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小兵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达洛乡小学校 616150
摘要:在新时期背景下教师如何更好地进行提问是一项新的教学任务和教学措施,相关教学工作者要明确当前提问存在的问题,通过构建轻松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对学生进行正面的有效的评价,逐渐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通过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课堂参与积极性更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策略
引言
课堂提问一直是教学活动常用的经典方法,它是教师引发学生研读探究、培养训练学生语言表达、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主要教学手段。数学教学中的问题设计,有利于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本,避免肢解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深入思考探究的能力和习惯,改进学习方式;有利于凸显教学重点,戒除蜻蜓点水;有利于课堂教学目标快速、有效地达成。小学数学科目是小学教学体系中的重要教学内容,对培养学生的逻辑以及奠定基础的数学体系具有重要作用。在数学教学中通过提问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欲望,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一、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就要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始终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加强对问题的思考,从而不断优化教学效果。
(一)心理因素的影响
在大多数的小学学生看来,他们的数学成绩并不理想,也因为数学科目具有理论性、抽象性和空间性等特点,导师许多学生不愿意学习数学。主动提问就等于自己带来不必要“麻烦”,许多学生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因此即便是遇到问题也不提问。同时,有些学生的心理天生自闭、自卑。而提问题无疑就会暴露这些缺点,许多同学宁愿自己钻研,也不愿意提问。最后,提问就意味着教师的“亲临”指导,而和教师面对面地交流,传统师生之间的地位的差距会让学生感到有很大的压力,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显得极其不自然,因此许多学生因为心理和性格方面的因素影响,不愿意提问。
(二)当前的学习背景不愿意提问
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都是对书本上的一些知识进行死记硬背,而学生要做的就是对这一些知识进行记忆和背诵,让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的状态。在这些过程当中,学生已经习惯了来自于教师灌输的知识,而不具备自己去对相关问题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在学习过程当中,学生只是对接触到的知识进行学习,并不会去探索没有学习到的问题,不能够深究一些知识点背后更深一层的知识。久而久之磨灭了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长此以往,学生就不能提问,不会提问。
(三)问题不深刻
当前小学课程进行过程中我们经常听到学生和教师积极互动的场景,学生积极发言、教师积极提问,但是仔细一听就会发现教师提问的问题过于简单,对于学生或者教师而言,根本没有挑战性,比如,教师问的问题都是一些比较浅显的基本知识,这种问题根本没有什么价值,这种问题即便很多也不会产生什么效果,原因在于没有思想的碰撞、精神的交流。
二、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探索
教师的提问对于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以及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要采取必要的、有效的措施实现有效的提问。
(一)立足于教学目标进行提问
在一定程度上,提问是为最终的教学目的服务的。
教师根据教学目的进行提问,引导学生更深层次地把握学习内容的核心知识,掌握重点和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仔细的阅读文本,思考问题,探究问题来审视学习的目的,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比如,在教学《平行线》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就应该给学生足够多的时间对平行线进行相应的了解和探索,在了解和探索中, 发现自己不能掌握的知识,对平行线的性质进行思考,让学生自主地发挥自身的想象和创造力提出自己想要掌握知识的问题,通过问题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和探究,进一步满足新时期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要求。
(二)通过提问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在传统的生硬死板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的学习是压抑的、沉闷的,在这种环境下,学生只能埋头学习,不会主动地去探究数学问题。所以在新时期背景下,相关教学工作者要构建一个相对宽松的、活跃的课堂氛围,从传统的、严肃的课堂氛围当中走出来,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有机会或者是敢于、善于提出自己心中的疑惑,才能够为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奠定基础。比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通过提问来创建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参与到问题的研究当中,并且在探究过程当中也能够主动的提出问题。教师通过问题的提出,能够带动学生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当中逐渐的具备一定的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
(三)利用提问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小学数学教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对于小学生而言较为困难。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不高,对数学知识把握不全,因此也就没有问题想要提问,也没有探究的兴趣。所以,教师应该创建有效的数学问题教学情境,通过教学情境的诸多要素,将数学一些抽象的知识进行形象化、具体化,从而让学生更容易掌握数学内容,发现问题。设计情境的方式有很多,比如,问题情境、游戏情境、多媒体情景等等。以多媒体情景为例,在教学《数据收集与整理》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就可以用一个统计调查的课题创设有效的问题教学情境。如“不同地区吸烟人数的调查”作为调查主体。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调出一些数据和统计表,让学生对这些数据进行观察,对相关地区的抽烟人数的状况进行了解。通过这种情景的创设,让学生能够大致知道我国各个地区人数的吸烟状况。这时学生为了更好地探究,这时教师提问:除了这方式,还有没有其它的方式实施调查,使调查的数据更加清晰和科学。这样的提问对学生本身的学习和教学都具有促进作用,在进行进一步的学习中,提高了教学质量。
(四)做好全面和完善的评价工作
问题的提出是让学生参与到问题的解答当中,而学生解答完问题之后,教师要让学生知道自己所付出努力所取得的成就。但是对于学生回答问题之后的评价,不应该仅仅用“是”或者“否”、“正确”或者“不正确”来评价。而是要注重学生的过程评价以及学生参与到问题讨论的状态评价。比如,学生在回答或者是讨论了完一个问题之后,教师要及时的鼓励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问题的讨论当中,对于学生问题的讨论表现要进行嘉奖和鼓励,进一步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后对学生的答案进行引导性的评价,即便是学生回答错了,教师也不要直截了当的告诉学生,你的回答是错误的,而是要通过引导性或者是辅助性的问题,让学生正确的去理解问题,从而提高小学数学提问质量。
结束语
综上述,小学数学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科目,但是由于数学科目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抽象性和逻辑性,导致许多学生数学的参与程度不高,学习兴趣不高。所以在新时期背景下,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性成为相关教学工作者需要着重探究的课题之一。在通过不断地教学实践和摸索之后,发现在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主动提问能力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主动参与性,因此当前探究如何培养学生的主动提问能力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分析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技能现状及策略研究[J].赵启翔.??新课程.?2020(20)
[2]关于小学教师课堂提问策略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初探[J].韩清娥.??中华少年.?202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