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理念下构建生活化的初中政治课堂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8月第24期   作者:贺志松
[导读]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
        贺志松
        长沙市一中雨花新华都学校  410129

        【摘要】“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这种理念认为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人人是先生。初中政治的教材内容和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贯彻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将生活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借助生活化的方式更新教学模式,构建生活化的初中政治课堂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理念;生活化;初中政治

0.引言
        初中学生处于身心高速发展的阶段,对于事物的认知不完善,人生阅历和社会经验不足。因此需要通过政治教育帮助学生形成完善的三观,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相比于其他科目对于学生生活的影响有着更明显的效果,需要教师构建生活化的初中课堂,简化学生对于教材中理论知识的理解难度,增强应用能力。
1.陶行知教育理念下构建生活化的初中政治课堂的意义
        初中政治教育的是将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以及能够站在合理的角度去看待事物作为教学目标。这需要政治教师将生活中实例和热点话题引入到课堂中,用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去进行解释和分析,加深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印象,体会到初中政治和实际生活的密切关联,了解学习政治的意义以及学科的魅力和价值,增强学生对于初中政治的认同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1]。
2.陶行知教育理念下构建生活化的初中政治课堂的有效对策
2.1教学理念的更新构建生活化的初中政治课堂
构建生活化的初中政治课堂首先需要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和转变,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消磨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通过理解性的学习更好的掌握教材中的内容,将学习到的知识转换称自身的理念和价值观,以此约束和要求自身。明确生活化初中政治的教学目标,首先是让学生能够通过自身的生活经验感受初中政治的内容,将内容作为补充去完善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其次是能够让学生有效的将初中政治中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去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阻碍。最后是借助生活化的课堂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良好的思想品德。初中政治源于生活却经过高度的精练和加工,这导致学生对于其中抽象的概念和理论难以有效的把握,因此将原理生活化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去掌握教材内容。
例如,在七年级上册《学会调控情绪》这节课中,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到青少年时期情绪是不稳定的,可以进行主观调控并掌握方法。教师可以例举学生生活中出现的情况如受到教师的批评、被父母不理解、和同学吵架等,问一问同学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最后心情又如何变好了。通过教师的提问学生能够迅速的将记忆带入到过去的生活中,引发学生对于如何宣泄不良情绪方法的共鸣,将抽象的理论化知识具体化,有效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探究欲[2]。


2.2结合实际生活创设情境构建生活化的初中政治课堂
教师在初中政治课堂上要通过学生生活中随时随地会出现的情境进行创设,帮助学生带入到课堂中去理解政治教学内容的真正含义。在情境创设的设计中,结合真实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件去构建情境。在情境的设置中明确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根据初中生的特性和实际情况。利用信息化教学的优势和特点,模拟真实的场景,基于教学的目标,根据理论知识结合实际生活的方法,开展生活化教学。加强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以及对于生活的关注。
例如,七年级上册的《保护自我》这节课中,教学的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身边存在青少年受侵害的现象和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教师可以通过投影仪将准备好的课件进行播发,用漫画展示电子游戏、赌博、邪教的危害。模拟生活中常见的交通情况:“路口车辆非常多却没有红绿灯该怎么办?”。提高对于保护自我概念的理解,并有意识用来指导生活中的行为。
2.3引入社会热点时事加深学生理解构建生活化的初中政治课堂
        社会在不断出现热点事件和重大情况,初中政治教师在教学中要秉承着陶行知先生“社会即是学校,生活即是教育”的理念,引用社会的中的重大事件,根据教材中的内容帮助学生进行分析,提高学生对于是非的判断力,将知识用于指导生活,教师要根据新课教学的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挑选合适的热点时事,先和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意见,教师注重引导和完善[3]。
例如,在八年级下册《维护消费者权益》这节课中,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明确如何增强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了解维权途径。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寻找符合教学内容的维权新闻,让学生通过新闻了解消费中存在的问题,也可以结合自身遇到的情况来举例,两者相结合,提高课堂的真实性。让学生更加认可政治教学的意义,学生能够根据案例更好理解维权知识和方法,并积极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4初中政治教学中融入最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树立敬业爱岗的教师典型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相结合,通过教师的模范作用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增项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政治意识。通过传统手段和信息化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利用传统的黑板报、宣传栏等媒体渠道,加强舆论引导,同时通过“互联网+”的方式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时代性。同时注重完善思想之争的教育机制,通过各个教师之间的合作配合,建立民主思想,搭建沟通的平台,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以此激发学生的热情,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3.结语
   总而言之,陶行知教育理念下构建生活化的初中政治课堂需要教师从观念上积极的转变,通过情境创设、结合实例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将初中政治和生活紧密结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和优良的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吴永贵. 陶行知教育理念下构建生活化的初中政治课堂探讨[J]. 课程教育研究, 2020,000(28):152-153.
[2]李文萍. 陶行知教育理念下构建生活化初中政治课堂的教学策略[J]. 山海经:教育前沿, 2020, 000(005):P.1-1.
[3]张攀. 新课改理念下的初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策略[J]. 华夏教师, 2020,12(012):78-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