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朗读训练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8月第24期   作者:王玉秀
[导读] 本文主要对小学英语朗读训练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展开了探究
        王玉秀
        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东峡民族中学
        摘要:本文主要对小学英语朗读训练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展开了探究,首先阐述了小学英语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其次阐述了小学英语朗读训练问题的解决措施,旨在切实提高小学生的英语朗读水平。
        关键词:小学英语;朗读训练;问题;解决措施;
        
        1 小学英语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一,教学方法错误。在小学英语课中,教师往往通过展示实物、图片来引入新词汇,新句型,然后进行大量的操练,但所呈现的图片只有画面没有单词,有时只是一闪而过,整个课堂教学在说唱、表演、游戏等活动中热热闹闹地进行并结束,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没有要求学生翻开课本认读单词以及相应的对话。这样的课堂教学看似热闹,操练充分,但却把认字与读音完全隔离开来,对学生课后的复习造成了困难。第二,学生朗读缺乏主动性。要想学好一门语言,大声地读出来非常重要,不要害怕读错和读不懂。一部分学生只是单纯照着课本读,因为感觉比较乏味无趣,提不起精神,声音也很弱,还有部分学生索性就不朗读,在必须朗读英文单词时也是声如蚊蚋,严重缺乏朗读的信心,导致朗读教学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
        2 小学英语朗读训练问题的解决措施
        2.1 正确优美的示范,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练习,以自身优美、纯正的语音、语调感染、熏陶学生,给学生美的享受,从而引起学生的朗读欲望。在教师示范的时候、要让学生静听并注意观察口形。当然,还可让学生多听英美人士的朗读录音或观看有关影碟,然后模仿练习,激发他们的表现欲。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相对较低,让学生真正用心听录音显得比较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从小处、细处入手,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例如,在学生听单词录音时,教师可以运用辨音活动训练学生,也可以在播放录音的同时,随着录音出示不同的单词。如果单词和录音播放内容相同,学生就大声跟读,如果单词与录音播放内容不符,则不跟读。在听对话录音时,教师可以在播放录音前,先不让学生看书,只让学生看图听音,并提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听录音,听后再回答问题。另外,笔者在实践中经常让学生闭眼听录音,使学生的注意力充分集中在单词的发音,单词连读时出现的爆破、连读等较难的语音现象上,为学生的模仿跟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有感而读
        心理学研究表明,朗读需要视觉、听觉、动觉的共同参与,即眼到、口到、心到。只有各大器官合力,做到有口有心,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5A Unit 3“At a Music lesson”,由于其句型较Unit 1和Unit 2更富于感情,同时课文内容更富于灵活且深入学生学习生活,因此,笔者一方面继续开展“有求而读”,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读出西方优美的语音语调,即语感。教学大纲指出:“学好语音是学好英语的基础,语音训练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习惯的养成过程,从一开始就要严格要求,坚持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重视朗读训练和朗读技巧的指导是学好英语的基础。发音标准、朗读流畅是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基础。”从视、听、动三者出发,具体落实于眼睛要全面而快速地看,看的速度略快于读,成为读的“领路人”;在读的过程中要让舌头在口腔中跳舞,如跳芭蕾一样,滑润、收放自如地雀跃起来,使朗读材料(单词与单词之间)成为绵延不绝的整体,而非生硬的断裂甚至破裂。同时,朗读者的心要贯穿于眼和口活动的每一个环节,用心地体会朗读的要领,感受语言材料的内涵,感受语音语调,感悟语言的真正魅力,使朗读变为“品读”,使之成为掌握或精通英语的有效途径。
        2.3 巧用“优生”,创造语言氛围
        英语教学中充分发挥英语科代表及朗读能力好的学生的带头作用,以有效活跃班级的学习气氛,培养学生的朗读竞争力。课堂中让优生多表现,一方面让优生的朗读更上一层楼,另一方面为英语朗读能力稍差的学生树立好的榜样,无形中调动其他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增强他们读好英语的信心。特别是女生朗读能力普遍优于男生,在平时的小组朗读和配对朗读安排中,除考虑优劣生的互补外,也要适当考虑男女的搭配。这种朗读分组的安排,使学生间有商讨、有竞争,相互取长补短,省时又高效。平时的早读课可以让优生领着大家一起练读,在增强英语语感的同时,让学生在互帮互助中,学在一起,乐在其中,共同努力,共同进步。
        2.4 用“心”读,用“心”听
        小学生模仿能力强,但缺乏自控能力,往往一听到教师或录音的示范发音就急于开口模仿,轻声跟读,但往往发音不准确,还影响其他学生听课。因此在英语教学的起始阶段,教师应要求学生仔细听教师的示范发音,提醒学生边听发音,边注意观察教师的口形,然后模仿。在模仿过程中,要求学生达到眼到、口到、耳到、心到之境界,口、眼、耳与大脑并用。学生最初可能达不到这个要求,可以先要求做到“眼到-口到”,逐步达到“口到-心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可让学生进行指读。指读的习惯就是培养学生对单词或句子的有意注意,读到哪,指到哪,既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又训练学生认读单词、句子的能力。
        综上论述,要提高学生的英语朗读水平,需要多管齐下,齐头并进,不仅需要教师积极地引导,教给学生正确的朗读技巧与方法,也需要学生讲究朗读策略,进行持之以恒的练习,多反思,勤实践,勇展示,敢突破,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长足的进步与质的飞跃,并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殷莉.小学英语朗读训练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5):251.
        [2]梁健翠.越读越快乐——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朗读训练[J].英语广场,2017(03):142-1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