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欣
贺州市太白路小学542800
摘要:在信息技术不断革新发展的今天,多媒体在教育领域的运用频率也在逐步提升,使得学校教育逐渐信息化。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思维活跃的特点,而将多媒体技术引入美课堂,能够更好的将美术技巧更好呈现出来,便于学生更好的掌握,从容不断提升学生的美术学科素养。文章立足于多媒体技术的教学优势,探究两者有效融合策略,从而构建小学美术精彩课堂。
关键词:小学美术;多媒体技术;精彩课堂
多媒体技术教学在小学美术课堂的应用,能让孩子们更真切地感受到艺术的奥妙,将深奥的艺术语言化为通俗的图像,有利于深刻理解记忆,还能深入了解小学生的心思,激发出他们对美术的爱好。那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让小学美术课堂更加精彩?这是当前众多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也是值得我们不断追寻的永恒课题。
一、借助多媒体信息量大的特点,增加教学内容
小学美术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创造力和观察力,刺激孩子们的发散性思维,凭借这样来提高孩子们的艺术欣赏水平,培养他们对美术的兴趣。如此繁重的教学目标就需要大量信息的传递,而多媒体技术在储存和传递信息的方面有着巨大优势,可以不断扩充美术课堂的教学内容和深度。
比如,湘版美术低年段教学内容中讲到中国画的相关知识,中国画的颜料大都是从植物中提取的,可以用捣、筛、磨、挤压的方法制作颜料,染料分为矿物和植物染料这两种。对于小学生来说,知识量巨大,记忆难度高。而通过多媒体的手段,可以把这部分知识放入一张图片里或者通过有趣的动画视频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样的方法极大地节约了使用传统教学方式教学所需要花费的时间,以简单易懂的方法达到了教学目的。
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既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更便捷地为教育者提供需要的各种信息,增加一节美术课堂所含的信息量,还能满足学生对艺术的欣赏需求,大大提高了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二、借助多媒体多技术结合的特点,创建情景交融的学习氛围
多媒体技术能将音乐融于美术欣赏之中,让语言、影像文字、音乐和美术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并且创造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氛围,达到极佳的欣赏效果,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享受到美,在视觉和听觉的欣赏中产生共鸣。
比如,湘版美术中,当我们学习到董希文的《开国大典》油画时,为了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可以选择歌曲《我和我的祖国》作为这幅油画的背景音乐。当多媒体上的油画徐徐展现在师生眼前的时候,音乐配着画面,就能使学生很快地融入到画面中的景象里,体会到新中国农名翻身做主建立新中国的伟大历史,了解到新中国建国的不容易,于是一股爱国之情油然而生,这样,学生就能在美术课堂中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情景交融的效果。
由此可知,多媒体技术将音乐和美术相结合,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又净化了学生的心灵,这在以前的传统教学方式中,这样的教学效果和课堂氛围的达到是很困难的。
三、发挥多媒体多样性的特点,启迪孩子的美术兴趣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立足于书本,通过书本上的文字和图片传递知识,而且教材之中常常出现图片印刷质量不高,画面大小比较小,在书本上欣赏产生视觉效果较差的特点,教育效果远远小于多媒体技术教育的方式。多媒体技术教育通过将书本上的作品化为数字图像的方式,既能让画面十分逼真,又能拉大或缩小图片。
比如,在欣赏齐白石的名画《虾》时,由于齐白石独特的画法,深奥的笔触,光看小图是无法辨识其画法的,这时候就可以借助多媒体的功能,将图片放大细化到一只钳子,一根绒毛,就能让学生们成功的观察到齐白石的笔触和画面上的细节,欣赏到一只活灵活现的虾。再如,每当讲解到一些专业知识时,学生们总是会觉得晦涩难懂,如果我们能在课堂中用动画分析讲解,学生们就能更容易理解。
由此可知,多媒体技术可以在美术课上给孩子们带来与众不同的视觉环境和视觉享受,营造出一种美好的艺术氛围,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受到艺术的熏陶和教育,最终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
四、借助多媒体的交互功能,加强课堂的联想性
多媒体技术具有强大的交互功能,能够将图像简要处理好,更好的呈现出来,从而让小学美术课堂教育更具有交流性、联想性。特别是在对美术作品进行构图结构分析时,能够使用图形软件对作品的画面布局进行分析,让学生在对作品分析的基础上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进行创造性的欣赏。比如使用相应电脑软件对作品的画面进行操作时,能够随意组合相关物象,在抽象和具体中巧妙切换,从而让学生从多维度感知作品的结构特点和所体现出来的美感。
比如,在欣赏一副彩色风景的抽象画时,学生受限于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不足,一般会以为抽象绘画十分神秘,深奥难懂。而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交互功能可以将美术教学分割呈现出来,利用photoshop软件将抽象的彩色风景画转化成以不同颜色色块组成的结构性抽象图,利用多媒体进行演示,将风景画从具体走到抽象,再从抽象走到具体,从而给人一种满是“春”的感觉。凭借这种方法,学生对抽象性绘画就更容易感悟和理解了。此后,每当学生欣赏到别的抽象绘画,就可以更轻易地明白抽象作品是“有感而画”的绘画艺术作品,逐渐弄明白作品里的抽象符号意义,才能感受到节奏、色彩和构图的美,从而不断发散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此基础上,就能够指引孩子们进行抽象艺术的思维培养和实践,例如使用多媒体播放一些不同风格、不同节奏和不同图像的影音资料,要求学生在欣赏的基础上,通过对影音资料的解读展开自我想象,创作一幅抽象画。
由此可知,利用多媒体的交互功能优势,可以不断提升师生互动的实效,在加深对于美术知识点理解的同时,还能强化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多媒体技术的教学优势能够有效弥补小学美术的教学短板,不断丰富学科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掌握相关鉴赏技巧的同时,思维更加发散。因此,相关教育工作者应该不断革新自己的教学理念,积极寻求有效策略将其优势巧妙融入到美术教学中,构建极具信息化、多元化的小学美术课堂。
参考文献
[1]孟娜.巧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0(08):241-242.
[2]王莉莉.运用多媒体,打造异彩纷呈的美术课堂[J].中小学电教(教学),2020(08):29-30.
[3]农伶俐.浅谈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优势[J].科普童话,2020(1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