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实现路径的构建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8月第24期   作者:侯雄伟
[导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进教育精准脱贫

        侯雄伟  
        湖南大汉技工学校  410000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进教育精准脱贫,重点帮助贫困人口子女接受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让每一个孩子都对自己有信心、对未来有希望。在国家组织的脱贫攻坚战中,职业教育已成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
        关键词: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教育扶贫
引言
        湖南大汉技工学校由中国500强企业大汉集团创办,经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设立,地处湘江新区高铁西城职教城园区,位于国家级望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核心地段,交通便利、位置优越。2020年是湖南大汉技工学校办学的第一年,现有学生3307人,建档立卡贫困户675人,加上贫困户、低保家庭、残疾、父母早亡学生超过1200人,学校有60%的学生来自贫困地区。湖南大汉技工学校全面落实国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和省委省政府大扶贫战略行动,通过教育造血式扶贫模式,寻找一条帮助农民工二代成长的“扶智”之路。
一、开展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构建学校精准资助工作体系,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通过构建学校的精准资助工作体系,将有助于工作人员深刻地认识到国家所实行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的科学性,从而更加深层次地把握住国家层面的战略目标。在具体工作的开展当中,政府通过向各个学校分配扶贫的名额,让学校汇总来自各个地方的贫困家庭,对其展开2~3年的扶贫,在其学业上和生活上给予补贴,帮助他们能够更好地完成现有的学习计划。
        (二)具有基础性、先导性、持续性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从不同维度对教育扶贫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明确地将教育作为扶贫开发的根本大计和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习近平总书记在《摆脱贫困》一书中提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我们务必把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3]。治贫先治愚。要把下一代的教育工作做好,特别是要注重山区贫困地区下一代的成长。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扶贫先要扶志,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不要言必称贫,处处说贫。2015年,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将其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五大工程”之一,强调“要紧紧扭住教育这个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这是具有深远战略眼光的精准判断,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扶贫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在国家脱贫攻坚战略中,教育战线承担的使命和重大责任。
二、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中的大数据应用策略
        (一)以责任为初心,践行时代使命
        大汉集团一直秉承“资本=责任业绩=财富”的责任文化,通过有限的资本对接无限的社会责任,大汉集团董事长傅胜龙提出:在前一轮的中国城镇化中,大汉做了让农民工安居乐业的事;这一轮的中国城市化中,大汉有责任、也有能力去解决农民工子女走向城市化的问题,“让农民工的子女不再成为农民工,而成为新时代的工匠”。湖南大汉技工学校肩负使命,成为了农民工子女培养成为新时代工匠的重要载体。2020年汉集团提出《大汉委培生计划》,在湖南老少边穷地区招募500名委培生,该地区的孩子通过大汉所在地的项目公司可以获得5000元/年的学费支助,每人支助两年,通过国家学费补贴和企业资助,就读大汉技工学校只要极少部分学杂费。大汉集团的委培生计划得到各地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计划的推动使得企业实现了价值最大化,将企业发展与社会扶贫事业完美结合,学校明确了服务对象,为自己企业培养员工,培育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二)以就业为导向,解决后顾之忧。
        湖南大汉技工学校依托于大汉产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大量需求,对学生进行定制化培养,以招生即招工,入学即上岗的模式,真正帮助贫困地区家庭解决后顾之忧。现在已与全国各大机场合作方开设了航空服务专业,与大汉汽车开设汽车维修专业,与大汉希尔顿、华美达等星级酒店开设了酒店管理专业,与长沙市家居协会开设建筑装饰专业,与无忧停车科技公司开设通讯终端专业等。学校通过大汉集团的产业优势,挖掘对行业的了解,不断调整学校的专业结构和教学实施方案,实现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紧密对接。学校的专业课程教育由学校拓展到社会和企业,由课堂延伸到车间和工作场所,使学生真正融入到社会和企业的真实环境中,实现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与企业岗位要求之间“零距离”对接,让学生毕业就能上岗,上岗就能上手,同时根据企业和就业需要,帮助学生针对专业,进行岗位证书和技术等级证书的培训和考证工作,从而实现学生的高质量、精准就业。
        (三)以关怀为重点,帮助扶志富心
        湖南大汉技工学校得到了湖南省妇女儿童基金会旗下的红妈妈公益基金的大力支持。红妈妈团队通过系列化、常态化、周期化服务产品的打造,为孩子们提供帮助、树立榜样,以此提升孩子们的心灵品质。截止现在,为学校学生已奖学金的形式发放帮扶资金40余万元,帮扶贫困学生500名,同时建立红衣柜平台,通过线上发起,线下领取的方式,帮助贫困学生解决生活必需品。红妈妈还组织了点对点帮扶,邀请大汉集团高管参与,对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学生进行精准帮扶,双方通过红书会、青年突击队、雷锋日、社群实践等活动,建立紧密联系,在活动参与中得到心灵品质和社会资源的共同提升。
        (四)以成长为突破,树立良好价值观
        学校大力倡导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自力更生。学校通过统筹安排,利用学生课余时间,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勤工俭学,并且通过工匠云平台定期跟进。在学校食堂、文体活动中心、快递收发站、社团、红妈妈志愿队、后勤保洁部、工程维修部等,提供近100个勤工俭学岗位,帮助贫困学生解决生活问题,同时也让他们学习到奋斗和收获的道理。大汉集团一直以来以红色党建为引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社会责任与企业发展高度融合,企业在为国家经济增长贡献力量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承担社会责任,大汉集团董事长傅胜龙为学校提出“立匠心、育匠能、树匠人”的校训,并强调“办教育是要有情怀的”,湖南大汉技工学校秉承校训,努力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参与者、推动者、贡献者,为国家和社会培育大国崛起、产业升级的新时代工匠,同时帮助更多贫困孩子用知识改变命运,用技能铸就人生。
结束语
        结语“精准扶贫”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及党中央近年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手段,也是最重要的战略决策之一。职业教育“精准扶贫”作为“教育精准扶贫”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教育扶贫是长远之计,是真正脱贫的重要途径。科学地运用好大数据技术高效服务教育精准扶贫项目,是大数据创新应用的关键表现,更是“造血式扶贫”的重要手段,也是职业院校实现自身内涵是发展的创新路子。一方面可以促进优化配置资助资源,另一方面提升工作精准性以及时效性。
参考文献
[1]姚继涛,孟瑶,齐晓旭.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研究进展[J].中国冶金教育,2018(06):121-124.
[2]贾拓,章俊霞.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困境与出路[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24):170-171.
[3]林晓雯.精准扶贫战略背景下职业教育的挑战及其应对[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8,39(06):9-14.
[4]侯晓亮,苏德龙,朱丽波,丁岚峰.高职院校教育精准扶贫的实践与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8(36):215.
[5]李卿.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路径探析[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8,32(06):82-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