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宇
湖北省当阳市淯溪镇淯溪镇中心小学
【摘 要】:小学英语教育使一种启蒙,其教学目标主要是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为学生将来的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故事情景法因其趣味性,能有效地满足小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恰当地使用故事情景教学法,可以活跃课堂氛围,使小学生产生较强的学习欲望,以更高的自信和热情参与到英语学习中,从而达到提高其英语学习能力,强化其英语知识掌握程度的教学效果,同时提升课堂效率。
【关键词】:故事教学法、小学英语、学习兴趣、课堂教学
故事情景,以其虚拟性与趣味性,突破平淡而狭隘的现实世界,跨越时空的界限,在英语课堂中为儿童的想象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和机会。将儿童感兴趣的故事加入课堂教学中,再加以绘声绘色的表演,能牢牢抓住儿童的学习兴趣,提高儿童的专注力,让儿童在听故事、讲故事,表演故事的过程中更快更好地完成本课时的学习目标。
一、故事情景教学法的内涵及基本特征:
故事教学就是以故事为载体,利用学生对故事的热爱,来调动学生以往的生活经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通过学习故事、阅读故事、演故事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会话交际等能力。由于年龄原因,一方面小学生在课堂中往往会表现出活泼好动、难以自我约束,自律性差的特点,难以对事物维持长久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小学生又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新事物充满兴趣。而故事情景教学法可以说是十分符合小学生这一年龄阶段群体的心智特点。
二、故事情景教学法的意义:
1、故事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而“故事是儿童的第一大需要”,听故事,讲故事,表演故事似乎就是孩子的天性,它能唤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思维与健康人格的培养。
2、故事情景教学法能培养学生的语言的表达以及运用能力。
学习语言是为了运用语言。在儿童习得母语的过程中,学与用是综合在一起的,“学”即“用”,“用”即“学”,难以分清彼此。而故事教学使学生进入某种角色,感到不是在学英语,而是在用英语与别人交际。因此,故事教学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克服遗忘,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成功地提高了整个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故事情景教学法的实施。
故事情景教学法的意义与好处显而易见。但其设计与实施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在教学中只是让故事起一个引出语言知识点的作用,然后又回到机械操练,简单灌输的老路上去,那么故事在教学中的价值将大打折扣。因此,要让故事充分地被利用到教学活动去,除了教师生动的讲解,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局面。故事情景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设计与实施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故事题材应广泛、主题应单一。
小学英语故事的题材范围应具有广泛性。儿童的日常生活经历、探险、童话故事、寓言故事、 动物故事、自然知识等等都可以作为故事的题材,广泛的题材往往能吸引更多儿童的注意力和兴趣。
同时小学生年龄小,理解和接受能力有限,他们理解故事主要依靠于听觉,所以小学生英语课堂中引用的故事往往需要内容浅显、篇幅短小、主题单一,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比较迅速地理解故事,并更好地在听故事、讲故事,表演故事的过程中来掌握本节课的课时目标,也只有这样,故事情景教学法,才能真正地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真正发挥其积极有效的作用。
2、恰当地选择或创编故事内容,成功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始终要遵循“词在句子中教,句子在对话中教,对话围绕故事谈,故事围绕兴趣选,兴趣以理解为前提”的原则。首先,教师可以对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挖掘并将新旧知识进行整合,创编故事。故事的难易程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故事的长短、情节的发展也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进行安排,要能围绕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最大程度地激发与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程度地提高全体学生在故事中的参与度。其次,要围绕教学重难点选择故事,使复杂的语言简单化。通过学生熟悉的材料教学,更能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新的语言知识,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教师应该尽量选择知识点集中、会话内容适中,学生才能够集中学习和运用相关语言知识。
3、故事情节应生动、易于表演。
贯穿于小学英语课堂的故事情景应情节易生动,故事的展开应以角色的连续活动为主,故事的结构应紧凑,情节易生动且有趣味性,对于故事的叙述与表演,应开门见山,直接入题,线索单纯,层次分明,易于表演,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参与度,使其为更多学生带来更大更好的积极性效果。
4、故事应以叙事为主、语言口语化,重点词句反复强调。
贯穿与小学英语课堂的故事情景一般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语言以生活口语为主,多使用短句,并且句型重复性强,使得故事通俗易懂,明白晓畅,这些特点适合小学生这类较低年龄阶段学生的接受水平。
5、注重学生的朗读、表演,活跃学生思维。
表演故事是对故事内容进一步的理解,也是对语言知识的运用过程。小学生天性喜爱故事,也喜爱表演,如果把两者结合起来对于培养其英语学习兴趣的功用是不可估量的。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应该实现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那样,充分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嘴巴、眼睛。通过让学生自己想,自己演,自己总结,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在故事中发展了语言,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展示的机会,又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教师要大胆地把时间留给学生,以故事吸引学生使重点,但让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故事情景中,引导他们进行角色表演,注重朗读,更是重中之重。通过表演,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都会得到相应的提高。同时,学生对于他们表演的故事里所涉及的词、句,知识点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故事中隐藏的课时目标。在此基础上,老师要对学生的朗读、表演进行指导。
四、巧用故事情景教学法,推动小学英语课堂。
小小的一个故事情景可以包含多种变化,故事情景,内容丰富,融汇了各方面、各学科的知识。在英语教学中融入故事可以拓展学生在听、说、读、写等多个方面的能力。可以为小学生提供自然、有趣的语言习得的氛围,使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学习语言,而恰当的课堂世纪能使学生充分融入英语学习氛围中,是实现故事教学目标的关键。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一定的故事情景,积极创设有意义的语言使用环境,灵活地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自觉参加与教学活动,快乐地学习英语。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故事情景教学法是为我们的词汇教学、对话教学、语法教学服务的,故事的设计应围绕教学中心展开,一定不可为故事而故事,为表演而故事。
故事教学法正被越来越多的小学英语教师所使用,但要真正有效地运用它来开展教学活动,达到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目的,就必须以新课标为指导,以学生为本,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故事情景教学中每一个环节的活动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