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8月第24期   作者:夏伦武
[导读]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是以生活化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作为分析关键点
        夏伦武
        湖北省孝感市南区实验中学  湖北省孝感市 432000
        摘  要: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是以生活化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作为分析关键点,探讨具体有效的应用策略。文章内容结构包括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实践性教学基本内涵,分析了当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实践性教学所暴露出的弊端,最后对生活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实施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供广大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借鉴参考。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应用策略
引言
        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的健康成长离不开优质的道德与法治教育。但在目前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来看,其实际的教学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阻碍教师教学的进程,也影响着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最终效果。因此,开展高效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生活化教学法能够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打破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的沉闷刻板印象,拉近学生与课程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综合素养,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1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基本内涵
1.1学生主体地位决定学习进程
        在长期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重视,导致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行为显得非常被动,不能进行自由的思维发散,影响学习的效果。而实践性的教学能够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性,调动学生的实践学习能力,从日常的实践中找到自己的学习发力点,也能促进学生融入到课堂中去,主动积极地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推动课堂的进行。
1.2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
        在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实践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很重要,影响着实际的教学效果。相较于传统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来说,生活化的实践教学更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教师的引导也会变多,引导着学生往正确的学习方向前进。
2目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暴露出的弊端
2.1对道德与法治课的实践性教学不够重视
        目前,虽然国家在大力改革创新教学模式,但我国较多的学校教学模式还是脱离不开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实践性教学缺乏正确的认知,也对道德与法治课实践性教学不够重视,依旧为了学校的升学指标不顾一切地提高“成绩”,将重点全部放在学生应试成绩的提高上面,甚至为了高成绩,将教师的职称评优等与学生的成绩挂钩。
2.2实际教学形式太过单一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中,教学形式是推动课堂进行的关键点,单一的教学形式不仅不能有效丰富课堂内容,还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这一突出性的问题阻碍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顺利开展,同时,许多教师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课堂变得死气沉沉,教学内容也只是按照课本一遍遍的复述,课堂教学形式也不能调动起学生的兴趣。这样一来,学生不仅不能提起学习兴趣,还对已经学到的道德与法治知识理解不深刻,无法感知其中的深层含义,学生也就更无法产生学习动力,教师的教学效果也变得不理想,教学质量也会大打折扣。


2.3缺乏道德与法治课的专业教师
        由于学校师资力量、教学理念等各方面的因素,许多初中学校的道德与法治课几乎都由其他专业的教师任课,这些教师几乎都不是专业的道德与法治教师,缺乏专业的道德与法治知识,也没有对相应的知识内容进行研究分析,这就导致了在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讲的内容浅,学生学到的内容也不多,几乎都是人人都懂的知识,达不到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的最初目的,最终导致道德与法治课的开展建立不起系统性、完整性,失去教学的意义。
3生活化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思想框架还没有完全发展成熟,对许多事物的理解还停留在懵懵懂懂的阶段,且对外界的新奇事物都有着无法控制的求知欲。因此,教师合理的开展有关道德与法治的实践性活动能够带动学生参与到生活化教学中来,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意识,发展自己的个人兴趣,促进他们实践能力的提高以及全面发展水平的提升。因此,只有在生活化教学模式下的道德与法治实践活动才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他们优良的道德法治品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观,有助于他们未来的健康成长。
4生活化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4.1教学紧密联系生活
        无论是什么课程,来源都是生活,而它们的实际应用价值也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想要取得高质量的教学成果,就必须重视生活与该门课的联系,并将这些联系以多样的教学手段展现出来。同时,也要着重关注实际案例的引用与分析,用学生最熟悉的方式导入道德与法治知识,拉近他们与这门课的距离,打破他们之间的界限,使得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感知到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深层内涵,体会到道德与法治所带来的生活体验。
4.2开展形式丰富的教育实践体验活动
        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程虽然是初级的德育培养,但是其中的深层含义却一点都不少,需要学生通过实践体验才能体会并理解。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学生日常生活里的各种小细节对学生开展教育实践体验活动。比如引导学生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诚实守信、尊老爱幼,通过组织各种相关的有意义、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启发学生,提升他们的道德品质,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的道德法治综合素养。
4.3增加生活元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初中阶段,学生们都有着较强的生活观察力和强烈的探索求知欲,在对这个阶段的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时,应该重视教学方式方法,不能一味地按照课本刻板知识来,要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比如在教学内容中增加一些相应的生活元素,让学生对内容先感到兴趣了,再进行更深层次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一些学生们日常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道德法治视频,比如见义勇为、拾金不昧等有关的新闻报导或者故事等,让学生在被这些多重感官刺激的同时能潜移默化地学到道德与法治知识。
结语
        总而言之,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对初中生道德与法治方面的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利用生活化元素,在生活资源的支撑下逐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与法治意识。同时,相对比其他的课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更加看重学生的实践感知能力,为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注重生活化教学手段的实际应用,合理的规划生活化元素在课堂内容中的导入,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于峰善.生活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应用探究[J]. 新课程. 2020(36)
[2] 唐建荣.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化教学路径探索[J].  华夏教师. 2020(15)
[3] 王香荣.中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生活化改革分析[J].  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 2020(02)
[4] 梁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培养学生理解能力探究[J]. 求知导刊. 2020(05)

夏伦武 1975年9月  男  籍贯 湖北孝感 汉族 本科 中教一级 432000 单位: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实验中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