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蓉
彬州市实验小学 陕西省咸阳市 713500
摘要:小学美术作为提高小学生艺术兴趣以及审美素质的主要美育教学课程,在整个小学时期起到了不容小视的重要作用。但是现时期的小学美术课程教学活动当中存在着非常多的尚待完善以及解决的问题,所以,文章旨在深入解析生活化视野之下的小学美术课程高效教学策略,并简单叙述了小学美术课程生活化对小学生的积极意义,指出了现时期小学美术课程生活化教学活动当中存在的误区。
关键词:生活化视界;小学美术;课程教学;策略;探究
伴随着素养教学的持续深入,以及德智体美全方面进展课程教学观念的普遍推崇,小学生的审美品味以及艺术素质也得到了教学部门的极度重视。要想使得小学生全方面的进展成为现时代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优秀人才,就必须要从小学启蒙时期起就注重对于小学生的全方面培养,由此,小学美术课程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程度得以凸显。切实引领小学生充分体会日常生活当中的艺术与美,健全新时期的小学美术课程教学体制,也是本篇文章的创作背景以及目的之一。
一、小学美术课程生活化教学对小学生的积极意义
(一)对小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行培育
生活视界之下的小学美术课程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当中,要求小学生认真仔细的对周围的人物以及事物进行观察,并从中获取自身进行创作的动力以及灵感,小学生可以在开展实践活动的过程当中培育锻炼自身对实际生活进行观察的能力[1]。另一个方面,在实际开展小学美术基础知识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也需要小学生对明暗以及色彩等美术元素进行理解以及区分,要求小学生具有对优异作品进行鉴赏的眼光,小学生可以在实际开展基础知识学习活动的过程当中培育自身对学习内容进行仔细认真观察的能力。从学习以及实践两个方面来看,生活视界之下的美术课程教学对小学生观察能力的培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对小学生的想象能力进行培育
小学美术课程开展生活化教学的过程当中,小学美术老师会要求小学生从实际生活当中获取自身进行创作所需要的素材以及要素,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艺术来源于日常生活,与此同时艺术也需要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小学生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地发挥出自己的想象能力,对所获取的元素以及素材进行革新式的应用与结合。另一个方面,在对优异的作品开展鉴赏活动的过程当中,比方说毕加索的作品不经过小学美术老师的讲解,仅仅依靠小学生的想象能力也会有着非常多有趣的解释,在这个过程当中,也对小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能力进行了进一步的培育[2]。所以,在实际开展鉴赏活动以及创作活动的过程当中,生活化的小学美术课程教学对小学生想象能力的提高也有着非常重要的突出作用。
二、小学美术课程生活化教学存在的误区
(一)课程教学情境不够具体,过于片面
在现时期生活视界之下的小学美术课程教学活动当中,存在着最为显著的一个问题就是课程教学情境不够具体,课程教学内容不够丰厚具体[3]。在现时期小学美术课程教学情境的建构过程当中,小学美术老师由于受到空间的限制以及时间的限制,只可以在非常有限的环境当中对小学美术课程教学情境进行建构,这对于小学美术课程教学的质量带来极大程度的约束,再加上一些小学数学老师并不注重生活化情境的突出作用,导致小学美术课程教学情境更为流于表面以及形式,久而久之,定然不利于小学美术课程教学活动与日常生活元素的充分结合,对小学生的全方面进展也非常不利。
(二)教学课堂缺少高效的互动
生活化的小学美术课程教学形式,需要小学美术老师与小学生开展高效积极的互动,使得教学课堂富有生活气息,却又不失系统知识教学的风格。
但是由于小学班级学生人数通常都非常的多,每一堂课除去重点知识内容的练习以及讲授时间,可以留给小学生与小学美术老师之间的互动时间就变得非常有限,不但如此,在一些小学美术老师开展课程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存在着轻视课堂互动的状况出现,这对于小学美术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效果也有着非常不好的影响效果[4]。
三、实现生活化小学美术课程教学的高效策略
(一)建构生活化的课程教学情境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小学美术课程实现生活视界的完美结合过程当中,小学美术老师需要积极的建构客观合理的生活化课程教学情境,使得小学生可以从实际生活当中获取自身进行创作的动力以及灵感,不但如此,还可以使得小学生对日常生活产生非常浓厚的兴趣,愿意仔细观察日常生活当中的一切变化以及美好。由此可见,生活化的课程教学情境能够进一步地提高小学生对小学美术课程进行学习的兴趣,并落实以及完善生活视野之下小学美术课程教学的实际需求。
比方说,在对《走进大自然》这一教学内容进行学习的过程当中,小学美术老师可以采购一些绿植以及花朵导入到教学课堂,并引领小学生进行想象以及观察,在自然气息非常浓郁的课堂气氛当中,进一步的实现美术课程的生活化教学。
(二)注重教学课堂互动,增强小学生与小学美术老师之间的联系
教学课堂互动作为小学美术老师与小学生交流以及沟通的主要步骤,在整个课程教学过程当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5]。针对生活化美术课程教学的现状,小学美术老师需要进一步的考虑到课堂时间的约束性,并积极地探索出应对措施,使得在教学课堂当中可以与小学生开展积极的互动活动,使得小学生对小学美术课程产生非常浓厚的兴趣,对小学美术老师产生非常浓厚的兴趣,进而对鉴赏以及创作产生浓厚的兴趣。不仅仅是教学课堂当中与小学生进行高效积极的互动,小学美术老师还需要在课下时间积极主动的与小学生进行交流以及沟通,充分了解小学生的兴趣方向,并充分结合课程教学观念以及课程教学目标,辅之以自身的革新,使得教学课堂当中可以更为高效积极的与小学生进行沟通以及交流,并推进小学美术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
比方说,小学美术老师可以在小学生进行练习的过程当中,使得小学生在作品上写下对于此堂课的感受和体会,以及希望小学美术老师日后还可以为小学生带来哪些更新的创作方式,使得小学美术老师与小学生之间的交流以及沟通更为贴近生活。
结语:
总的来说,在现时期的小学美术课程教学活动当中,生活化的课程教学视角显得非常重要。此种课程教学形式,可以对小学生敢想敢为的创作能力、天马行空的想象能力以及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进行培育,对于小学生的艺术修养以及人格培育都有着不容小视的突出作用。所以,有关的教学主体应当进一步的意识到生活视界之下小学美术课程教学的重要程度,并充分结合实际状况以及其余学校的优异经验,对自身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积极的改进,使得小学美术课程教学观念以及体系能够在生活化的背景之下转变的更为完善以及系统,切实的实现培养小学生艺术修养的重要目的。
参考文献:
[1]张睿.探究小学美术教学加强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9(24):126-127.
[2]武昊彤.扎根生活土壤 绽放教育之花——小学美术课程生活化教学的探索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1):72.
[3]周芸.生活一一看皆“美”,自然人文画不尽——对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的探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5):15.
[4]刘叶.“童化”让孩子的欣赏成为可能——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欣赏能力的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2018(24):134+136.
[5]马燕玲.提高审美情趣 体味生活之美——建立小学美术教学与生活的链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