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8月第24期   作者:李平
[导读] 在新课改政策不断落实的背景下,我国的教学领域愈发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工作,
        李平
        湖北省枣阳市新市镇火青中学441204
        摘要:在新课改政策不断落实的背景下,我国的教学领域愈发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工作,对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不断革新自身的教学观念,完善教学模式,灵活的应用思维导图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工作,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本文针对当前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措施,希望能为相关初中语文教学工作者提供部分有价值的参考,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部分力量。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应用方法
        引言
        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合理的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使学生对文章内容和文章结构能够有更加良好的把握,然而,当前如何有效开展初中语文教学工作已然成为了当前初中语文教师面临的重大难题,以往的阅读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初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当中,从而实现高效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堂。
        一、整本书阅读和思维导图的概念
        (一)整本书阅读概述
        所谓整本书阅读,指的是整体的阅读一本书,并系统的对整本书的文章内容、整体架构进行分析和掌握,并从多种角度出发,使用多样化的阅读形式开展阅读活动。
        (二)思维导图概述
        思维导图是一种可以帮助制作者和观看者充分发散自身思维的集图形、文字、数字等内容为一体的图像,在日常研究活动以及教学活动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思维导图通过自身丰富多彩的形式,将一些具有内在关联的知识内容、词汇、图像、色彩等通过有层次感的形式加以展现,从而有效加强学习者对知识内容的记忆,提升其思维能力。
        二、思维导图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在使用思维导图开展教学工作时,教师要在学生面前绘制出具有层次感的图形,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在新课改政策的要求下,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工作时,除了要有效提升学生在阅读方面的能力,还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初中语文教师将思维导图和整本书阅读进行充分的融合,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整本书阅读的热情,达到良好的语文阅读教学效果。


        三、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根据文章思路,绘制思维导图
        教师在为学生分配阅读作业时,要在此之前为学生讲解文章的思想内容、结构特点、主要情感等,帮助学生对文章有一个系统的了解,使其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并为学生留出部分时间,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行制作思维导图,之后教师要对学生所绘制的思维导图进行细致的检查,并给出适当的建议。
        例如,初中语文教师在讲解《秋天的怀念》这篇文章时,为了使学生了解思维导图的画法,可以亲自示范,首先,教师可以在黑板(或者是多媒体设备)的中间位置画一个圆框,在其中写上文章题目,之后再对文章的具体内容和整体结构进行分析,在中间圆框的周围再画出几个圆框,分别在其中写上文章的主旨、写作技巧、写作背景等。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清晰的了解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此外,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自身想象力,绘制出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思维导图,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二)突出文章重点和结构,细化思维导图
        当学生们将手中的思维导图绘制完成后,语文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再一次细致的分析文章内容,使文章的主题内容能够清晰的浮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能够将自己所绘制的思维导图内容加以充实。
        例如,初中语文教师在讲解完《诫子书》这篇文章后,教师可以将“家训”作为思维导图的中心点,从立志、学习、修身等方面对这篇文章给予评价,之后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依照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来补充这一思维导图的内容,从而加深学生的整体文章的理解。
        (三)完善思维导图,整体把握阅读的内涵
        在学生绘制完思维导图并将其内容加以丰富之后,教师可以继续对学生提供相应的指导,帮助学生对其所绘制的思维导图的整体结构进行梳理和完善,从而使学生对文章的整体内容和架构有系统、细致的了解。
        例如,教师在讲解《刘姥姥进大观园》这篇文章后,可以将其中的剧情脉络体现在思维导图上,让学生对人物的性格特点有细致的了解。值得关注的一点是,所绘制出的思维导图必须要以一个主要研究问题为出发点,体现出核心人物的作用,利用一些分支来表达人物感情、特点、细节,使其中能够以一种放射的状态体现更多、更细致的内容。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过对思维导图与整本书阅读教学相结合的实践研究,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学生培养发散性思维,建构清晰的阅读体系,增强学生的阅读自信心,使学生真正爱上阅读,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和学生语文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薛文竹. 思维导图在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20.
        [2]王慧. 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合肥师范学院,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