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光乾
四川现代职业学院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高职院校招收人才的数量逐渐提升,导致高职学生面临着一定的就业问题。而市场经济行业之间激烈的竞争力,使得社会各个阶层对人才的需求标准都一直处于变动的过程中。这一现象,给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也让院校更加重视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加强校企合作是促进学生就业率提升的关键途径,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要顺利进展,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文主要基于校企合作视角下,分析校企合作给高职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带来的重要意义,并对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展开探讨。
关键词:校企合作;高职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措施
引言:
众所周知,高职院校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学生的就业率一方面能够代表个人的专业能力,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了高职院校的育人效果。随着新形势的发展,社会经济效益的提升和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各种高等人才的培养越来越多,高职院校的学生就业能力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考验,展开校企合作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具备针对性的就业机会,是一种改善就业现状的途径之一。但作为高职院校的教育学者们,只有对校企合作进行充分的认识,才可以为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带来帮助。
一、高职院校展开校企合作给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带来的重要意义分析
高职院校在培养技能型人才时,必然要考虑到市场环境的需求,如果脱离市场需求展开人才培养,便无法为社会发展提供价值。校企合作是人才培养的本质,也是高职院校提高就业率的关键。校企合作给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带来的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帮助高职学生明确职业定位,树立正确就业目标
一般来讲,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能力都有所缺乏,而且由于涉世未深,对自身缺乏明确的认识,使得学生的职业定位不够清晰。调查显示,在高职院校的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选择专业大都比较盲目,他们没有给自己及时树立就业目标,这些都严重地影响学生的就业选择[1]。而展开校企合作,是建立在校园与企业的共同帮助下,一点一点地为学生明确自身的职业定位,带他们对自己有之间清晰的认识,从而就能制定更具有针对性的就业目标,为就业能力提升打好基础。
(二)改善学生的就业观念,带领学生调整就业规划
高职学生缺乏创新的就业观念,以往的就业理念是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下,而现如今,社会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对人才的需求力度较大,学生如果被动等待机会,就总会与更多优质的工作职位擦肩而过。校企合作的展开,为高职院校学生构建了一定的交流平台,可以解答学生在就业方面的困惑,避免学生遇到一些不真实的信息。在此基础上,学生的就业观念会慢慢改善,他们对企业在人才方面的需求标准、企业的发展方向和自身能力都会有全面地了解。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综合考虑各方面的特征,规划更适合自己的就业计划。
(三)促进高职学生自身专业技能和素养的全面提升
严格来讲,现代社会市场环境下对新型人才的要求更为全面,他们不但要具备足够扎实的理论基础、专业的职业技能、强大的心理素质,还要有过硬的综合素养。校企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方面的信息需求,让学生了解到市场环境对自身行业的标准要求,以及应用到实践工作当中的专业能力,以此来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热情,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带来帮助[2]。
二、校企合作视角下,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有效路径探索
(一)高职院校对就业指导服务体系进行完善
高职院校的学生在专业选择,以及就业规划方面没有实际经验,需要教师的指导才能够从中了解到更多的信息。校企之间进行合作,要在有关故障制度和完善的服务体系下,才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因此,高职院校要建立就业服务指导体系,并在不断实践中对该体系进行完善和改进。
首先,高职院校要加强对就业服务指导教师自身能力的培训,重视教师的综合能力考核,并制定激励机制鼓励教师更为积极地投入到对高职学生的就业服务指导过程中。其次,老师要及时去了解社会市场的行业需求,根据对应的专业和年级学生,为他们循序渐进地提供适合学生需求的就业指导服务。同时,对接的教师要选择与学生专业契合度高的企业进行合作,结合学校教师、企业有关专业之间的有效配合,全程帮助学生解答在专业课程学习、职业规划、就业方面的各项问题,为学生后期的就业道路做好一定的准备。此外,学校要对企业的各方面信息进行充分地了解,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专业对口,具有价值意义的合作。要和企业之间及时联系,了解学生的就业实习情况,并根据情况给予一定的指导。
(二)院校与企业共同开设专业课程
严格来讲,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人才是为企业提供价值需求的,那么在专业技能强化阶段就要考虑到企业的实际情况。校企合作拉近了学校与企业主体之间的距离,让双方可以共同协商,根据人才的需求制定培养教学目标,共同协作开设专业课程内容,对课程的开设时间、授课时长、授课地点和课程内容,都要经过双方的协商进行确定。包括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比例协调,也要合理地在校企的商讨下来完成。长此以往,校企合作就会为就业率的提升做出巨大的贡献[3]。
(三)根据校企合作构建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对学生的观念和行为有很大影响,可以根据校企合作之间存在的共性,构建校园文化氛围。在与企业进行合作过程中,将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进行结合,从专业课程学习阶段就开始给学生灌输这样的文化理念,严格要求学生自身的行为规范,实现对他们自身综合素养与心理素质的强化。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要合理地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网络交流平台,为学生发布各种校企合作、入职要求、就业选择方向和前人经验参考的信息,全面解答学生在就业方面的困惑。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校企合作给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带来的重要意义作出了一些分析,我们认识到,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要促进就业率的提升,校企合作是一种必须进行的选择。但由于其影响因素较多,双方之间的合作需要依靠更多的配合,因此,只有从更全面的角度采取科学的措施加强校企合作,才可以使得校企合作发挥更大的价值,创造更高、更有价值、更长远的就业形势。
参考文献
[1]张倩.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评价及提升对策研究[D].河北大学,2020.
[2]朱传福.校企合作视角下的高职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路径分析[J].河北职业教育,2018,2(06):100-104.
[3]徐英.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药学专业校企合作办学的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9.
姓名:叶光乾,性别:男,民族:汉,出生年月:198206,籍贯:泸州,单位:四川现代职业学院,职称:初级,学历: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