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火华
郁南县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 云浮 527199
摘要:随着中职教育的普及化,国家陆续的提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现代学徒制教学。全国高中职院校都开展了相关专业的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但这也让中职课堂工作陷入了困境。针对这情况,笔者根据自己的研究专业,从树立信心提高学徒制认识、师资培养、校企课程体系和激励机制建立的四方面来阐述下自己对现代学徒制的中职课堂革新的想法,以便真正能在课堂中体现了现代学徒制的本质,也为同行学校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中职课堂;革新
随着中职教育的普及化,及国家对中职教育的寄望和提倡要求,全国的高中职院校都钻研于国家颁发的相关文件“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在政策的指导下,各中职学校都更新了自己的校企合作方式,都陆续地在校开展了相关专业的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其中我校作为一间山区的省重点学校,也不例外。但事实证明,中职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较差,参差不齐,课堂厌学的现状问题比较突出,这也让中职课堂教学工作陷入“两难”境地,即“教学难、管理难”。
针对我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急需各种措施加以改变,搞活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笔者根据自己的研究专业,对现代学徒制的学生的厌学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认为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必须要转变教学思想,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深化教学改革,制定出一套以学生专业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方案。现对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中职课堂革新的一些想法与大家交流。
一、树立信心,增强对课堂实施的认可度
树立信心,是人们做事情成功的一个重要保证。一个人如果无信心,就无耐心,做事情就无热情。而2014年国家重新提出的一项旨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也就所谓的“现代学徒制”。人们对于它的应用,往往会持着犹豫的态度,认为这只是昙花一现,不能全面实施,例如:传统的学徒制。
针对这情况,笔者认为,要在实行现代学徒制课堂教学模式前,就必须坚持以国家、省、市、县的文件作为指导思想,加大对师生的宣传力度,通过宣传窗口、宣传单、班会、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展现代学徒制的学习。同时,对现代学徒制的学生,进行知识上的竞赛,以使学生搞清楚学徒与企业工人、学生与学徒间的关系,从而进一步加深了对现代学徒制的认识,提高对现代学徒制教学实施后的效果认可度,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二、校企课程的构建,提升课堂的学习氛围
2014年2月26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任务措施,提出“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但很多人对于文件的指示,理解不清,认为企业就是为学校的学生提供实践场所,其实这是最笼统的认知,缺乏科学系统性。在现代学徒制大背景下,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只注重于以教为主,以考试为主,以技能为主,但是忽略了现代学徒制的深层含义,高估了学生的领悟能力,从而导致课堂上出现了教学内容不合理,脱节现象。
为此,笔者认为,课程体系的建立是需要校企双方构建的,校企课程对接是需要两个单位进行资源互补,每一次的校企课程都需要教师和企业相关专业师傅的详细沟通,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步骤、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考核和评价的一整套策略,这才能让学生在理论、实操两个方面得到导师和师傅的指导,提升课堂的学习氛围,让学习内容落地,让学生提前接收到企业的知识,也确保学生毕业后能够快速上岗,缩短岗位磨合期,尽早地为企业带来利益,为个人博得更好的未来。
三、师资培养,提高课堂的艺术能力
一个教师的态度,是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心情;教师的教学水平高低,也会影响到课堂教学质量,甚至会影响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程度。但面对于现代学徒制的课堂教学问题,很多高中职院校,特别是以“校中厂”山区的中职学校都发出了共鸣,那就是“学徒制师资严重缺乏,学生(学徒)课堂难管理”。
针对这情况,笔者认为,在现代学徒制背景下,要在课堂上体现出现代学徒制的本质,提高学生(学徒)的课堂学习兴趣,认同课堂教学的效果,就必须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在教师的教学艺术上体现,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爱好及共鸣。因此,在现代学徒制的中职课堂中,师资方面的革新是必须的。只有充分发挥学校与企业的各优势,规范教师引入与管理制度;加强校企合作,共同建立“双导师制”师资队伍和构建科学合理的职教师资队伍培训体系;完善质量考核评价体系,推动现代学徒制建设四个方面有效建立起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的“双导师”职教师资队伍,从而稳步推动教学质量提升,提高课堂的艺术能力。
四、激励机制的建立,提供课堂的搞活动力
现代学徒制的中职课堂,是以构建企业岗位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以校企双方互派教师指导的中职课堂。但往往在课堂中就出现了讲授方式单一、枯燥,校教师与企业师傅授课间衔接脱节,甚至出现了‘出工不出力’的现象,体现不了现代学徒制教学的目的。
针对这情况,笔者认为,要使中职课堂教学活起来,激励机制的建立是需要的。只有把激励机制保持下去,才能调动起教师(导师)的心中一团“火”。同时,在校教师的教学效果也应与激励机制挂钩,这样才能让课堂教学形式变得多样化;在校企结合的课程对接和“双导师”构建中,为了确保企业师傅尽职尽责,也需要学校将企业师傅纳入到激励机制当中,对其进行不同程度的奖励,这样才能让教师与企业师傅团结一致,搞活课堂,让学生(学徒)在课堂中真正做到做中学、学中做。
总上所述,现代学徒制是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学生(学徒)的培养为核心,以课程为纽带,以学校、企业和教师(师傅)的深入指导为支撑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传统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一场重大革新。而现代学徒制的中职课堂对于传统的中职课堂而言,也必然产生课堂革新。革新的过程是长期的,只有在树立信心,构建完善的校企课程,师资培养和激励机制建立四方面来提升现代学徒制的中职课堂教学质量,才能搞活中职课堂,以致真正达到现代学徒制的本质。
参考文献:
[1]吕丝屏.职业学院现代学徒制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7(6):239-240.
[2]郭伟刚,周水琴,裘旭东等.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整合式项目课程体系构建路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1):71-74.
[3]闫君.中职教育“现代学徒制”管理初探[J].新课程,2016.
[4]莫家杰,黄火华.基于现代学徒制背景下职教师资培养范式转换探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
[5]徐平,韩立,廖军.现代学徒制模式下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实践探索——以家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定制家居设计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8.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下,中职课堂教学水平与质量评价实施评价研究(课题编号:2019YQJK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