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8月第24期   作者:张黎
[导读] 合作教学模式检验学生教过程中的自主性的一种创新教学模式
        张黎
        重庆市丰都县龙河镇中心小学校  408200
        摘要:合作教学模式检验学生教过程中的自主性的一种创新教学模式,合作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依托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过程提高自身的学习实践能力。合作的过程也能让学生体会到不同类型的学习氛围。无论是从主观感受上还是从学习效果上都能够启动促进作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模式符合数学课程的特征,也更有利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有效性
        引言:
        合作教学模式从本质上来讲不仅是指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相互合作,也是对学生实践学习能力的一种检验,为了提升这种新的教学模式的应用有效性,做好教学规划和组织非常重要。
        一、合作学习的实施原则
        在数学课程教学的背景下,合作学习模式是教学方式上的有一种创新和优化,为了切实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组织环节和课程教学内容的融合应用 选择方面需要把握几个基本原则。
        (一)做好充分准备
        合作学习模式在具体组织实施的环节中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转变,通常情况下需要结合学生的自主 选择构建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就同一个问题的研究和分析进行小组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形式的组织方面进行全面的优化和完善,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资料和资源的准备问题也应当同步受到重视。教师应当从教学问题的设置到教学问题的实施解决这一整体流程入手进行全面的规划,为进一步充分发挥合作教学模式的重要作用提供条件[1]。
        (二)选准课程内容
        在小学阶段的课程教学内容中,并不是所有的课程内容都适合于应用合作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教师在应用这种教学模式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也需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和选择,选取适合于应用合作教学模式的课程内容组织相关的教学过程,确保合作教学模式的作用充分发挥。
        (三)及时进行教学辅助引导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积极性上相对是比较薄弱的,虽然合作教学模式的应用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教师在必要时的教学引导和组织仍然是非常关键的,尤其是在学生遇到实际问题无法通过自主努力得到解决时,教师更应当扮演好辅助教学的角色,避免学生主观上对数学课程的学习产生过多的困难感。


        二、小学数学合作教学模式的有效性提升路径
        在把握好基本的教学原则后,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施环节更应当重视实际应用的方式方法,切实确保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提升路径现作如下建议。
        (一)合理设置合作学习小组
        虽然在原则上教师 应当尊重学生的主观意愿进行学习小组的划分,但为了取得更为切实的合作学习效果,教师还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和层次在合作学习小组的设置过程中做好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的组内搭配,这主要是为了在合作讨论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能力相对较强的学生能够提出一些具有创新性和实践性的问题解决思路,维持合作学习模式的进一步推进实施。另外,关于合作小学的具体人数,一般要求最少3人,最多6人,过多的设置组内人数容易由于意见无法统一而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2]。
        (二)提出具体问题促进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在大家找到了共同的学习目标或者面临同样的问题时最容易达成的一种状态。教师可利用这一特征选择适当的课程教学内容,通过问题设置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开展讨论学习和接受相关的数学知识,达到合作学习的效果。例如,在开展课程《认识图形》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日常生活中图形形式多样的特征,在课程教学的开展中辅助带入不同类型的 实物让学生进行观察,或者通过图片展示的方式向学生直观的展示不同类型的图形,随后提出问题,让学生说说不同图形的形状,并且对他们的边角关系进行简要描述,教师可以鼓励每组学生就这两个问题各自发表意见,最终派代表回答老师的问题,不同小组的学生所观察到的图形特征和侧重点必然有所不同,教师可对各组同学的观察总结结果进行统一的分析和汇总,最终从专业知识教学的角度向学生解释和总结图形的特征和图形的种类,集中不同学生的认知和看法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拓展知识面的过程。
        (三)重视教学效果的评价
        教学评价工作的开展是为进一步取得更好地教学效果而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合作学习模式下,教学效果的评价工作也是非常关键的,教师在针对合作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时,不仅要观察不同学生在学习中取得的实际成绩,更应当就学生参与讨论和合作意识的体现程度进行观察,将这部分指标也纳入学习效果评价的内容范围内,并且针对合作学习组织实施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以便在后续的课程教学中调整组织实施的方式方法,优化合作学习模式的实际效果。
        三、结束语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学习中,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需要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及教学组织形式的确认上提升有效性,对于教师来说,也需要其充分发挥好合作学习的指导工作,这不仅是提升教学质量的要求,也是优化学生主观学习感受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宋广乐.探究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013(010):96.
[2]张勤间.试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J].赤子,2018,000(002):2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