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勤
湖南省湘西州保靖县实验小学 416500
摘要:小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属于重点、难点内容,很多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缺乏写作素材、思路的问题,导致写出来的文章千篇一律,针对以上问题,小学语文教师需要转变教学模式与理念,结合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写作水平来设定教学方案,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自主性,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写作氛围。笔者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本文针对提升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展开分析,望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下,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灌输给学生写作技巧、方法,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科核心素养,让学生能够融入情感、思想地去写作,这样才能够写出优质的文章。同样,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也需要总结规律与方法,改变以往灌输式、单一的教学模式,把学生作为写作课堂的主体对象,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美,把生活中的美运用到写作中去,这样才能够充分提升学生的写作质量,师生之间共同构建和谐、高效的写作课堂。
一、多措并举,提高学生写作兴趣
首先要想办法提高学生对语文教学的兴趣。学生们对故事是十分感兴趣的,如果每次课都能给学生们讲一两个古今中外的小故事,我相信他们一定会对语文课感兴趣。
其次,适当地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内外活动,也能提高学生们对语文课的兴趣,比如秋游(野游的目的是让学生开心的玩耍、亲近大自然、促进师生交流等,主要目的并不是写作文,但是野游后写出来的习作肯定较之往常要好得多——因为有内容。)、故事比赛、成语接龙、自我介绍、当地传说故事收集整理等。(事实上,民间有很多优秀的文化,能很生动形象地解释事物及其历史、道理等。学生们对此也很有兴趣,笔者的学生收集了好多,比如:马站的传说、空山营的传说、铁拐李的传说等传说故事,还有“马站坝,雷在中间打,雨在两边下”“山上的农夫有猴子手”“初七初八,点火捉鸡鸭”“知了叫,核桃掉”“老鸹别笑猪黑”等谚语、俗语。)
另外,课余时间尽量要和学生玩在一起,这样不仅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想法,还有利于增进师生间的感情,进而提高学生对这位老师所教课程的兴趣。学生们对语文课的兴趣提高了,我想他们慢慢的也就会逐渐爱上习作的。还有就是要多鼓励学生,要尽可能发现学生们习作中的闪光点,然后及时加以表扬、鼓励。鼓励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甚至是绘画式的,不拘一格,可以灵活多样,还可以在班级甚至是学校内进行示范读或者是展览。
小学生基本上都是很喜欢表扬的,丰富多彩的鼓励,更能激起学生的积极性,更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借助绘本,提升学生观察能力
绘本素材中的画面较为精美,学生在阅读绘本过程中,借助于精妙细微的绘本插画,能够提升小学生的事物观察能力。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对细节的捕捉、联想前后页面之间的联系,大胆去猜测故事情节,让小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阅读与写作中去。其次,小学生在阅读绘本内容的时候,会发现有趣的绘本故事需要学生去变换想象、观察图画、阅读文字,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在脑海中重新建构故事情节。比如,在《母鸡萝丝去散步》这本绘本故事中,讲解的是一个名字叫萝丝的母鸡想要去散步,它具体的行程为:先穿过院子,然后绕过池塘、干草堆、磨坊、篱笆、蜜蜂房,最后回到家中去吃饭,虽然整个绘本故事只包含了44个字,但是能够为学生呈现出一个完整的故事。但是文字中没有提及狐狸,在图画中展示了母鸡萝丝被狐狸盯上了,这些都需要小学生去联想、思考,无形之中提升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还能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想象去写作。
三、创设教学情境,发现生活中的情趣
在习作练习中学生其实能够发现生活中的情趣,见识的东西越多,就越有素材可写,不至于停留在无趣的生活之中。但他们每天忙于学业,可能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开阔眼界,这就需要教师去引导学生体会生活中的点滴,去想象大自然的多彩风光,去感受人物的形象等。
为学生提供有滋有味的生活情境,能够让灵感光顾学生的大脑,能切身感觉或者想象到真实场景。比如,在写“大自然的声音”这样的作文时,如果恰好所处季节是春天时,就可以让学生亲自到大自然里去感受一下,深入自己的回忆和经验,发现春天相对于夏、秋、冬有什么不一样。教师同时要在课堂上给学生创设一个相对美好的意境,将大自然的声音录制好在班级播放,唤醒孩子对大自然的美好回忆与想象力。
总而言之,教师应当积极进行教学方法创新并灵活运用,习作发生于课堂之中,却不能局限于课堂之中,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当然,以上笔者所言只是一些零散的想法,或许有坐井观天、管窥蠡测之嫌,只算是一面之词,故而难免有很多不足之处,还请各位方家见谅并不吝赐教!但愿这里面有一点儿内容能给读者带来启发、裨益!
参考文献:
[1]瞿兰英,朱仲祖.小学生作文题材生活化的尝试——寄宿制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策略的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5(17)
[2]王红.采撷生活之源焕发数学异彩——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思考与策略[J].新课程(上),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