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园区域活动有效性提升策略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8月第24期   作者: 罗丹玲
[导读] 幼儿园区域活动指的是在教室或者是幼儿园
        罗丹玲
        中国人民解放军体育学院幼儿园, 广东 广州  510500
        摘要:幼儿园区域活动指的是在教室或者是幼儿园其他的空间区域内设置一个专门的游戏活动区域,供幼儿自由活动。区域活动有着自主化与个性化的特点,在该区域范围内活动,幼儿可以自主选择其所喜欢的玩具、器械以及游戏,教师也可引导、组织。本文对当前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区域设置、材料投放以及教师角色定位三个方面提出了提升活动有效性的建议。
        关键词:幼儿教育;区域活动;提升策略
        引言
        对于幼儿而言,虽然幼儿园会安排一定的户外活动,室内活动,但是其最主要是区域活动,这是应用频率最高的活动。因此区域活动的设计要从幼儿自身需求的角度出发,要对幼儿形成一定的吸引力,以促使幼儿可以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并且区域活动中玩具、器械等等要符合与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要具有趣味性与探究性特点,使得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获得成长。
        一、当前幼儿园区域活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区域设置不合理。
        虽然大部分幼儿园都要求教师在布置区域活动时应当以满足幼儿的需求为目标,但实际工作中部分教师却忽视了则以因素。幼儿教师是幼儿活动的编创者、组织者,因此区域活动的布置往往会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设计,也会创设一些教师所认为的幼儿喜爱的活动主题。但是成年人的思维与幼儿之间是存在差异的,幼儿的审美观、对事物的关注点与教师往往不同。因此就会出现幼儿教师费尽心思的设置一些活动,但是幼儿的兴趣平平,不愿意主动参与到活动中。
        (二)材料投放不足
        幼儿在区域内进行活动或学习时,会应用到相关的器械、玩具以及各种材料,这是其游戏的辅助工具,也是其探索的设备。幼儿园区域内的材料应当是丰富多彩的,符合幼儿认知情况的,并且还要具有一定的启发性与探究性。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部分幼儿园区域内的材料单一性,没有层次感,并且各种材料的投放比较随意,与幼儿的认知水平不相符。
        (三)教师在活动中的角色定位不明确。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角色是十分重要的,其是活动的组织者、幼儿的指导者,但同时教师还要意识到其也应当是一名“旁观者”。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是其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作为教师可以进行指导,但是部分教师却没能掌握好其中的度,过多的干预幼儿活动。导致幼儿按照教师的意愿来活动,丧失了活动的主动权,也逐渐对区域活动不感兴趣,教师需要在此活动中有明确角色定位。


        二、增强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有效性的对策
        (一)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创设区域活动内容。
        区域活动的内容应当与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一致,并且通过参与区域活动还能促使幼儿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以及探究能力的发展。以小班幼儿为了,小班幼儿普遍角色意识不足,这一时期处于平衡游戏与独立游戏发展的高峰期,很多幼儿喜欢重复性操作某一个游戏。从游戏主题以及内容来看,相对简单,因此可以在小班幼儿区域内设置“娃娃家”相关设施设备。在具体活动内容的设置上,可以进行“给娃娃穿衣、系扣”“给娃娃吃东西”等等游戏,这些游戏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手指灵活度,培养其精细动作。
        (二)科学配置区域内材料
        第一,材料投放要具有实用性,要将材料与教学目标结合起来,促使其成为完成教学任务的辅助工具,要与幼儿发展需求一致。
        第二,保证材料的层次性,确保这些材料可以满足不同年龄段幼儿的使用,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应用。
        第三,所投放的材料要具有趣味性与逻辑性特点,只有具备了趣味性,才能吸引幼儿主动参与其中。而逻辑性则是为了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促使其成为有效地教学辅助工具,促进幼儿成长,实现寓教于乐。
        (三)教师要正确定位自身的角色
        在区域活动中与幼儿教师的角色是多重的,教师要对自身有正确定位。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要对幼儿进行引导,促使其参与其中,同时还要关注正在探索中的幼儿,对幼儿的动作、行为等进行记录。当幼儿与小朋友出现矛盾时,教室不要急于调节,而是给幼儿一定的空间,观察幼儿自身对“意外事件”的处理能力,进而可以给幼儿准确的评定。在区域活动中幼儿教师要做一名合格的观察者、引导者、组织者与评判者,要积极为幼儿创设出更多的符合其发展需求的活动环境。在恰当的的时机给予幼儿必要的指导,切忌不要过多干预,要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实现区域活动的高效开展。
        结论
        综上所述,区域活动对促进幼儿身心成长有积极促进作用,幼儿园要注重这一活动的开展,提升该活动组织开展的有效性。幼儿教师在设置区域活动时要结合幼儿自身的兴趣、意愿,符合其发展需求,还要科学配置区域材料,确保其具有层次性与丰富性特点。此外,幼儿教师在区域活动中要对自己角色有准确定位,要恰当的指导幼儿开展活动,但是切忌过多的干预、打扰幼儿。
参考文献:
[1]冯小芳. 开展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指导策略性研究[J]. 进展:教学与科研, 2019, 000(007):156-156.
[2]杨小娇. 基于幼儿身心特点的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策略[J].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2019, 000(008):P.10-11.
[3]王志慧. 浅谈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指导策略[J].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2019, 000(012):P.166-1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