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协作互动的教学策略探析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8月第24期   作者:杨毛措
[导读] 数学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体系当中有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杨毛措
        青海省同仁市民族中学  
        摘要:数学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体系当中有着尤为重要的作用,为了能够让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始终保证自身的教学效果能够高于平均水平之上,为学生带来良好的学习体验,教师要在课堂中不断地融入协作意识和互动意识的内容,以保证为学生将来的学习生活打下扎实的基础。增强学生间的协作互动,不仅能够实现课堂计划改善,同时也对于课堂环境与高校课堂的构建有着强烈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本文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协作互动的教学策略展开了探究。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师生协作互动;教学策略;
        
        1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协作互动的价值
        首先,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良好互动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在课堂教学上如果学生不受教师的指导,而教师依然不改变教学模式,那么学生的兴趣就会大大降低。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中,学生在良好的交互式教学氛围中很乐意受到指导,学生可以侧重于课堂而不是诸如手机等现代电子产品,学生可以积极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习惯。
        其次,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在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注意自己的教学方式,教师在引导学生的同时应该注意学生是否进行的是正确合理的运用,还要注意学生在运用过程中是否走了弯路,如果走了弯路那么教师应该给与合理的引导,既要引导学生回归正确,还要学生继续自主思考。在解题完毕后,教师还要要求学生进行相关的反思,然后与同学们进行交流。那么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一定的专业水平,也是促使教师不断完善自己的好方法。
        最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良好互动可以有效地改变教学模式和概念。传统教育模式和教学理念强调知识的单向传授,以及学生被动接受教育,但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从“我要学习”转向“我想学习”。由此创建了新的教学模式和新的教学哲学。而且互动式课堂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题目的研究,让学生自己不断探索解题方法,这样就可以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
        2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协作互动的教学策略
        2.1 紧密联系课本教材,构建师生互动课堂
        新课改背景下,师生互动已然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应用。不过,课堂教学期间,师生互动较易出现脱离主体与教材等问题。所以,教师务必重视紧密联系课本教材开展师生互动教学,使学生可以对教材知识做出更加深入的学习理解,并对数学学习产生足够热情。课堂教学期间,教师可紧密联系教材,并运用以教材为主进行举例。比如,单位圆存在各不相同的两个动点,依次为M、N,两点同时从点p(1,0)出发,并沿圆周进行运动。M点以逆时针方式旋转,速度为弧度/s,N点以顺时针方式旋转,速度为弧度/s,求两点出发之后第三次相遇时具体位置与所旋转的弧度。对于该问题,教师可采取师生互动的方式,同学生共同进行分析,指导学生画出图形,使学生可以理清思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通过师生有效互动,从而做出解答:假设经过t秒之后M、N两点恰好发生第三次相遇,,,所以可以得知,M、N旋转弧度依次为弧度。
        2.2 师生协作有效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课堂教学期间,教师为通过一节课的时间对课堂知识点进行全部教授讲解,课堂教学中均是教师负责教授讲解,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师生彼此之间缺乏有效互动,课堂教学氛围较为枯燥,学生无法对课堂学习产生充足兴趣。鉴于此,课堂教学阶段,教师务必同学生之间进行有效互动,以此使学生可以产生充足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比如,关于等差数列知识内容,如水库管理人员通过定期放水清库的方式,对水库中存在的杂鱼进行清理,如果水库水位保持在18m,每天放水保持水位降低2.5m,水位降低至5m时停止放水。求开始放水到清库时,水位变化情况可以构成怎样的数列?课堂教学期间,教师进行提问:情学生们分别说出具体水位,之后共同探讨数位能够构成怎样的数列。此时,学生积极性明显提高,并通过师生有效互动,并求出水位变化,通过计算对等差数列做出了解。如此,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使学生产生充足的学习兴趣,为学习能力的提高奠定重要基础。
        2.3 重视课堂提问质量,关注学生主体地位
        提出问题通常需经过仔细慎重的思考,也涵盖对想象性与创造性思维的有效运用。课堂教学期间,大部分提问是以简单形式为主的教学活动,不过却蕴含深刻道理。针对课堂提问,简单问题应组织学生共同做出回答,如此能够帮助学生联想课堂所需的知识内容;针对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可依次提问不同基础的学生,以防大小其他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样可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有利于教师学生的全面仔细了解,使教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对知识内容的学习理解情况,以此对课堂教学做出合理的调整。此外,应关注学生主体地位,基于学生角度为主。比如,关于函数定义域部分知识内容,仅采取传统教授讲解较为枯燥,可通过课堂提问,如下列式子中函数同是否表示相同函数:


并要求学生进行证明,且教师应对学生予以相应的指导,通过师生互动的形式,使学生对函数定义域知识做出相应的学习和理解。
        综上论述,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师生的协作互动,能够进一步的丰富教师的日常授课方法,并且调动学生在课堂之上的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在互动的过程中更全面地掌握知识的内容,并提升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注重方法,因为只有应用合适的方法来引导学生,才能够凸显出协作互动的价值与作用,确保学生在今后的生活当中获得益处。
        参考文献:
        [1]王彦久.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技巧[J].科技资讯,2020,18(02):152-153.
        [2]黄建财.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协作互动[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5):2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