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向东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省深圳市 518000
摘要:近些年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推动了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进程。在职业教育中,教育信息化也得到了广泛的建设和应用,改善了传统教育的弊端。但是在各专业的信息化课堂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针对这一情况,职业院校需要从教师学生等各个角度出发解决问题,制定有效的教学计划,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的优势,提高信息化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有效性
职业院校的各专业应用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化课堂,创新了教学模式,丰富了教学内容,完善了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展现了信息化教学的优势。但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信息技术建设标准滞后、教师信息素养不高,使得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效率不高,并不利于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基于此,为了实现信息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的任意一个环节中,构建教育公共平台,支持理论和实践等各类教学活动,并开展全面的信息化课堂评价工作,便于教师掌握教学的优缺点,改善教学计划,创新教学模式,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职业院校信息化课堂教学现状
现如今教育信息化的应用十分广泛,职业院校根据自己的需求,也加强了校园网络多媒体教学系统等的构建,形成了完善的教学系统,支持信息化课堂的有效落实。但是在实践调研工作中发现,一部分教师并未充分认识到信息化教学的教育价值,在课堂中应用信息技术主要体现在播放幻灯片上,或者在一些实践课程中联网操作电脑。一些学校在信息化建设上所遵循的标准比较滞后,这些设备并不具备现如今比较流行的一些功能,信息技术应用效率不高,并未充分展现教育信息化的内容和优势,影响了教学目标的高效实现。
二、实现职业院校信息化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
教师的综合素养决定了教学质量,在信息化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信息素养也决定了信息技术的应用效率。为了实现职业教育课堂的有效性,学校应当从教师角度出发,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工作。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开展培训工作,主要培训的内容是信息技术和相关软件的使用,掌握教育信息化系统的各项功能,树立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意识。也需要引导教师利用网络搜集相关的信息和成功案例,借鉴他们的经验,充分挖掘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并创新应用方式,为信息化课堂提供力量支持,从而保障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的任意一个环节中
为了实现信息化课堂的有效性,提高信息技术的具体应用,就需要教师创新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优化教学流程,根据需求选择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信息化教学更加地灵活,为学生呈现全新的课堂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机械专业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提前做好知识的分析工作,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恰当的微课视频,将其应用于课前预习阶段,引导学生观看微课视频,了解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提前做好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自己搜集的课外资料,例如机械零件的设计过程。动态的画面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便于学生理解课本中的一些理论知识,实现动态化学习。在课后阶段,学生也可以利用在线课程资源,做好知识的巩固工作,查缺补漏,提高知识的吸收效率。通过教育信息化在各个环节的应用,使得教学各环节紧密联系起来,实现知识的串联,学生的学习更具有逻辑性,从而实现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构建教育公共平台
根据各专业教学的需求,职业院校可以构建一个完善的教育公共平台。这一平台主要分为教师和学生两个端口,不同端口进入的页面功能具有一定的差异性。针对教师主要提供教学资源服务、科研交流、校企合作、院校制度等等,而对学生,提供学习资源、交流平台、实践活动等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公共平台实现资源的共享,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在课前引导学生在专属的讨论区发布自己的学习笔记或学习问题,大家针对问题进行讨论,谈一谈自己的看法。教师也参与到其中,营造一个良好的网上交流氛围,通过交流探讨找到问题的答案,也充分发挥了教育公共平台的价值。教师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专业知识或课程资源,也可以分享到这一平台当中,要求学生浏览内容,掌握其中所包含的理论知识,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建立信息化教学实施评价体系
针对信息化教学,职业院校还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评价体系,主要的评价内容是教师应用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效率,了解学生在其中的学习情况和提升效果,指出教学中的优缺点。例如,可以通过教师自评。学生互评。师生互评和学生自评4种方式来评价信息化课堂的教学效果。也可以将教师本节课的教学录制成一个完整的视频,上传到学校的相关网站上,成立专业的评价队伍,针对教师信息化教学的流程内容以及学生的表现情况,学习效果等进行评价,指出一些明显的问题,为教师提供一个全面的评价内容。就是在了解了自己的教学效果和问题后,能够从实际出发,制定有效的解决策略,调整教学方案,使其更加适应学生的发展,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效率,保障课堂的有效性。
三、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将会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改善传统职业教育中存在的弊端。职业教育需要抓住机遇,结合自身的发展目标和具体情况,调整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效率,构建完善的信息化教学系统,并根据各专业的特色,整合网络上的教学资源,成立专门的教学资源库。可以建立教育公共平台,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做好对课程教学的评价工作,实现信息化课堂的有效性,促进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源.职业院校信息化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J].信息与电脑,2015,(21):170-171,173.
[2]冯双林,程丽红.高职院校信息化课堂教学实践——以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科技风,2019,(27):57.
作者简介:
姓名:尹向东
出生年月:1970年6月
性别:男籍贯:河南信阳市
民族:汉
最高学历:硕士
职称:讲师
研究方向:教育学原理
单位所在地邮编:518055
单位省市:广东省深圳市
单位:深圳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