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虹
福建漳州芗城实验中学 363000
摘 要:新课改视域下语文教学重视情感教育,通过实施情感教育能够为学生们构建起和谐的课堂环境,引导学生们有效的展开合作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提高学习积极性。本文首先对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情感教学重要价值进行探究,其次,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有效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展开分析,以期能够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理论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语文 课堂教育 情感教育
新课改比较强调素质教育,而在素质教育中语文教学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点,它和学生道德思想以及品质的形成有着密切关系。作为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当积极地对学生进行引导,而情感教育是基于学生情感需求有针对性的一种教学手段,当前受到家长以及教育界人士的普遍肯定。
一、新课改视域下初中语文有效实施情感教学的重要性
当前教育改革在不同地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以及新课改的普及,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传统优学教育存在的弊端,教育重点已经倾向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有相关理论和实践已经证实,想要全面的落实是素质教育保障与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素养的提高,情感教育的实施非常关键。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通过实施情感教学,能够构建起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势必会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作为语文教师,应当对情感教育有全面的认知和了解,给予全体学生足够的尊重,与学生展开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基于学生的知识结构特点和实际发展特点有针对性的展开教学。其次,应当基于不同学生的实际,从各个角度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进行培养,构建起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不可否认,在初中语文教学方面,情感教育能够起到较好的效果,也能够明显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因为教育自身特点所决定的。一方面它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的心理;另一方面,在对全体学生尊重的前提下,实施语文教学过程中,能够使学生的情感得以丰富和发展,相应的也能够让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发挥。
二、新课改视域下初中语文教学实施情感教育的有效措施
(一)以实践的手段实施情感教学,启发学生认知能力
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当意识到语文教学的关键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对基础知识进行掌握,对学生的写作、阅读、表达以及组织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应当通过语文教学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能够对事物有正确的思想认识。语文知识的掌握单纯的依靠课堂积累是不够的,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当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融入知识学习,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体验,对知识进行灵活运用。实际上,学生的生活和其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有这密切关系,不管是在学校的形式,还是学习内容,在生活中都包含着非常广泛的语文知识点。通过实践这样的教学模式,一方面能够对学生的情感和能力进行培养,也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对知识进行获取和运用,相应的考验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解决的能力,以实践的手段实施情感教学,能够让学生对于知识有更深刻的印象,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识。
比如说就我在教学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时,首先就可以先组织学生们通读全文,抓住文章细节,对人物内心世界进行揣摩,在课后可以布置灵活性作业,主题可是设置为“说说给我无限关爱的亲人”。
或者参考文本素材《秋天的怀念》设计主题为“感恩母亲”的活动,让学生们为母亲做一张“感恩卡”,回到家中送给母亲;在课堂上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的感恩方式,然后在讲台上和全班进行交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课内外迁移,体现大语文教学观。实现能力迁移和情感内化。,引导学生设身处地体会作者和母亲的经历和感受,真正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并用正确的态度面对生活。
(二)打造和谐课堂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情境的打造,对于课堂氛围的形成有着不能忽视的重要作用。因此,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当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引导学生互动,如此才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以提升。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创造情境时更加便利。教育工作者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对课堂情境进行多样化的创造。过程中要结合书本内容,尽量让学生仿佛是置身其中,对书本的知识点进行直观感受,这样才能让学生对于书本的情感特点和线路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初中语文课程内容几乎都有丰富的情感,如果教师以传统教学手段展开教学,通常情况下不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们也不懂得如何对知识进行运用。但是多媒体能够使得这一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一方面能够使得学生的眼界得以拓宽,相应的也使得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兴趣得到有效激发。
比如我在讲授《黄河颂》时,这篇文章内容实际上是对民族的深厚情感进行阐述,因此教师就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对黄河的相关视频和图片进行搜集,在为学生讲解时,搭配相应的音乐,把雄奇的想象与现实的图景结合起来,为学生们构建起一幅幅壮阔的历史画卷。这样,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作者借歌颂黄河进而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励中华儿女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三)充分运用课本内容,发展学生情感
教师应当意识到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要想在初中语文课堂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情感,就应当意识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应当引导他们始终保持一个较好的学习状态,并能够与教师的教学形成配合。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积极地给予学生鼓励,这对于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有着促进作用。现今语文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可以通过课文阅读实现的,课本中的词句实际上都是作者的不断打磨形成的,情感特色非常浓厚。而带有情感的阅读是最有效,也是最直接的一种情感教育手段。比如说学生们,带有情感的对文章进行阅读,教师也可以以示范的方式,让学生们跟读,以这样的方式让情感在学生和教师之间进行传递,这样也能够让学生们对于作者所处时代和现状的感受有更深刻的了解。
比如说我在讲授《石壕吏》这一内容时,诗中每一句诗词的情感都非常丰富,将社会民众在当时统治者统治下的凄惨生活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教育工作者就可以先进行示范朗读,然后为学生们讲解诗中词意,再让几位学生分别读出老妇的凄苦悲愤无奈和官吏冷酷无情,蛮狠暴躁狠毒,以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体味字里行间作者所倾注的深切同情。
总而言之,新课改视域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得到了更加广泛的运用,教育工作者更加深刻地意识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实施情感教育,能够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得到有效激发,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和观念。
参考文献:
[1]沈建红.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情感教育[J].学周刊,2015(13):136.
[2]徐海平.初中语文情感教育与创新思维的培养[J].成功(教育版),2011(11):146.
[3]孙梅.初中语文情感教育的实效性实施方案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美术),
2012(3):113.
[4]赵方圆.初中语文情感教育之我见[J].成功(教育版),2013(23):68.
作者简介:郑虹,女,福建漳州,1970.3 本科,中学一级,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