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琪
青岛金水路小学
摘要:读书,是伴随一个人终生的脑力活动。一个人读书不读书,会读书还是不会读书,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语文,是中小学生各科中最重要的学科之一。一个语文学的不好的学生,他的其他学科肯定学不好。因为各学科的内容都是由语言文字组成。一个人大脑的活动,是由语言来串连的。教给学生读书,其意义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字: 语文教师 读书 终生成长
读书,是伴随一个人终生的脑力活动。一个人读书不读书,会读书还是不会读书,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从上学识字开始,我们每个人都在不断学习,尝试着阅读不同的书目。但是,很多人读了很多年的书,却不知道读书的好处有哪些。有些调皮的孩子不喜欢读书,家长除了严厉惩罚就别无他法,更不用提如何教育孩子爱上读书了。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列夫·托尔斯泰说过: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古今中外,多少名人大家以他们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读书真的很重要,读书的好处真的非常多。
语文是中小学各科中最重要的学科之一。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语文学科是中小学科中最重要的学科!我们可以这样说,一个语文学得不好的学生,他的其他学科肯定学不好。因为个各学科的内容都是由语言文字组成的,语言文字都读不懂,谈什么别的学科的理解,运用和计算?谈什么深入挖掘?所以,我们完全可以说,一个语文学得不好的学生,他的其他学科也很难学好!这简直是一定的!
由此我们可以断定,语文学科是中小学各科学科中最重要的学科。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应该教给学生许许多多的为他的一生打基础的东西。而其中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会读书。
如何在课堂有限的40分钟内,让学生整体感知、理解相对较长的课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整体认识的训练,鼓励他们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阅读理解。对于给学生极大的思维空间、哲理性强、情感浓烈的课文,应引导学生以“读”和“悟”为主,教师要注意剔除繁琐多余的内容分析和串讲串词。这样开放的教学要求,可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学习自信。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三维的课程目标应是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是互相联系,融为一体的,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根据学生具体基础、实际情况来不断摆正位置,以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的角色,与学生共同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用真诚的语言、鼓励的言辞、期待的目光、宽容的态度教学,才能激发学生不断主动学习和创新的欲望,使学生思维活跃、敢于参于、乐于参于,教育教学效果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所以,我们要站在更高的角度上,认识语文教师的任务和职责,而读书,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在以下几个方面狠下功夫:
1、要有一定的教育素养。小学语文教师的教育素养应包括教育理论素养、语文教育能力素养及语文教学研究素养等方面。
教育理论素养主要是指小学语文教师对教育科学知识的掌握,能够恰当地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概念、范式、原理,处理教育教学中的各种问题,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设想。具体可以理解为:健康的身心,端庄的仪表,使命感、责任感。小学语文教师要在语文知识方面全面掌握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古典文学、外国文学、文学理论等语文学科知识,要在听说读写方面具有较强的能力。对这些必须达到全面扎实、尽可能做到精通,对其所有问题都能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要有良好的道德情操。小学语文课本所选课文内容大部分是向少年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典范,如革命先烈勇于探求真理,寻求救国救民的故事,仁人志士勇于献身民族的解放、为国捐躯的英雄事迹,还有许多艰苦朴素、勤学苦练、诚实勇敢、助人为乐等德育内容,如果教师缺少这方面的浏览,在讲课时就不能感染学生,达不到动之以情的教育效果。作为语文教师要对政治、社会事事关心,关注国际国内风云变换的世态,以自己的行动感动学生。定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3、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小学语文教师最重要的是有引导创新意识,其核心是推祟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小学语文教师具备创新素养才能在教学中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创新素养的小学语文教师,才能在教学中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培植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主动意识,鼓励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激活想像力和创新思维。
4、要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由于小学生还处于对外面的世界好奇心最重的阶段,他们在困惑的时候往往首先想到能找到答案的人除了父母就是老师,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随时都有可能被学生问及其他方面知识的问题,所以在这个时候,知识面广的小学语文教师就能够在实际的教学活动过程中更多地帮助自己的学生,从而更加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转变学习观念,树立起一个良好的学习规范。
5、要不断优化语文教学模式。小学生由于自己知识面和学习技能的局限,对外界事物尚处于形象记忆阶段,所以枯燥的理论知识对于他们来说肯定是难以接受的。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好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习惯,最好能够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形象教学。并且小学语文教师最好能够从学生有兴趣的内容着手,将学生的兴趣点融人到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转变传统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以多样化的形式呈现出来,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建立起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6.要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离不开家长的努力。不能把学生的读书习惯的养成全然推给老师,家长却没有责任。不是这样的。我们常常看看到,学生放了学,回到家,就忙着做作业,看书,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常常忙得不亦乎。而他的家长呢?看电视,聊天,喝酒,玩耍,总之,他的孩子究竟做作业做的如何,会不会,懂不懂,完全不管。我们常常想,电视可不可以不看?酒看可不可以不喝?大人聊天可不可以小声一点?咱能不能给孩子一个读书学习的环境?我们可不可以同孩子一起做作业读课文?我们可不可以放下身价,和孩子一同学习?
以上几点,我们要牢记于心。而以上的各种能力,各种高度,大多来自读书。总之,中国未来的发展靠人オ,基础在教育,关键靠一线教师。这就要求我们一线教师要站在国家的高度,与时俱进,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实现语文教学的本质:落实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升自身素质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促使学生金面健康发展。从面完成新课程改革所赋予的艰巨任务。
参考文献
[1]杨小贤. 关于广泛视角下乡村教育的优质发展[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0(10)15-18.
[2]王以道. 切问以近其思 笃学以弘其道 [J]. 语文建设. 2020(3)31-33.
[3]李坦. 教育实践与语文创新[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9) 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