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8月第24期   作者:尹杰
[导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师教学的重点
        尹杰   
        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市镇小学  717500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师教学的重点,所以教师要转变教学的模式,应用读写结合的方式让小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不断丰富小学生的写作技巧,增加知识的储备量,从而引导学生将阅读中掌握的知识灵活应用于写作当中去。目前,但由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不同文化的出现使得小学生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较大,再加上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致使小学生不喜欢阅读书籍,写作能力得不到提升,因此,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使学生养成较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关键字: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策略
引言
        阅读与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而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将阅读与写作这两中教学内容结合起来,通过阅读的深人理解加强写作能力,同时通过写作方式的引导启发学生加深对于阅读作品的理解与鉴赏能力。因此,读写结合的策略不仅有利于阅读能力的提升,同时也有利于写作能力的提升,对于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以及综合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方法的重要性
        小学阶段是学生习惯养成和思维逻辑形成的时期,对小学生今后的发展非常重要,所以教师一定要重视起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是从阅读中积累语言和思维材料,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还能让学生在写作中学以致用,帮助学生提高写作的能力。所以,教师要想让小学生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就需要将“读”和“写”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阅读掌握描写人物、事物关系和优美的词语,掌握表达的技巧,在此过程中逐渐提高文章的理解能力,养成阅读的好习惯,最终能将掌握的词句灵活应用,使写作水平提高,从而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对于学生的阅读只是停留在读的方面,对于学生读后的书写并不是很关注。教师的阅读教学是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进行更多的阅读和让学生掌握更多的阅读知识,但是实际上仅仅在阅读中进行读是不够的。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阅读知识,但是却不会语言以及词汇的运用,使得学生的阅读效果没有充分地得到发挥。并且,随着时间,学生对于阅读的一些内容和语言运用的方法会渐渐淡忘,不利于学生的阅读积累。另外,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也是仅仅引导学生单纯的进行读,使得学生在意识上对于阅读后的写比较单薄,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学生的写作欲望也随之降低。只有在阅读过程中多引导学生去进行书写,才可以使得学生对于阅读更有兴趣,对于语文学习更加的自主。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实践应用
        (一)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不仅在于提升阅读教学的效果,对于写作能力的提升也有很大的帮助。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写作教学往往很难开展,而在写作教学中所教授的写作技巧,写作知识的纯理论讲解也会比较枯燥乏味,小学生对于纯理论的理解能力有限,必须以实际的案例为载体才能够理解写作技巧,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运用。事实上,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就已经融人了读写结合的理念,教材的编排往往是将同性质同类型的文章集合在一起,让学生对同一类型的文章有所理解之后在进行写作的训练。那么教师就需要结合教材,强化读写结合的理念,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将写作教学深度的融合进去。例如,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共同探讨文章中的好词好句,之后逐步的运用好词造句,用好句写作一个段落,在从段落发展成为作文。

也就是说在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下,写作教学不是单纯的进行作文的教学,而是结合阅读理解的内容将写作分解成为造句,段落写作,短文写作,以及作文这几个细项。这样的作文分解模式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的掌握写作技巧,提升写作能力。而各个细项的练习也深度的与文章的内容结合在一起,学生通过这样一边读,一边写的应用实践过程,也能够逐步练习文章中的写作技巧,奠定扎实的写作基础。
        (二)以读后感悟深化阅读理解
        读后感是作文写作的一种格式,指在阅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籍后,将自己所读所想记录下来,展示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这种方法就可以充分运用于阅读教学之中,尤其在小学高年级段,学生的生活经验在逐渐丰富,写作能力在不断提高。学生通过读后感的写作,完全可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让他们从内心深处理解作者写作的意图,而不是从文字表面上理解问题的答案。例如,在学习《落花生》这篇课文时,很多学生虽然懂得了课文所表达的内涵,要像花生一样做一个无私奉献、讲究内在、服务社会的拥有的人,但是这种理解是停留在表面上的,并不能对他们的主观意识、人生观念产生相应的指导作用。因此,笔者在教学时就要求学生完成一篇不限字数的读后感,让学生将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课文相结合,写下自己的深切感受。有的学生因此而想到了自己亲人的故事,有的则联想到了雷锋叔叔,在这样的写作过程中,他们会从内心上接受到作者的思想熏陶,从而达到主观的理解层面。
        (三)通过“读”的积累而促进写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多进行词汇与语法的积累,然后引导学生进行书写,从而促进学生的写作。在写作教学中包含有多种多样的写作类型,有关于写景的、有关于叙事的、有关于人物描写的等,在学生进行最初写作时并不懂得如何进行书写。所以,教师可以利用阅读内容为例,帮助学生掌握各种写作的写作技巧和写作方法等,从而促进学生的写作,发展好学生的写作能力。例如在小学六年级语文中进行人物描写时,教师可以以阅读内容《金色的鱼钩》中的人物描写的句子,让学生体会人物特点,懂得通过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描写等来进行人物的书写,理解和掌握人物正面描写的方法。
        (四)通过写促使学生多读
        学生在阅读中会常常没有太大的积极性,但是,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多进行书写,让学生在书写过程中认识到自身的一些问题,自然会积极地进行阅读,从而帮助学生提升写作的能力。而且,教师在引导学生在阅读后多进行书写的过程,也是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过程,让学生在写作中感受到阅读的益处,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内容的学习,从而促进小学生的阅读习惯的培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能促进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教师应当掌握这一教学手段,利用读后感写作、课文仿写或续写、摘抄任务等形式与手段,让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有梅.小学高年级语文写作阅读一体化教学策略研究[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汇编.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173-175.
[2]江瑞峰.小学高年级语文写作阅读一体化教学策略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3):244-245.
[3]佳孜依娜·马汉.小学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思考[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论文集卷二——理论前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8:53-54.
[4]王克平.浅谈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策略探究[C]..教育理论研究(第四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8:465-467.
[5]林凤伟.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培养策略分析[J].华夏教师,2018(13):59-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