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娜 齐超
(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150080)
摘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不少大学生盲目参与“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没有真正的体验“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原则,使得“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效果达不到要求。以项目过程为导向,真正探究创新创业过程遇到的各种问题和不足,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水平。确保在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之中,增强自身的创新思维,使得“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发挥应有的效果,帮助广大学生开拓创新创业的思路。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模式
引言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重要基础。在我国很多地区拥有大量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学生能够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重要的人力贡献,也能够确保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全面提升。而在新时期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也可以保证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为社会创造大量的劳动力岗位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开展中,需要积极加强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让学生对创新创业有着更深刻的认识。
1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管理模式
为了保证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顺利开展,必须要积极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发展过程深入探究,要始终坚持以兴趣为原则,实践为基础的管理方法,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相结合。确保打造精英团队,帮助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与优化,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还应该开设教育课,对有创业意愿的同学重点培养,使成绩优秀思维活跃的同学进入到创新创业行业之中,并且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上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创业实践的同学还可以自主选择指导教师以及创业项目,对同学的产品开发以及产品设计经营训练,实践探究的方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意识,积极与市场接轨,增强学生的科研能力。在开展创业结束以后,还要对学生的不同表现全方位评价,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水平,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2引入创业导师孵化模式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要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使社会和员工的责任意识全面增强,创业培训让学生明确自己在创业过程中的各种困惑,纯属准确的认知创新创业需求,激发学生的创业兴趣,为今后创业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还要积极帮助学生创业管理,针对创业活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全面分析,促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创业精神,还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创业辅助,让学生能够更自由的选择创业项目,保持激情,拥有全新的创业思路和创业想法,说服投资方的风险投资,提高创业的资金支持。
还要积极联系风投机构获得更多的金融资金,使得创业实践顺利开展。安排导师讲座答疑,为学生提供更多优质的创业服务,及时有效的解决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还可以开放创业网站,为学生排忧解难,解决创业中存在的多种不足。增强学生发现新事物,了解新事物,增强创新创业整体效率。也让学生掌握商业规律、资本运作、公司运营和企业管理的相关知识。开设《学业生涯与素质拓展导论》必修课和《发明与创造》、《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KAB 创业教育》等选修课,将创新创业指导课程化;开展以“雄鹰杯”大学生发明创造竞赛、学术论文竞赛、创业计划竞赛为牵引的系列竞赛活动,为优秀创新创业成果提供竞技平台;鼓励科技学术类学生社团和创业服务类学生社团定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利用学校科研优势和与行业密切结合的特色,大力发展校外学生创新实践基地,鼓励参与项目学生利用专业社会实践、合作教育学期等机会到企业开展项目研究。
3引入模拟公司制开展训练
模拟公司制能够让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下真正体验到公司运营管理的相关流程,保证学生得到更多的创业训练,模拟公司经营制,能够让学生对自己对员工伙伴负责任,正积极寻找创业的重点,提升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一个优秀的创业团队必须要有详细的创业内容,包括产品介绍、产品服务、售后服务、产品营销以及经营管理预算成本投资的,在公司注册时需要严格按照标准公司内容,准备好相应的文件资料,确保营业执照获取符合创业要求。在公司创业中还需要邀请其他的伙伴担任CEO、首席运营官、首席财务官、法律顾问、营销经理人等,共同支撑公司的整体运营,模拟公司运行能够保证全体学生都能够明确不同的岗位职责,积极实践公司创业的发展需求,针对财务报表对公司的整体发展状况全面分析,促使学生有更多积极有效的机制使得全体员工为公司的经营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以过程为导向的项目化监督管理机制建设,是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重中之重,有效增强项目管理的实效性,确保项目建设的质量水平得到有效增强。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可以使得“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监督融为一体,确保整个项目的管理效果,积极搭建创新创业交流平台,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利用学校网站、电子团刊、手机报等新媒体,开设学生创新创业专栏,形成良好的舆论宣传氛围;举办大学生创新年会活动。促进创业活动顺利开展,针对传统的创新创业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增强创业网站的训练效果。
结语
在学校开展创新创业发展中,还应该积极加强微信微博等新型营销方式的构建,及时发布问题由大家一起建言献策,希望真正的促进创新创业能力全面提升,高校在创新创业安排中还应该面向全校师生启发思维,帮助学生的学习创新能力全面增强,为今后的创新创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启发学生思考能力,让学生不断创新发展,对于良好的创新想法收集,保证创新项目得到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桂云,潘艳秋,曹永红.基于“1134”模式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制度探索与实践[J]. 化工高等教育. 2020(01)
[2] 李晓楠.信息技术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电子世界. 2020(02)
[3] 青思含,肖世维,文锦琼.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的思考[J]. 西部素质教育. 2020(01)
[4] 郑军,张芳.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实践研究[J]. 陕西教育(高教). 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