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统文化资源在幼儿园课程运用中存在问题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8月24期   作者:钟发敏
[导读]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幼儿教育的关注度愈发高涨,
        钟发敏
        四川省昭觉县幼儿园 四川省 昭觉县 616150
        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幼儿教育的关注度愈发高涨,而民间传统文化资源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也在日益显现。民间传统文化资源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培育有着积极地推动作用。在现阶段的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在利用民间传统文化的资源过程中存在一定偏差现象,需要教育工作者对其加以研讨。文章对民间传统文化资源在幼儿园课程的运用作了分析研究,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传统文化;幼儿园;问题思考
        前言
        民间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些美德贯穿在我们每个人身边,是中华儿女立德树人的灵魂、是为人立本的根。在幼儿园课程教学过程中,将民间传统文化资源融入其中,不仅可以让幼儿对我国民间传统文化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而且能够让幼儿正确地看待民间传统文化,对幼儿以后的成长和思想性格的养成都大有裨益。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在课程资源的挖掘上较为单一
        幼儿园在对民间传统文化资源进行研发和利用时,并未实现对民间传统文化与幼儿现实生活的有效联系。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往往会将民间传统文化资源与幼儿的现实生活隔离开,在这样的情况下,传统民间文化资源的教育价值也难以得到体现。据相关调查表明,幼儿园在开展有关民间传统文化资源的教育活动中,幼儿对教师所准备素材的兴趣并不浓烈,即便是出于好奇心理,在活动之初积极参与,但幼儿的兴趣往往是昙花一现。另外,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可以与这些资源做互动,但其互动大多是短暂、停留在表面的【1】。在活动结束之后,教师所精心准备的这些素材,也会渐渐淡出幼儿的视野。例如,有的幼儿园会依据当地的文化,组织幼儿做一些手工品,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提供了大量的材料,但是幼儿在完成作品后,通常就不会再去关心相关内容了。
        (二)在课程实施的途径上过于泛化
        在幼儿课堂教学中,民间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多为生拉硬套,或是将同一资源运用到不同的教学活动中。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民间传统文化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对其他教育内容的实施造成了不良影响。例如区域活动的开展,是为了体现本身的特色,以此为基础,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教师在其中融入民间传统文化,试图引导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会有部分教师,迫于教学任务的压力,在各个区域活动中都投入相同的民间传统文化资源,严重降低了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选择性。在这样的情况下,区域活动的空间选择与材料的投放都会受到限制,对幼儿的综合发展极为不利。在民间传统文化资源的孤立现象上,主要是因为教师在开展活动时,未对资源进行合理的整合,导致民间传统文化资源在幼儿课程中的运用,变成了格式化的集中教学,显然是不可取的。
        二、问题解决的思路与措施
        (一)深化民间传统文化资源进课堂的认知
        幼儿园将民间传统文化资源引入到课程教学中,多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或是出于对教育发展的需要,而并不是从幼儿的角度出发来进行课程选择的【2】。对现在的幼儿来说,民间传统文化是极为遥远的,它更像是一种传说,而幼儿是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的,他们很难理解传说中所发生的故事。幼儿教师需要做的,就是找到民间传统文化与幼儿课程之间的契合点,引导幼儿走到传统文化中去,学习民间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知识,使幼儿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并渐渐喜欢上民间传统文化。

另外,教师在教学中鼓励幼儿了解民间传统文化、学习与之相关的内容并不难。这一教学内容的难点在于,如何让幼儿发自内心的喜欢上民间传统文化,理解其蕴含的道理。而只有让幼儿达到爱学这一层面,才能够说明“民间传统文化资源在幼儿课程中的运用”是有效的。然而,在现在的幼儿园教育中,多数教师的教育实践,只是将幼儿带到了民间传统文化资源面前,或者是说将民间传统文化融入到了课堂教学中,但他并未走进幼儿的心中的,幼儿对其也并未抱有文化认同感。
        (二)构建传统文化资源与幼儿之间的联系
        时代与科技的飞速进步,为幼儿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多样的体验,而民间传统文化资源,较现代科技资源来说,是极具传统性质的,对幼儿的吸引力并不大。而如何将民间传统文化资源真正运用到幼儿课程实践中,如何搭建民间传统文化资源与幼儿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是亟待解决的教育问题。鉴于此,教师在开展相关活动时,应对民间传统文化资源的内涵,进行一些教学处理,使其能够富有时代性的意蕴,继而建立其与幼儿现实生活的联系。换言之,教师在运用民间传统文化资源时,应注重挖掘其中可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价值元素,为幼儿构建舒适的学习环境。教师可以从民间传统文化的小点着眼,逐渐向面覆盖,最终演变为幼儿课程教学资源。
        (三)把握传统文化资源研发的适度原则
        在民间传统文化资源研发的过程中,会出现资源研发类型单一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幼儿园课程资源研发工作缺少课程审议制度。幼儿园课程资源的研发工作,主要就是对课程内容进行质量上的把关【3】。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不同阶层身份的代表性人物参与进来,在综合各界人士的想法之后,做出有效的价值选择。不同阶层的人会有不同的观点,他们对幼儿教育内容的构成及作用也会有不同的见解,能够从多方面完善幼儿课程教学内容。换句话来说,课程资源审议制度,是幼儿园课程资源研发的有效保障,对幼儿园教育成功与否有着一定影响。为了达到更高的资源研发质量,相关工作者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成立课程资源审议小组,小组成员应包含具有代表性的园内外人士,以保证所筛选出的课程资源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第二,应采用多种课程审议形式,多样化的课程审议形式,对课程资源研发工作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第三,为了保证课程审议制度的有效落实,幼儿园的管理者应注重对课程资源审议研讨氛围的塑造,将课程审议制度的效用发挥出来。
        (四)优化传统文化资源课程实施的途径
        幼儿教师在对民间传统文化资源实施途径的选择上,呈现出了泛化或是孤立的现象,我们在教学时可以向以下两方面努力。第一,树立正确的课程开发观念,要从幼儿的身心发展出发,以优化幼儿教育为目的,来探讨民间传统文化资源课程实施的有效途径。第二,教师需明确各种课程实施途径的优缺点,对资源蕴含的教育价值类型进行综合选择,并对幼儿接受的最佳方式加以探索,继而选择活动实施的途径,以发挥民间传统文化资源的整体功能。
        结语
        总而言之,在幼儿园的课程当中融入优秀民间传统文化已成为了非常必要的事情。幼儿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幼儿教育作为国家的最初级教育,在幼儿开蒙和素质培育方面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施春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实践研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2020,000(003):149-150.
        【2】皋润玺.试析民间艺术文化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渗透[J].才智,2020,000(010):163.
        【3】王怡.浅析民间传统游戏与幼儿园课程的有机整合[J].南北桥,2020,000(008):1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