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宁
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双山子镇总校 066503
摘要: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微课的应用非常重要。不仅给传统教育模式注入了新活力,也拓展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新模式,逐渐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本文根据微课的特点,试与各个教学环节结合,阐述中学音乐教学中合理使用微课模式的可行性和实践性,并对微课设计提出一些想法,通过实践进行总结与反思。
关键词:微课;中学音乐教学;实践应用
引言
九年义务教育是国家经过多年教育为学生发展成长所创造的具有巨大成就的教育体制,成就学生全方面发展,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共同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新型人才,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关键。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微课的巨大辅助作用,在音乐课堂中积极引入微课资源,探究和开发微课,实现微课对音乐教学的有效促进作用”。
1中学音乐教学现状
首先,教师对这一学科缺乏一定的重视度,往往将主要精力放在核心学科的学习上,无视音乐美术以及体育等学科活动的顺利开展。其次,教师单向灌输的教学策略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导致学生对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存在一定的消极应对心理,缺乏自主学习以及积极体验的兴趣。再者,极少有教师能够在完成主体教学环节之后进行主动的反思以及总结,忽略了教育教学模式的调整以及优化升级,直接以简单的传统教学模式为依据,没有结合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音乐素养培养条件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及教学形式,这严重影响了音乐课堂教学改革活动的顺利落实。
2微课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途径
2.1课前导入
在教授新课时,老师首先要激发的是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认知,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学生带入新课的教学节奏中来,新课导入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此时如果老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贴切的内容制作微课,作为新课导入,可以瞬间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为之后整节课的教学环节做好铺垫,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思维,通过简单的导入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使一节课顺利有效地进行。例如,人音版《音乐》教材九年级上册的苏州弹词《蝶恋花·答李淑一》一课,教学一开始可以用微课形式把学生带进苏州书场,动态展现评弹表演艺术,有立体感仿佛身临其境,学生会立刻被吸引,而不是一看见题目就心生排斥,不愿细听。
2.2解决教学重难点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的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将晦涩难懂的知识转变为学生易于接受的、生动形象的语言和画面,有效解决教学重难点,提升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如教师在教学节奏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将教学重难点制作成微课,引导学生进行反复收看,反复练习,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微课制作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运用一些技巧,如将重难点知识通过颜色的变化,图形的对比进行标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强化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促进学生音乐技能的发展。除此之外,在微课的内容的研究方法,教师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参与到微课的制作中来,引导学生建立个人的音乐微课资源库,使学生能随时随地的进行学习。
2.3课后拓展
现在的音乐课早已不是传统认知的唱歌课,学科交叉性很强,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还要结合其他学科,像《长江之歌》的歌词就出现在语文书上;讲《伏尔加船夫曲》时一定会说到列宾的代表作——世界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当然,还有更多的课堂教学内容以外的音乐相关知识需要学生去了解,这些知识延伸既能拓宽学生视野又能使他们对课堂教学内容加深印象。人音版《音乐》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京腔昆韵》主要介绍京剧和昆曲,在《我不挂帅谁挂帅》一课里,欣赏并熟悉唱段的同时,要掌握京剧的概念、了解京剧的唱腔,还要记住京剧大师梅兰芳的生平。虽然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但是学生并不了解,也欣赏不来,唱的什么完全听不明白,老师还需要介绍剧情,还要引导学生如何欣赏国剧,整堂课除了听唱段就都是老师不停地讲解。课本上对于京剧的概念是这样写的:由汉调和徽调结合并吸收了秦腔、昆曲等地方戏曲的精华而成。不感兴趣的学生看过这段话就不记得了;而稍微认真一点的学生可能就会疑问:汉调?徽调?秦腔?昆曲?它们的精华又是什么?如果老师逐个解释的话,这节课的课堂教学任务肯定完成不了。这些和教学内容有关系、课本上又没有特别加以说明的内容,我们可以用微课的方式来加以说明,不占用课堂时间的同时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了补充,使学生对一些泛泛的定义加深立体或动态印象。
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中学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和加强微课的运用,不断提高微课应用能力和水平,并将微课与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及其他教学方法有效结合起来,达到灵活运用、共同提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孙静.中学音乐教育中微课的设计与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08.
[2]庞艳.微课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开发与应用研究[J].戏剧之家,2017(11).
[3]王媛.互联网形势下音乐课堂的教育学[J].北方音乐,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