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小莲
广州市花都区幼林培英幼儿园 510800
摘 要: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从幼儿期做起,同时有赖于社会、家庭及其学校。在生活、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对幼儿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途径。本文初步对幼儿德育开展进行概括分析、探讨。
关键词:社会,学校,家庭生活渗透德育
《幼儿园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与家长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当今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带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家长愈加注重幼儿早期德育教育。德育道德品质的教育,所有的思想品格教育都是德育。那么幼儿现在最主要的德育教育是指那方面呢概括起来就是爱和礼貌礼仪。
一、确立幼儿德育内容,加强师德修养,教师家长起表率作用。
幼儿园德育工作体系明确提出了幼儿德育总目标:“培养幼儿爱家人、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培养自信大方、诚实勇敢、好问好学、友爱他人、爱护公物、讲礼貌、守纪律、有要求的良好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健康向上的性格。”这些爱的情感的获得离不开社会的宣传和实施,离不开家长,教师的行为规范。家长与老师之间、老师与老师之间要互相尊重关爱,说话文明。身教重于言教,社会的整体人素质道德修养水平直接影响着每一代幼儿品质的养成。
模仿是孩子学习的手段,教师时时处处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包括教师的言语行动,以及幼儿中间的好人好事,都成为幼儿的良好榜样。使幼儿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受到良好的品德教育,让其往后收益终身。
1、家庭对幼儿德育教育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家庭是幼儿生活、学习的第一个场所,孩子是否能茁壮成长关键在于家长驾驭的教育理念。幼儿们首先接触的社会生活来自家庭。家庭的气氛是否轻松、欢快、祥和,父母以及家人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德育素质,言行举止、都对孩子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直接影响着幼儿今后生活中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其中家庭成员对幼儿的态度、教育方式、方法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通常情况下,老人会在幼儿的饮食起居上关怀备至,父母则在智力方面给以较多培养和关注。温馨、祥和的生活环境,也影响着幼儿,互相关爱帮助、文明礼貌待人易养成幼儿谦和、友爱、礼貌自信的品格;反之,每天吵闹不休,甚至存在家庭暴力等等,都会导致幼儿孤独,产生怨恨、猜疑、固执、粗鲁等心理和攻击性行为。
此外,家长在情感上要关爱幼儿,不能因忙于自己提职进修,忙于工作等,把孩子全盘交给老人家或保姆。关心和搞好孩子的生活和健康是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缺少关爱的孩子心理是不健全的。孩子和父母交流的机会少,亲子关系疏远,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等等,容易造就幼儿出现胆怯、任性等现象。因此家长作为孩子的“护士”兼老师,不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质,还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心理品质,用心营造好的家庭环境,给与孩子身上更多的关爱,这些对幼儿的成长都至关重要。
2、日常生活中进行德育教育
现在的幼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备受家人的溺爱,养成了不少不良的习惯。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利用每一个细小环节,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生活自理能力、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使幼儿获得好的发展。
注重综合运用各种教育手段,从而发挥教育的整体效益,寓教于乐,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活动气氛中,学习知识懂得道理,从而达到教育目的。
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如:自己用匙子吃饭、扣纽扣、穿脱简单的衣物、擦桌子上的水、叠毛巾等。一段时间,孩子不仅手变巧了,小脑瓜变灵了,每天劳动习惯也养成了。又如:每次玩玩具,有幼儿有不收拾物品的坏习惯,如果教师只是批评,希望他为此能改掉,可能事与愿违。教师要善于进行随机教育。发现他在玩搭积木时就及时表扬他:“你的房子好美,积木宝宝肯定很喜欢和你做朋友?”幼儿肯定会非常高兴的回答:“是的”,教师这时就要装着惊讶的说:"原来你和积木宝宝是好朋友啊,积木宝宝给我打电话说它找不到家了,你说怎么办好呢?"这时幼儿肯定会自觉收拾,教师这时更要及时奖励,在全体幼儿面前表扬他,将批评变为引导,同时能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使幼儿不良行为习惯慢慢改正。
3、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
在感恩的节日里,都会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如:“母亲”节,向幼儿介绍节日的名称、日期。同时让幼儿了解妈妈的辛苦,使幼儿萌发尊敬妈妈的情感。带领班上的幼儿和老师一起制作幼儿操作材料 “妈妈,您辛苦了”送给妈妈。要求幼儿在家为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妈妈下班回家给妈妈拿拖鞋,倒水。请家长把孩子做的小事情记录下来,大家拿回来一起交流,放置在墙面的感恩树上。在孩子之间起到榜样和鼓励的作用。在活动过程中,使幼儿懂得了尊敬妈妈、长辈。同时利用园里开展的每周一升旗制度,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知道升旗时行注目礼。在日常活动教育活动利用资料和视频等途径了解认识中国国旗、国歌、地图,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懂得尊重国旗,萌发爱祖国的情感。
4、户外活动和体育游戏时的德育教育
户外活动和体育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幼儿园体育游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这就为德育渗透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如在各类竞赛性游戏中,激发幼儿的团结意识,明白团结一致、互相协作就会胜利的道理;在赛跑活动中为组员大声喊加油,同伴突然摔倒,其他幼儿就会自然流露出“关爱”去帮助他、询问他有没有受伤、鼓励他要勇敢;当幼儿走独木桥,个别幼儿产生畏惧情绪时,老师都及时而恰如其分地进行勇敢与尝试教育。
二、注重日常礼仪渗透,细化礼仪内容
幼儿美好的心灵,优良品质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一事一物,一个活动就能见效的。于是,教师应把礼仪养成教育自然灵活地渗透在一日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随即进行。一日生活为幼儿提供了很多社会性的礼仪行为发展的契机,因此,我们在入园开始就按部就班进行教育、为进餐、入厕、午睡、户外活动、教育活动、过渡环节等一日生活中制定各项行为规则。同时对每个环节的行为提出具体要求,把礼仪内容细化到个环节中。如入园:要求幼儿仪表整洁、主动用普通话与老师、同伴打招呼,与父母说再见等,进餐做到文明用餐,保持桌面干净,爱惜粮食,餐后自觉收拾餐具,饭后养成擦嘴的好习惯。入厕:要求幼儿互相礼让,不拥不挤、随手冲厕所,便后洗手做到节约用水,喝水有秩序,喝多少就接多少绝不浪费。午睡:要求幼儿安静入睡,不影响小朋友入睡,上床时将鞋子、衣服摆放整齐,起床时自觉整理床铺。户外活动、区域活动和教育活动时:要求幼儿讲话文明,不争抢玩具,小朋友之间懂得谦让、分享好的玩具,并乐意与同伴交流合作,形成友好的同伴关系。这使幼儿在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中都能受到礼仪教育。为了使活动不流于形式,制定了内容包括:入园、离园打招呼;进餐;游戏;午睡;教育活动;上下楼梯等等以每星期做为一个阶段,进行总结表扬。这样幼儿既可以在平时受到奖励又能得到阶段性的鼓励。
幼儿德育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过程中家园共育是有效途径。实施幼儿园德育的主要途径在于幼儿园日常生活的教育活动的有效渗透,即渗透在幼儿游戏、学习、情景以及日常活动的整个过程之中。总之,德育教育需从幼儿抓起,持之以恒,循序渐进、不懈努力地使幼儿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和谐的、健康的发展。成为合格的二十一世纪儿童。
参考文献:
《教育交流》
《幼儿指导纲要》
《促进幼儿德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