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UI界面设计课程设置及教学现状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8月第24期   作者:涂立利
[导读] UI 界面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意识到具备独立策划
        涂立利
        四川长江职业学院,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UI 界面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意识到具备独立策划,具有产品设计和视觉规划能力的人才受到企业的青睐和追逐。本文通过对几个高职院校开展 UI 设计课程教学的办学情况、教师队伍、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培养模式等方面的调研。对课程内容进行体系化的科学设置和科学化的课堂实践设计,促进更多的高职院校设计专业能够尽早开设UI界面设计课程,对电子商务技术专业的建设发展、学生就业的多样化有着一定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UI 界面艺术;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现状;
1引言
        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升级迭代,移动互联网产业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国内 UI 设计人才的需求急剧上升。与此同时,UI 设计人才的培养与需求之间存在的矛盾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方面,诸多设计公司、互联网企业需要大量的技能全面、实践型的高端人才;另一方面,在大中专院校中没有设置与之相匹配的正规课程教育。 UI 及其移动互联网产品设计行业已成为全球最具发展的行业之一,众多 UI 设计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设计制作了数量众多受众喜闻乐见的产品。同时对设计人才的需求也日趋成熟,越来越多具备独立策划,具有产品设计和视觉规划能力的人才受到企业的青睐和追逐。正是基于此角度,UI 界面设计课程进入高职院校设计专业课程待急。
2部分高职院校UI设计课程设置概括
2.1 广东番禺职业技术学院UI设计课程状况
        广东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内较早开设 UI 设计课程的高职院校之一,该校利用毗邻广州、深圳两大一线城市的区位优势、人才优势和行业优势较早开设了 UI 设计课程,该专业在三年级会根据学生的专业特长和个人喜好分别开设编程方向的系列课程和设计方向的系列课程。从该校专业课程设置可以看出,该专业涵盖广阔,融电子商务技术课程与计算机技术课程为一体,学生不仅能学习到众多设计软件以及视觉设计技巧,而且还可以系统学习计算机编程、程序编写等课程内容,该专业还开创性的设立了互动媒体商业案例分析课程,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前瞻性,可以说把UI界面设计以及游戏开发设计开设成了一个独立专业,值得相关高职院校借鉴参考。
2.2 北大方正软件职业技术学院UI设计课程状况
        北大方正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是新近成立的民办高职院校,该学院将iPhone、
iPad游戏、应用开发等方面课程引入电子商务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中,该专业课程设计内容涵盖了交互界面设计、游戏界面设计、平面设计、虚拟现实等一系列贴近社会需求的前沿课程,富有新意;同时该专业运用了虚拟现实系统、移动媒体开发系统等一系列先进的硬件设施来辅助教学。培养在移动应用设计、产品设计等方面技能型高素质的人才。
         该学院借助北大方正集团在软件行业上的人才、技术等软硬件上的一系列优势,在电子商务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上针对性较强,设置了移动互联网产品手机端、Pad端应用的众多实用课程,同时,该专业教师大多为北大方正集团内部从事软件开发设计的一线技术人员,拥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丰富的从业经验,这一点也是其他高职院校所不具备的天然优势。。
2.3 高职院校UI设计课程师资现状
        目前,各高职院校发展重点已不是以前的简单盲目扩大规模,已经转向了自身内涵建设,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就是师资队伍建设。一所院校办学水平的优劣,毕业学生受欢迎程度的高低,教师素质及其队伍结构起着重要的作用。

尽管目前主观上高职院校电子商务技术专业教师在数量、学历层次、专业素质上有相对明显的提高,但从客观上来说,因为多数是由中专或者技师学校新升格的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师资的相对薄弱的环节,因为院校经费相对有限,投入在教师队伍在职培训进修工作上的更是杯水车薪。高水平专业师资的缺乏、学历整体不高、青年教师居多、专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业已成为制约电子商务技术教育发展的瓶颈。并且由于受人们通常认为高职就是技校的陈旧观念影响以及学校自身办学条件的限制。
3建立健全工学结合的UI 界面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3.1 部分已设立UI设计专业的高职院校现行工学结合模式
        某学院一所专业能力强、办学特色突出的老牌职业院校,该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实行的是:“工学结合工作室制”的模式,在主管政府、行业、企业、学校之间开展了深度合作。多方筹措建成了众多设施一流、模仿真实企业环境的校内外
实训工作室。营造出了实习实训环境的现代化、开放式和专业性。教学方式也从以往的教师进教室讲授课程,转变成为了现在的学生进工作室实践学习。
        在实践课程中,该校首先利用自身在当地的影响力和口碑,得到了众多企业委托的设计项目。学生先了解项目之后,教师会拿出以往相似案例讲授制作该案例的流程、经验等实践内容。在项目制作阶段,教师根据项目进度一边讲授理论知识一边让学生练习,课程的设置则参照企业项目进度可以进行弹性改变,在这种模式下,学生接受知识较快而且学习积极性高。
3.2 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
        如何探索研究更为科学合理的UI设计课程工学结合模式,在课程建设的良好发展、促进学生就业方面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当前,为培养UI行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要把设计任务和实训项目始终贯穿到UI设计课程当中,首先,就要在UI课程的设置上体现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把单个教学单元设计分解为现场教学、课堂教学、教师讲授、实训教学、在职设计师辅导等环节并相互穿插,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科学合理设置规划课程教学内容设计。经过一定时间的教学实践,逐步形成了符合中部地区高职院校自身特色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  
3.3 项目驱动式工作室制教学法
        项目驱动工作室制教学法在国内可以算的上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但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体系,其发源于德国企业的职业教育领域。 在上个世纪70、80年代,随着德国工业的发展腾飞应运而生,它着重于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逐渐以项目为导向的自主学习模式的教育模式部分取代了以往的单一的课程学科教学。
        项目驱动工作室制教学法是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其理论基础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学得的任何东西最终都是通过自己知识能力的构建、内化完成的”。换而言之,学生的技能主要是“学会”的,而不是“教会”的。通过在“模拟企业场景”中解决“问题”过程的反馈,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得到一定的补充和完善,其独立思考能力得以增强,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已不断提高。
4总结
        本文通过对几个高职院校开展 UI 设计课程教学的办学情况、教师队伍、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培养模式等方面的调研。对课程内容进行体系化的科学设置和科学化的课堂实践设计,促进更多的高职院校设计专业能够尽早开设UI界面设计课程,对电子商务技术专业的建设发展、学生就业的多样化有着一定现实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屠秀栋. 浅谈UI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0, (7): 21-22.
[2]宋尹淋. 移动互联网终端界面设计研究[D]. 济南:山东大学, 2011.
[3]张亮. 论网页设计中的色彩应用[J].茂名学院学报, 2009, (2): 25-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