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艳
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深雪堂小学 618500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在逐渐发展。教育工作者更加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开始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兴趣。在小学数学工作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培养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学会在实际中应用所学的知识,树立数学思维。同时,具有浓厚趣味的数学课堂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辅助学生学习,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诱趣;教学策略
引言
在小学阶段,数学是一门非常关键的学科。数学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数学知识大部分比较抽象,逻辑性强,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因此,如果小学生对数学没有产生兴趣,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长此以往很容易产生厌学心理。数学教师不仅需要为学生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小学数学诱趣教学策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这种做法不仅可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还能够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此提升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会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向学生传递正能量,关爱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学生的行为习惯。因此,教师需要重视自身的修养,通过不断的熏陶,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生与老师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需要通过与学生的沟通,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内心变化,解决学生的困惑。教师通过营造学习环境,在教学中添加趣味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通过不同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从而提高学习能力。
2在新课导入中采取诱趣教学法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很容易对新鲜事物产生兴趣,但是无法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小学生在接触新鲜事物时,兴趣会驱动他们进一步地了解与学习。那么,数学教师在备课时,需要考虑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根据学生的兴趣设计教学内容,通过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造一个趣味性的课堂。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采取诱趣教学法,导入新课,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了解数学,学习数学,感受数学的乐趣,从心理上接受数学,进而喜欢这门学科。比如,教师在讲解“100以内加减法”时,可以使用数字卡片,通过游戏的设置展开教学。教师可以为每一位学生发一张卡片,然后引导学生根据卡片上的数字进行运算游戏。
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某些卡片,完成连续加减的任务,辅助学生深入地理解知识,加深记忆。诱趣教学法可以促使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培养学习兴趣,这能够激发学生积极地进行后续的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添加诱趣内容,增加课堂体验
小学数学中涵盖的不同知识点之间,关联性比较强。小学阶段的学习是为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数学教师运用诱趣教学法展开教学,在围绕重点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数学使用价值的阐述,可以促使学生接触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且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从而主动地学习新知识。教师在实施诱趣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应用题,向学生呈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这种做法不仅有利于学生充分地理解数学的价值,还有利于巩固所学知识。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随时关注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具体情况,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心态,避免学生产生厌学心理或者低落情绪,从而降低学习效率。教师借助多种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表达自己、展现自己的平台,获得价值感与成就感,增加学生的课堂体验,继续探索新的世界。
4通过趣味性的习题,培养学习习惯
数学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学生需要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通过习题训练学习知识。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上,教师会列出一些枯燥的习题供学生练习。有些习题并没有实际的价值,而且难度较大,学生在理解的时候比较吃力,因此,学生经常会产生厌烦心理。为了改善这一局面,教师可以通过趣味性的习题,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习题训练模式,采取新的训练方法,在课前整理一些趣味性强的习题。同时,选择的习题需要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能够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趣味习题的设置,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思维能力,体现学习数学的意义和价值,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
结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取诱趣教学策略,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的效率。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使用多种教学方式,通过添加诱趣教学内容,以及趣味性的习题,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并且,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为学生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增加学生的体验,获得成就感,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开祥.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趣味性教学方法的应用[J]. 中国校外教育. 2020(20)
[2] 王雅玲.探究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方法的意义与生成途径[J]. 新课程(上). 2019(03)
[3] 王亚敏.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J]. 数学大世界(中旬). 2018(03)
[4] 赵厚宏.让学生在趣味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浅谈趣味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