理再一次进行孔清洗处理。建设团队还应保证钢筋笼质量达到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可借助某个钻孔建立钢筋笼,而在展开钢筋笼下沉处理时,必须保证钢筋笼与桩孔之间能够维持准确对应的状态,严禁将其强行插入,而桩体灌注则能够借助水下混凝土灌注展开相关操作。
1.4抗裂施工技术
混凝土配合比直接影响着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合理配置混凝土比例,可以加入适当的构造筋,其能够对混凝土抗裂性能起到增强作用,避免混凝土结构中应力集中。为了与相应部位配筋率一致,促进钢筋混凝土抗拉强度的提升,可以将暗梁设置在易发生裂缝的边缘位置。混凝土结构设计要充分考虑外界环境特点以及气候变化情况,对后浇缝进行合理化设计。在具体的施工环节,应尽可能选择水化热较低的水泥,不建议采用矿渣水泥、早强型水泥。其一方面能够防止因水泥水化热产生的裂缝;另一方面能够降低混凝土内部拉应力,对混凝土抗裂性能具有提升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应尽可能在确保水泥活性的基础上减少水泥细度,减轻对水化热放热速度的影响。其次,在混凝土中可以适当加入粉煤灰,采用粉煤灰作为水泥替代物,能够减少水泥用量,减轻水化热引起得到混凝土裂缝问题。在骨料配比方面,应选择级配程度高的骨料,对骨料中含泥量进行严格控制,一般水灰比应低于0.6。工程实施过程中注重配筋,避免混凝土开裂。选择直径较小的配筋加入混凝土对于避免混凝土开裂有着突出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要掌握配筋位置,通常加入建筑中间位置,其能够对混凝土薄弱部位起到强化作用,提高其承载能力。
2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管理措施
2.1选用高质量的混凝土原料
原材料的品质直接影响到最终成品的质量好坏,混凝土材料也是如此。只有选用各方面数据、质量达标,性能充足、品质上佳的原材料,才能混合制作出高质量的混凝土。首先就要做好集料优选,由于集料是混合混凝土的重要原料,用量占所有原料的60%。其用量的把握、品质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混凝土抗裂缝能力的高低。因此,必须根据集料的级配、规格、含水量等各项属性、数据进行严格筛选排查,选用指标合理的集料,进入混凝土的制作现场。只有严格把控混凝土原料的质量,才有可能增强混凝土的抗裂缝性能,提升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品质。
2.2提高养护力度
在针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建设施工时,必须积极借助有效的养护措施,促使混凝土温度与湿度均能够达到建设标准,还可借助科学调控混凝土内外温差,促使混凝土强度更具有稳定性,以此避免裂缝问题出现。在对混凝土进行保养时,必须对湿度和温度进行严格的管控,在各个季节与气候环境之下,必须予以合理的保护措施,促使建筑成效获得有效提升。
2.3做好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
为了做好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实际应用中要做好相关工作。主要从以下方面展开:第一,定期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实行绩效工资,制定适宜的奖惩制度,鼓励现有人员充分发挥其才能,不断提升个人综合素养。第二,不断提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无缝技术的评估水平,对工程中的无缝操作技术进行优化,使其更加完善,不断提升建筑施工水平。加强对实际应用中的控制。第三,引进先进的科学自动化管理技术,使得混凝土施工中的数据信息更加完善,资源获取更准确,不断提升企业的施工效率。
结语
在我国建筑业蓬勃发展的形势下,各种新型建设材料凭借其成效优良、性价比高等优势,在实际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应用愈发广泛,其中,大体积混凝土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应用最为普遍。因此,为确保建筑工程最终建设质量,所有建设流程都应编制行之有效的规划,同时为后续的流程进行统筹设计,以此对大体积混凝土整体温度进行适当调整,确保土木工程建筑施工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刘少鹏.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探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4):500.
[2]李沛.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29):3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