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体育课堂教学需改进的问题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8月第24期   作者: 陈露 邓夏静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小学阶段的学习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文化课知识,
        陈露 邓夏静
        湖北省当阳市太子桥小学 湖北省当阳市 4441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小学阶段的学习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文化课知识,还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因此,我们要更加重视小学体育教学的开展。目前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有了十分明显的提升,但是不可否认,体育课堂教学中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
        引言
        体育课堂教学是学校体育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理念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和人才培育的需要。学校要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和体育课堂的硬件保证,老师应当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加强对教学方案的重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科学的教学目标。老师和学校相互配合、相互沟通才能够提高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有效性。
        1小学体育课堂教学需改进的问题
        1.1教师本身的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不够
        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一样,需要教师具备体育相关的知识和能力,才能对学生进行讲解并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体育运动方法。但是,有一部分的教师显然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因此他们在体育课堂上简化专业的体育运动教学,甚至整节课都让学生进行自由活动,这样的体育教学自然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1.2体育教师的讲解和训练方式也存在问题
        体育是实践性的学科,而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却只口头讲解相关的技巧和方式,然后让学生进行个人练习。这样一来,小学生自然会出现理解不准确,动作不规范的问题,甚至造成安全事故,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2解决小学体育课堂教学问题有效策略
        2.1激发小学生们的体育学习兴趣
        小学体育教师可以按照教学内容,组织学生们共同游戏,体育游戏的选择需要考虑到学生特点以及教学目标,能够让小学生们充分体会到体育游戏的价值,吸引他们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应按照教学目标对运动项目进行选择。比如,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教学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所以,可以选择那些参与程度高且简单的体育运动,小动物跑步或者是老鹰抓小鸡的游戏。此类游戏的趣味性比较强,而且可以让全班同学一起玩,在锻炼身体的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其次,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成绩设计不同的规则。以跳绳为例,如果小学生们没有掌握跳绳的技巧,便很难展开跳绳比赛,教师可以把学生们分组,设计比较简单的跳绳比赛。在比赛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会掌握一定的跳绳技巧,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注意在体育教学中融入体育游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教师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将教学和兴趣有机结合在一起,提升小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2.2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素质
        体育教师是体育课堂的主导者,对于体育课堂的教学有效性有着主导作用。在传统课堂的影响下,部分体育教师由于初选时不够严格,使得学生只是在体育方面有所长但是并不了解教育的相关知识,因此会有体育教师素质出现良莠不齐的状况。

因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首先要提高教师自身的教育能力和水平,才能更加贴合学生实际去设计趣味的课堂内容。其次,在传授体育技能时,要以学生的实际身体情况为主,授给学生必备的体育基础知识和体育技能,养成长期锻炼的习惯。最后,要深入了解学生内心,明白学生内心的想法,从而改进体育教学的方法,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提高小学体育课堂的有效性。
        2.3确定体育课堂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是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保证。确定体育课堂教学目标,保证教师在上课时明白自己再教什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白自己在学什么。并且体育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来进行强化性的训练,在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后,要加大体育课堂教学目标的执行力度。许多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时随意性较大,尽管设立了教学目标,但是仍以自由活动为主。为了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在上课前,体育教师要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进行讲解,并且让学生了解游戏内容以及游戏活动对身体的作用,在游戏活动结束后,引导学生对本节课进行总结。这样不仅提高了教学目标的执行力度,而且让学生明白了自己在学什么,有效地提高了体育课堂的教学效果。
        2.4使用科学的评价方法
        应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每隔一定的时间让小学生们对自身的学习情况作出评价,找出自身的不足之处,同时,教师需要在考虑到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分析小学生们的学习水平,按照实际情况为小学生们量身设计运动方案。在平时的体育教学工作中,教师不应该吝啬自己的表扬,对课堂上表现优秀的学生要提出口头表扬,并鼓励其他的学生向其学习,若课堂上有表现较差的学生,我们体育教师也应当适时指出不足,让其改正。学生的体质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差异,教师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在检测学生们的身体素质时,需要将难易程度做出有效地设置,按照学生体质的不同,采取分层教学方法,点燃学生们对体育学习的热情,有助于帮助小学生们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例如,男同学的身体素质普遍高于女同学,所以教师可以帮助男同学选择一些运动量较大的项目,如足球、篮球等等。大部分女同学的平衡能力较强、柔韧度较好,所以教师可以给女同学提供瑜伽、体操等体育项目。当然,学生个体之间也会存在差异,一些学生可能体质较弱,甚至有一些健康问题,针对这些学生教师不能采用普通学生的评价标准,应该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进步情况、课堂表现等进行评价。教师要确保评价的科学、合理,这样才能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教学计划的调整。
        2.5设计多彩的课外活动
        若想提升小学生的自主锻炼意识,体育教师在课下的时候可以鼓励学生们积极地参加体育活动,按照小学生们的兴趣和爱好,设置拔河、足球、篮球以及田径等兴趣小组,之后由体育教师对不同的小组展开相应的指导,进一步提升学生们的体育技能。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让学习们进行比赛,提升他们的竞争意识,同时也可以检验学生们的学习成果。教师应积极地指导学生们参与学校组织的运动会,一方面可以强化学生们的体育运动意识,另一方面还能够培养他们的集体观念,让他们能够从小就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为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结束语
        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运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可以让学生明白体育竞技精神的价值,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所以教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当注重趣味田径的教学活动和自身素质的提高,学校也应该建议科学合理的课堂评价机制,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马磊.浅谈如何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J].亚太教育,2015(22)
        [2]袁敏.提高小学体育教学实效性的几点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4)
        [3]赵正军.浅析新形式下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J/OL].当代体育科技,2019.29(02):11-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