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群文荟萃” 提升“核心素养 ——初中语文教学群文阅读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8月第24期   作者:赵甜
[导读] 结合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实践的开展,在语文日常实践的开展过程中
       赵甜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第九中学
        摘  要:结合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实践的开展,在语文日常实践的开展过程中,阅读是语文教学实践中的“重头戏”,阅读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整个语文教学体系中的重点和难点。群文阅读是通过将多篇阅读材料加以信息整合,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采用比较阅读的方式,在比较阅读中提取、筛选,群文阅读对于学生读中学写、读中总结等都有着极大的提升,本文结合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从四个方面加以开展本课题的研究:结合群文阅读,培养语言能力;丰富教学手段,锻炼思维品质;借助群文阅读,提升审美情趣;丰富阅读资源,提升文学底蕴。
        关键词: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有效整合;实践
        结合当前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我体会到语文教学改革中,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学习积极性、学习素养等日渐凸显,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逐渐开始具备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方法的奠定等等,但结合语文核心素养教学改革的推进,如何全面构建更为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特别是在阅读方面,对于教师来说更是一种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考验。阅读教学方面的研究,近年来已经有很多,方法和理念层出不穷,但我比较倾向于对学生开展群文阅读这一实践,群文阅读是一种比较、整合、综合的阅读形式,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多方面的素养,真正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一、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存在问题
        结合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的开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主要考察了学生的阅读素养、阅读能力、阅读范围等方面的要素,认为还存在一些后期有待解决的问题,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罗列如下:
(一)阅读兴趣不浓
        两千多年的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兴趣是他们参与阅读的最直接的动力,如果缺失了这个动力,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和能动性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而传统的阅读教学中,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没有被充分调动,很多教师只是采用传统刻板的分段朗读、分角色朗读、总结段落大意、寻找中心句等方式开展阅读教学,导致阅读教学变得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兴趣就淡了。
(二)阅读面过窄
        多数教师的阅读教学都是针对某一篇课文或者某一个材料加以开展的,导致开展阅读教学下来,学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很容易在阅读过程中造成阅读面过窄的现状,还有一些学生在阅读学习的参与过程中,没有掌握具体的阅读方法,只是在阅读过程中形成了比较刻板、单一的阅读模式,一旦换了一篇课文或者换了一篇材料,学生就出现无从下手的局面。
(三)阅读延伸不够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开展阅读延展很重要,阅读延展的实践开展,是将学生平日所掌握的阅读能力、阅读素养加以实践运用,对于学生来说,阅读延伸是阅读能力的一种拓展,阅读延伸也有助于学生打开阅读的视野和格局,真正能够站在更高的格局去看待阅读、参与阅读。
二、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开展研究
        结合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形式的开展,群文阅读教学实践的开展,让语文教学具备更大的格局、更大的调整,结合具体的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实践,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研究开展:
(一)结合群文阅读,培养语言能力
新课改指出,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展与提升学生的语文思维,以此促进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这样的目标指引下,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充分运用想象来丰富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通过分析、比较、概括等一系列方法,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度思考。

有鉴于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针对某篇具体的课文,为学生拓展其他相类似的文章,让学生进行归纳与概括,以此深化他们的思维,这种群文阅读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深刻性。引导学生通过群文阅读提升语言素养。比如结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主要讲了季节,所以我在单元结束时,就将《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这篇课文放在一起作群文阅读讲解,要求学生根据这个单元的教材学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这三篇课文各自的侧重点和着眼点,对于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要求学生开展对这四个季节的讲解,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组织讲解,也可以结合教材中的一些关键句子加以引用随之讲解,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提升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素养。
(二)丰富教学手段,锻炼思维品质
        在大数据时代,各种信息层出不穷,每个人都应该具备阅读能力,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初中语文教学承担着至关重要的任务,要提升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群文阅读模式的出现,对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有具广泛而深远的意义。群文阅读是将单一文本的阅读模式转变为多文本的阅读模式。在传统模式下,单篇阅读教学旨在巩固学生的“双基”,所以单篇阅读是“例”,而群文阅读是通过精心组文,培养学生阅读思考力的模式。如今,初中统编版语文教材已经全面实施群文阅读。打开统编版教材,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的文章是一组一组呈现的,教师可以实施“1+X”教学模式,使学生畅享阅读的快乐。在群文阅读的开展中,我时常将多篇阅读作品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加以呈现,在课堂上节约不必要的展示时间,通过多媒体、微课等形式呈现多篇阅读材料,全面提升学生的群文阅读能力、锻炼学生的阅读思维品质。
(三)借助群文阅读,提升审美情趣
        文学作品的阅读,说到底是对学生审美情趣的一个全面提升,我们经常说读书是成本最低、收效最大的投资,这是因为读书可以打开一个人的视野,能让一个通过文字的阅读积累,提升自身的审美素养和神秘情趣,教师借助群文阅读,有助于提升学生对文学语言的审美素养、对美的认知也会随之提升。每个学期都会古诗文的作品,我结合群文阅读的形式,将教材中的古诗文作品放在一起讲解,引导以整体的形式一起加以背诵。比如结合第一个单元的古代诗歌四首,到第三单元的课外古诗词诵读,我将这两个部分的古诗词内容放在一起,要求学生一起理解、一起背诵,通过引导学生全面背诵的形式,学生发现原来集中起来一起背诵其实难度并不大,随着背诵的开展,学生们也不再满足于教材内的古诗词的背诵,还积极做了一些课外的拓展,比如很多学生特别喜欢李白的作品,就找到一些李白作品集,将李白的部分作品带到课堂上进行分享阅读交流。这样的群文阅读方式,扎实了学生古诗词方面的积累。
(四)丰富阅读资源,提升文学底蕴
        毫无疑问,群文阅读课堂形态是开放的,充满生成性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迸发新的闪光点,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也要秉持开放性原则,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势。在群文阅读课堂中,教师要侧重考查学生的阅读体验,了解他们是否真的领会课文内容,倾听学生的心声,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以此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我在教学过程中,一直以平等开放的心态来对待学生不同的观点,引导学生在比较、归纳、概括过程中获得认同与共识,提升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师要不断丰富学生的阅读资源,以提升学生的文学底蕴。在开展日常群文阅读的过程中,我积极引导学生分享阅读资源,比如名著导读结合每周名著推荐的形式,班级内部名著互借等形式,目的就在于引导学生学会分享、学会交流。
        总而言之,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是一种比较好的阅读实践教学模式,群文阅读对于学生来说有助于其阅读视野和阅读格局的打开,也有助于学生阅读素养的全面有效提升。与此同时,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要以长远的眼光去看待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针对语文教学实践不断开拓自己、开拓语文教学的领域,让语文教学在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下不段开拓、提升。
参考文献:
[1]夏胜先、吴丹,多种阅读相互结合,核心素养全面提升,[J]语文天地,2020年11期
[2]于平华,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0年11期
[3]贺秀津,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创新,[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年11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