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训球
湖南省益阳市第十七中学 4130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的革新,越来越强调课堂教育的有效性,要从尊重学生的角度出发,让学生更多的展开自学,从教给学生知识转变成教给学生能力或技能,培养学生能适应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品格和能力,基于此,教师要钻研教材,调整教法教案,精准地位,带领学生养成以人地协调观为基本价值观念,以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为基本框架,以地理实践力为发展方向的综合性人才,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思考和实践
引言:
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综合地理素养的培养,深入钻研教材能力,精确把控核心素养的要求,基于此,精准定教,优化教学设计,做好备课,将教学内容多维度、多层次的教给徐盛,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点的认知,培养学生能够全面的、系统的、实践的解决地理问题。
一、对于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
笔者对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如何做到有效进行了思考,怎么样做才能算是有效?首先,笔者认为在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创新,其是教学的根本,以往教学中更多的在传授简单而枯燥的知识,应付在考试中,而新时代要求更多的传授能力或技能,以及教给学生更加深入、全面的知识,这一点以落实到高中地理学科上的核心素养来看,指的是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和地理实践力四大模块,很明显可以看出,核心素养是对教学更高的要求。
其次,在于教学方法的有效,教师需要优化教学设计,利用丰富而全面的教学手段来促进教学,让学生能够更好的融入到地理教学中,提高学习兴趣,提高主观能动性,且能够自主探索,这样学到的知识才能真正化为己有,才能真正称得上高效。“教学内容有效+教学方法有效”,才能最终创造出高中地理课堂的有效教学[1]。
二、结合核心素养四大模块,谈高中地理有效课堂的实践策略
(一)人地协调观
基本内涵:人地协调观是总领地理的基本价值观念,讲的是尊重自然规律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对于教学来说,要让学生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解人地关系是对立而统一的,包含的因素有地理因素如地形、气候、水流、植被、土壤等,和人文因素如人口、城市、农业、交通、旅游等,将各方面因素协调,才能构建真正优秀的人地协调观念。
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不断渗透可持续发展思想,来潜移默化熏陶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又或是给学生出一些有教育意义的题,例如北京的学生拟题“如何针对北京近年来杨柳树飞絮遍城”,比如西安的学生拟题“针对全运会如何规划市区”等。
(二)综合思维
基本内涵:综合思维指的是地理学科的知识点是全面的、系统的,且是动态演变的过程,不仅要让学生理解当前的地域知识点,更要让学生理解其来龙去脉,从多层次、多角度理解地理知识点,纵向有时间因素,横向有区域因素和人文因素等[2]。
教学方法:对于综合思维的培养,重点要在于引导学生多层次思考,给足学生自由、自主思考的时间,在知识点教学时,就要深度剖析某一地理知识点。例如《在不同类型区域的发展》的教学中,以同样为近海口的上海和东营做对比,地理因素上,长江径流量大、支流多辐射能力强、冬季不结冰等因素强过东营,人文因素上,上海自上世纪开始,一直是多国人才的汇聚地,大量西学就通过上海这个窗口进入中国,人文因素也更强,政策因素上,在规划方面不断将周边多县如嘉定、松江、南汇等归入上海,且目前处于“一带一路”的枢纽位置,而东营不具备这种优势,综合分析下来,才导致了如今的发展局面。
(三)区域认知
基本内涵:就是考量学生将地理知识落实到具体地域的能力,要能够让学生会认地图、且明白相应的地图中典型的地理现象以及其迁移变化。
教学方法:区域认知的培养,必然要借助教学工具,地图是地理课程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除地图之外,其他一切可利用的手段如图片、影像、多媒体等,都可以利用起来,地理教师可以求助于网络或教学平台,充分利用海量的教学资源,筛选正确的、优良的教学资源,同时也要兼具趣味化、简洁化的特点,给学生更好的教学环境。
(四)地理实践力
基本内涵:指学生学到的地理知识,不仅要应付在考试中,更要作用在解决实际地理问题中,目前教育强调素质教育,要从教给学生知识演变成教导给学生技能,地理考试也更偏向于考核学生科学掌握、综合应用的能力。
教学方法:首先,教师可以将社会中的地理现象拿在课堂上讨论,开发更具教育意义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用学过的地理知识去解决实际的问题;其次,用多样的题型来锻炼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增强地理知识点的运用,上文提到的北京柳絮灾难的治理以及西安全运会的规划都是实践的拟题,再例如学过《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后,对学生询问地势较低的地区或国家,如何利用或整治洋流带来的影响,再例如学过《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后,提问学生西北地区荒漠化的防治措施,以此来让学生吧地理知识点应用在实际生活中。
三、结束语
做到“教学内容有效+教学方法有效”,才能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本文结合了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指出基本内涵以及相应的教学方法,希望能有帮助。
参考文献
[1]何丽萍.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考试周刊,2018:145-145.
[2]方茜.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新课程:中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