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纯洁
浙江省温州市龙港市第十三小学 325800
摘要:教师的日常课堂教学是学生提升文学素养的主要手段,教师应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观意识,以推动其全面发展。借助阅读丰富写作的内容,积累创作经验,并为其构建较好的创作条件。同时,借助写作也能够帮助学生转变思考角度,加深其对文章的理解。阅读与写作相辅相成,共同培育学生的文化素养。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阅读与写作
引言
语文作为小学的重要基础学科,是学习任何学科的基础和前提。小学阶段学生通过学习语文,不仅可以认识汉字、阅读文章,更能建立语言的表达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其中阅读是学习语文的基础。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阅读教学,在授课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学生进行,从而帮助学生提升阅读能力,促进全面成长。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与写作融合教学的可行性
(一)以读促写
将阅读教学融入写作教学中,能进一步提高阅读教学的拓展性和延伸性,能为学生写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同时也可以通过“模仿写作”的方式进行教学,对于培养小学生写作意识具有很强的引导性,而且也能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了解和掌握写作思路以及语文应用,并且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更具有良好的支撑作用。
(二)以写促读
通过大量且正确的阅读,能够使学生逐渐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感受文章中的意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借助独立阅读可以拓展自身的思维意识。在小学语文教学期间,教师若能将创作背景以及作者本身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加以体现,有利于学生体会到文章作者的思维走向,并经过反复以及更深层次地阅读吸收文章中所蕴含的情感,由此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培养其综合素养。通过采用阅读与写作相融合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转变自身的角色,以文章作者的角度进行思考,更好地融入文章之中。
二、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通常会把阅读和写作分开,使得学生认为阅读就是阅读,写作就是写作,两者没什么关系。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学生要完成的阅读任务逐渐增加,大家认为学生的写作能力势必会随着阅读量的加大而有所提高,但事实并非如此,学生的写作水平没有明显提高。这主要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把阅读与写作相结合,导致学生阅读了大量的文章以后,在写作时仍然存在无从下笔或是词不达意,以及过于模仿阅读的内容的问题。在阅读过程中,很多学生只是机械地读,不摘抄好词好句,不概括文章的主题,不体会作者创作时的心情,事实上这种阅读就没有完成任务。总体来讲,当前我国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教师应该把语文教学的两大重点、难点,也就是阅读与写作进行有机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与写作相契合的有效途径
(一)结合阅读感悟,激发学生的情感抒发
阅读与写作的主观性很强。同样一篇文章,读者从各自的角度能够读出截然不同的思想内涵;在写作中也是如此,情感体验的差异让文字的组合碰撞出不同的火花。对此,在高年级小学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主观情感体验,鼓励学生通过思考、解读、体悟文本,形成积极健康的思想价值,进而在写作中表达真情实感。例如《猎人海力布》讲述了猎人海力布为了挽救乡亲们的生命,不惜牺牲自己,变成了一块僵硬的石头的故事。
有的学生在读后感中写道:“从海力布拯救龙王的女儿开始,我们就能够看到他对生命的珍视,面对即将遭遇灭顶之灾的乡民而言,这种珍视生命的品质再次迸发,不惜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换得乡亲的平安。在海力布的心中,每一个生命都是宝贵的,甚至愿意为了他人的生存献出自己的生命,这种无私、高贵的精神品质令我感动不已。”从表达中可以看出学生对生命这一主题的思考,并能够通过文字的设计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悟,这不仅丰富了文章主题,同时也对学生形成了良好的情感熏陶。
(二)在阅读中选择写作素材
例如在进行《古诗三首》学习中,可以告诉学生,学习古诗不仅是为了在考试时可以填写上下句,更是为了学习故事的内容、表达的情感,以及良好地应用在生活中。很多人在工作之后都是只身来到外地打拼,如果在该团圆的节日没能回去陪家人,作为身在异乡的你会用什么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呢?此刻有学生会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还有的学生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时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如果此时需要写一篇关于思乡类型的作文,你们能不能将刚刚学习的诗词加入到文章内容中呢?”学生此时又会明白学习古诗可以丰富文章内容,素材选自教材,是很好的写作题材。
(三)明确读写契合点
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有效契合,需以阅读作为起始点,并不断探寻写作教学的规律,由此掌握二者之间的联系,并对其实施有效整合,以实现两项教学项目的充分融合,将写作更好地融入阅读之中。具体而言,一方面,教师需可以正确把握教学的实际,不断合理增添阅读与写作的广度,并借助各类文章调动学生的创作欲望。小学阶段学习压力较小,有更多的时间进行阅读,同时,为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强化写作水平,教师可向其推荐适宜的阅读书籍。如《泰戈尔诗集》《生活的镜子》《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等。此外,在日常的写作练习中,教师可带领学生展开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练习活动,有助于学生形成写作思路,调动其创作的积极性。
(四)写作促进阅读再积累
写作与阅读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平时喜欢阅读文章的学生在写作时可以把阅读过程中摘抄的名言佳句直接运用到作文里,也可以把它转化成自己的理解进行修饰和加工,总之是妙语连珠、一挥而就;而不喜欢阅读文章的学生的作文则文不对题、词不达意。所以,只有当学生写作感到知识匮乏,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时,他们就能体会到阅读的重要性,就能积极主动地寻找更多优秀的阅读素材来充实自己。写作促进阅读的意义,即学生通过不断地写作来提高自身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还可以帮助学生的阅读达到新课改的要求。阅读和写作之间的关联作用不容忽视,写作过程中学生可以切身体会到阅读所带来的益处。
(五)根据阅读篇目,进行仿写和续写
例如在学习《芙蓉楼送辛渐》《塞下曲》和《墨梅》时,可以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讲一下古诗的意思,并让同桌进行更正,如果仍然翻译不准确教师再去纠正,尽量让学生讲出正确的答案。学习之后可以让学生对古诗进行丰富,在不改变古诗原意的基础上改写成小文章的形式。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趁此机会也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一举两得。
结束语
总之,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结合新课程标准要求,对学生的阅读与写作素养培养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在阅读写作一体化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课程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阅读中积累写作的知识素材、情感素材等,在写作中内化阅读理解,实现自我表达,进而逐渐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含芳.小学语文中高年级文本阅读“读写结合”策略分析[J].家长,2019(36):159-160.
[2]乐爱萍.浅谈阅读对小学语文高年级写作教学的促进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9(51):95.
[3]马玲玲.简析小学高年级写作阅读一体化教学[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9(12):43.
[4]魏爱娣.试论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19(92):27-28.
[5]程亚明.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与写作有效契合的途径[J].新智慧,2019(28):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