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永伟
青海省大通县第二完全中学
摘要:史料实证作为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考查学生对史料的收集和辨析能力,是学生需要具备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史料实证素养是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思维品质,是学生理解历史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关键能力。作为高中历史教师,我们应当结合历史教学实际,优化历史课堂教学设计,加强对学生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培养,构建高效历史课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历史;史料实证;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1史料搜集
史料被认为是还原历史事实和真相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据,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其扮演着重要载体的作用,更是历史教学中的重要资源。教师向学生展现史料,也是学生全面地、深刻地了解真实历史的基本素材,所以,高中历史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意识到史料实证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充分发挥指导性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史料搜集的正确方法。在历史教学实践中,历史教材是重要的素材之一,但是其所涵盖的内容也较为狭窄,史料资源较为单薄。因此,学生在掌握历史教材内容的前提下,还需要充分掌握相关的史料搜集方法,史料搜集方法主要可以分为检索法和追溯法两种。(1)检索法。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已经积累和沉淀了非常丰富的历史书籍,这些历史书籍也可能存在着不同的版本,呈现出一种纷繁、复杂的现象。因此,学生在这些眼花缭乱的史书中选择自己想要的书籍,必须要充分掌握相应的检索方法,在检索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年鉴、词典等资料进行史料的搜集。(2)追溯法。追溯法,主要是指在搜集史料的过程中,根据历史教材中教学内容所罗列出来的参考文献进行搜集相关的历史资料。追溯法最大的好处在于其便捷、简单,易于操作。因此,学生利用追溯法搜集相关史料时,只需要通过互联网渠道搜集即可。
2史料整理
学生在史料搜集阶段所获得的资料具有无序性、杂乱性以及分散性的特点,原始史料无法直接运用于史料实证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因此,学生在使用史料之前,必须要对所搜集到的史料进行科学的、有效的整理。一般情况下,在整理史料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遵循时间原则进行排序。由于史料中所呈现出的历史事实所发生的时间具有先后顺序,所以,学生可以以时间为依据,对史料进行有效的整理。
通过这种整理方式,学生不仅可以充分地、全面地了解史料的发展顺序,同时还可以从辩证的角度来掌握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对于同一件史实的真正看法,从而从更深层次了解历史发展进程中人们思想动态的变化情况。值得注意的是,在史料整理过程中,学生必须要结合自身的经验、知识储备以及认知水平等,对所搜集到的材料进行提炼和概述,从而使史料可以清晰地呈现出来。例如,当教授《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检索法和追溯法两者相结合,搜索到《小二黑结婚》《中华民族婚姻法》等相关资料。学生可以按照时间线对这些材料进行排序,并且准确提炼其中的内容,从而对于我国婚姻习俗的演变和发展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对于不断提升学生的史料实证核心素养将会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
3史料辨析
当学生完成史料整理后,就可以开始对史料进行辨析。由于在搜集和整理过程中得到的史料的真伪性无法判断,无法将这些史料直接运用到历史学习活动中。因此,教师在组织开展历史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实证法对史料的真伪性进行辨析。所谓实证法,即通过多样化的方式以判断搜集得到的史料是否属实。若内容属实,则表明材料具有较高的可信度,若内容不属实,则表示其并无利用价值。例如,当教师在教授《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这一课时,由于教材中有涉及关于物种传播的相关内容,因此,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常见的植物,如玉米,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史料实证的活动中。在该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辅助作用,向学生科普哥伦布的有关日记,其中有着玉米的文献记载,其也是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于玉米的文献。在结合该文献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知识与经验,对于玉米传入中国的时间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由于受到哥伦布日记的影响,大部分学生脑海中已经存在着一定的惯性思维,认为玉米是先由美洲大陆发现的,然后才传入国内,但是,部分学生查阅到了《滇南本草》的资料,该文献明显早于哥伦布日记,在该书籍中发现,明朝时期我国就已经将玉米当作药物进行使用,证明了玉米在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之前就已经传入我国国内。同时,部分学生通过查阅《饮食须知》这本书,该书籍中所记载的,也充分证明玉米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前就已经传到中国。在此辨析过程中,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还可以促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核心素养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的目标。史料实证素养作为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推动了历史教学改革的深入。作为高中历史教师,我们应当不断革新课堂教学理念,加强对学生史料实证意识的培养,多样化历史史料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史料分析意识;有效设计课堂问题,帮助学生有效理解史料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培养学生史料收集能力,实现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何英.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策略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4(04):74-75.
[2]张翅.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路径探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1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