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怎样提高小学数学学困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8月第24期   作者:李志清
[导读] 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就已经表现出对学生逻辑思维、
        李志清
        重庆市云阳县青龙小学  404500
        摘要: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就已经表现出对学生逻辑思维、抽象思维等方面能力的要求,具有非常高的实用价值。在此之前小学生的思维以具象思维为主,很少有涉及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的锻炼。尤其是部分学困生,因为种种原因对数学学习抱有抵触心理,数学教学几乎无法实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但实际上多数学困生都是可以通过合理教学手段进行转化的。本文就针对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实际情况,探究如何培养这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实现学困生的有效转化。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困生;逻辑思维;提升策略
        引言
        课程改革提高了教学各方面的标准,小学数学的深度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再加上教学方式不同以往,直接导致了“学困生”比例的明显提升。从学生学习生涯接触到的所有数学知识来看, 小学阶段是极为重要的奠基阶段,如果因为知识内容相对浅显不加重视的话,将会对之后的深入学习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一、导致“学困”状态出现的原因
        导致学生出现“学困”状态的因素来源于很多方面,一部分学生是因为教学改革之后教学内容深化,教学方法的转变学生难以适应。另一部分是因为自身或家庭因素,本身对数学学科存在抵触心理,很难在学习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状态。具体分析学生的状态可以看到,一部分学生存在学困问题的根本在于对计算的抵触心理,小学阶段的数学依旧存在大量的计算训练,学生本身对充分的联系兴趣不高,大量的计算严重损伤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而且很大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的重要性并没有正确的认识,即使教师和家长一再耳提面命,但是部分学生对入学的认知依旧停留在更大的娱乐场所和更多的同伴上。长此以往,这些学生始终无法进入学习状态,学习成绩也始终不在学生关心的行列。此外还存在一部分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在缺乏监管的环境下不能够认真学习,对课堂教学内容一知半解。这些学生因为缺乏优质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学习的效果始终难以出现本质性提升。还有一部分因素来自于课程改革,课程改革带来的变化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当教师没有深入贯彻素质教育的培养理念时,学生感受到的就只是学习难度的提升。再这样的大环境下学生更容易产生对数学学科的挫败感受,日常的学习任务更多的通过死记公式和题海战术来完成,思维水平一直在原地踏步。


        二、提升学困生思维能力的价值
        从班级整体的角度来说,想要实现学困生的有效转化,关键在于学生学习态度和思维水平的有效提升。对学生来说思维能力水平的提升才是长远发展的重要基础,提升学困生的思维水平也有助于改善学生对数学学科的认知和态度,并在班级中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除上述因素外,更多的形成学困生的原因还是由于学生数学能力开发的不到位。多数数学学困生在其他学科的学习方面表现良好,所以重点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水平,通过提升学生对数学学科的自信改善学生的学习态度,最终实现学困生转化的重要目标。
        三、强化学困生逻辑思维的具体策略
        如果将强化学困生逻辑思维能力作为主要转化策略,就要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针对不同学困生的困难方向做出合理调整。一部分学困生受到成绩水平的影响相对自卑,并在日常学习中呈现消极状态,隐约与优秀学生和学科教师存在沟通障碍。这也导致教师对学困生的理解不到位,日常教学中很难提供针对性的教学辅导。实际上,对学困生逻辑思维的情话,需要从学生的实际状况出发,探索影响学生成绩的主要状态。根据影响学生成绩水平的后天因素,选择适合学生的提升方法,不同学困生的成因、特点都不尽相同,学困生的逻辑思维强化更注重引导的针对性。然后就是教师在学困生转化期间的状态,不仅是成绩较差的学生会对教师产生抵触心理,教师同样也会因为学生的成绩区别对待。存在一部分教师想要强化学困生的逻辑思维,但是很难在引导的过程中保持耐心和态度。一部分自己有学习意愿的学生在感受到教师的负面情绪后反而容易出现反效果。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以及逻辑思维驯良方法,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将教学内容进行拆解后引导学生逐步分析与思考。通过这种思考练习,学生能够更深入的认识到教学内容的本质,练习的过程也是逻辑思维提升的有效途径。
        总结
        总而言之,对学困生而言,想要实现转变最重要的就是逻辑思维能力和学习态度的改变。强化逻辑思维能力可以从教学过程中的细节入手,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提供针对性的引导,学生掌握更有效的思维习惯后,成绩水平自然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有效提升。成绩会逐渐转化为学生对数学学科的信心,帮助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保持端正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状态。
        参考文献
[1]张依淼,袁力. 数学学困生内因分析及教学探索[J]. 汉江师范学院学报,2018,38(06):139-144.
[2]王金河. 关于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的分析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2019(02):432.
[3]刘体美. 基于留守儿童的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探究[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7):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