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丽杰
牡丹江市穆棱市河西镇向阳小学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 157599
摘要:当前信息技术的应用给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革新,极大地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例如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图片、视频、音频这些网络教学资源以及投影仪、电脑等设备设施为学生创设相关教学情境,促进整个教学过程的直观性、生动性与趣味性的全面提升。从而有效降低教学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全体小学教师应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策略进行持续不断的探究,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新型教学模式。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运用
1导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有了更深入的融合,其与教材、标本、模型、挂图、粉笔、黑板媒介合理结合,打破学科的局限性,把抽象概念进行具体化,而具体事物需要进行半抽象化,信息技术尤其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优越的信息资源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补充课文中所没有的知识,提高了学生课外阅读能力,使得信息技术下的语文教学迈上了新台阶。
2信息技术的概述
信息技术主要是以网络通信和计算机系统为依托,为社会生产以及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过程中的信息资源共享提供便利条件。与其他科学技术相比,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更广,应用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鉴于信息技术的诸多技术优势,将其应用到教育领域内,对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途径的创新与改革起到了极大的积极影响与推动作用,有效拓展整个教学内容深度及广度。例如为了提高教学成效,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在网络上搜索图片和视频,以及音频等诸多形式及教学资源,并在课堂中通过多媒体等相关设备向学生进行一定的演示。以此来推动情境式教学、多媒体教学、体验式教学、合作探究教学等一系列新型教学方法的全面实施,同时促使教学最终的成效、学习兴趣等全面的提高。但是,要想最大化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出信息技术的积极作用,还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因素进行综合全面的考虑,使得信息技术能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
3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3.1运用情境驱动策略,开展深度体验
阅读学习与应用除了要对字词句段篇的本身含义进行了解外,还需要对其实际应用场景、不同表达方式有深刻认知。对于阅读教学而言,可以借助教学情境展开实际教学。“情境驱动策略”简单来说就是教师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从教材内容作为出发点,结合学生自身情况,为其营造既符合本次教学内容特点,还应符合学生自身认知及发展规律的有效教学情境,进而有效激发其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可以完成自主的学习和探索,真正实现高效阅读。比如,在《高山流水》阅读教学过程中,想要更好地帮助小学生感受到俞伯牙和钟子期回见的心有灵犀,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再现千年前两人鼓琴、听琴氛围: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出俞伯牙正在鼓琴的画面及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将学生带入时空隧道,让他们感受似乎千年前的情境就在眼前,跟随音乐旋律的不断变化,老师可以让学生们尝试对“峨峨兮若高山!洋洋兮若江河!”这句话进行诵读,并将学生诵读场景通过镜像功能投放至大屏幕中,此时学生就如钟子期一般在现场欣赏俞伯牙的琴声,通过此种方式,学生对于“知音”一词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但是在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明确教学主体,不可为了应用而应用,应当充分发挥场景价值。
3.2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对于正处在好动这一阶段的小学生而言,要想凭借传统教学方法把他们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课堂上,显然存在较大的难度。因此,需要教师采用更加先进科学、有趣新鲜的教学方式,全面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在此基础上帮助小学生找到认真听讲、努力学习的内在动力,促进学习成果和教学效率的全面提升。在小学语文阶段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就是想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有效突破口。老师可以充分运用现代网络教学资源,以及各类多媒体设备教学,可以营造出一种更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从而给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例如在学习《乌鸦喝水》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先利用课前十分钟时间让学生观看《乌鸦喝水》的动画片。由于小学生都非常喜欢动画片,注意力被故事情节深深吸引住,同时对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内容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此时,教师再导入相关知识的讲解,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最佳的状态投入到学习当中,确保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
3.3结合学生的特点制订教学方案
语文不同于其他的学科,语文中涉及的内容能够从教材延伸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语文教师在设计教案时不能局限于教材内容,要根据大纲的要求结合自身的思考,有计划地向学生进行多方位的展示与施教。小学生还处在语文学习的基础阶段,对于语文的认知有限,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不能随意进行教学,这样学生会无法有效地掌握有关的教学内容,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影响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这就需要教师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有效地展现出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此外,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心理成长特点和发展规律,合理地设计好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案,让学生能够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3.4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能够起到教育和引导的作用,所以教师的思想意识和教学水平对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来说是非常关键的所在。对此,教师也应该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与时俱进,加强对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利用多媒体的方式进行课程的设计,课前准备好相应的课程资料等,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从而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和活力值。另外,教师应该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学校也应该定时对教师展开培训,让教师充分意识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和优势,帮助教师更熟练地应用信息技术,从而更高效地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3.5利用信息技术创新学习方式
在以往那种灌输式的教育模式下,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而学生则处于听众的地位。事实上,这种师生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更无法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导致最终的教学成效不尽如人意。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生成为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人,而教师则要发挥出引导性作用,采用先进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促进教学成效的整体提升。例如在学习《鲁滨逊漂流记》这篇课文时,一方面考虑到这本小说本身篇幅比较长,另一方面很多小学生缺少阅读小说的经验,可能在理解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因此,教师要提前两周让学生搜集资料,同时思考一个问题:人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才能经受得住严酷环境的考验?当接收到教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以后,学生纷纷请家长帮助在网络上下载《鲁滨逊漂流记》这部电影进行观看,或者搜索《生存手册》进行阅读,展开了为期两周的自主学习。在正式讲解《鲁滨逊漂流记》这篇课文之前,教师可以请学生谈一谈这段时间自主学习的切身感受,帮助学生建立起学习主人翁的意识,使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双向提升,同时为小学生养成终身学习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
4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化技术可以发挥出很多的优势,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教师应该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使用这项技术,不断地提升对信息技术的认知和掌握程度,从而满足优化阅读教学,还可以提高学生阅读整体能力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郭素文.浅议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农村科技,2020(02):64.
[2]宋有录.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2):147+153.
[3]孙鹏.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4):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