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丽
辽宁省凤城市第一中学 118100
摘要:本文围绕高中历史学科教学展开探析,分析探讨新课改环境下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问题。文章以新课标为基础,以学生发展为需求,通过课堂提问的改进、学法指导、课堂管理的优化以及学生自主性的调动来来综合培养学生,全面提升课堂质效,以满足新课改环境下的教学需求。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历史;高效课堂
引言:
高中历史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中忽视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调动,课堂呈现出“一人牵多人”的态势,整体教学效能低下。教师苦恼、学生厌烦,严重阻碍教育教学的进步与发展。新的教育教学环境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积极学习新理念、运用新方法,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乐于探索,构建高品质高效课堂,本文据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展开。
一、积极革新理念,科学备课
作为教师,要积极学习新理念、运用新方法,科学备课。在新课标、新教改的引导下,发掘教材内容、探索教材内容,借助多样化资源来优化教学、丰富教学提升课堂质效。高中历史涉及面较广,不仅有中国历史,还有世界历史;不仅有趣味性内容,亦有枯燥性知识。在备课环节,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学生兴趣分布,进行备课,为后续授课奠定基础。以《两次鸦片战争》为例,在进行备课时,可从故事和微课两个方面着重考虑,具体如下:故事方面,以鸦片战争期间的微故事为主,应用于在课前导入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课堂开好头。当然,亦可事先安排学生了解此方面的事件,由学生在课前导入环节进行讲解,借故事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微课方面,这一点可应用于课前、课中、课末。课前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课中带动课堂节奏,课末预留空白,激发学生兴趣。在备课环节,要将深入发掘教材内容,做好故事与微课的资源筹备工作。
二、优化提问环节,科学设问
课堂提问是检测学习效果、深化学习内容的重要环节。以往此环节形式主义盛行,致使课堂低效低能。为此,教师需积极优化提问环节,以充分发挥课堂提问之功效,助学生深化学习,提升课堂质效。具体可从如下几点施行:第一,提问内容[1]。要以重难点相关知识为主,借提问从多个角度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第二,提问方式。融入分层施教于提问环节,针对班级学生实况合理提问,以调动全员积极参与课堂。当然,亦可鼓励学生自主提问,问学生、问教师,增强课堂氛围;第三,提问时机。
如,课前提问设置悬念,课中提问激发欲望,课后题文检测效果,合理把控、科学提问。以上述谈到的鸦片战争为例,提问时应紧紧围绕鸦片战争展开,从时间到社会背景、世界格局逐级提高难度,调动学生积极思考、高效学习。
三、重视学法指导,理解学习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师生对历史学科普遍停留在记忆阶段,忽视思考、方法指导,严重影响学生学习质效,亦是课堂低效低能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此,教师应积极革新认知,走出“记忆性”学科的认知,引导学生重新审视历史学科,注重方法的传授与指导,引导学生思考学习。例如,可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学习历史,以时间为主轴,通过时间的推演来讲述历史事件及相关知识。以《寻求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为例,本课涉及到大量的历史事件,如,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等等,以往学习时,往往会将这些历史事件独立起来,教师也忽视此方面的学法指导,学生容易记混。为此,可通过思维导图的运用来指导学生学习此方面的知识,以实践为主线,将这些历史事件一一标注出来,找寻其中的联系,将其一一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网络,便于记忆、理解。
四、优化课堂管理,有条不紊
高效课堂需要合理安排教学环节,控制好课堂节奏,以确保在课堂有限时间内实现知识的高效输出。部分教师受多样化教学的影响,在课堂中编排大量的教学活动,如,情景表演、微课等等,形成主客颠倒的窘状,课堂质效不容乐观。对此,教师需要革新教学管理,优化备课环节,合理配置教学活动,促进教学质效的提升。具体如下:第一,课堂导入环节[2]。此环节通常以五分钟为宜,运用设置悬念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工作;第二,课中教学环节。此环节通常以三十分钟为宜,其中包含讲解、互动、提问等多个环节,需合理安排各个环节的时间及内容,合理衔接;第三,课末总结环节。此环节以10分钟为宜,由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对学生疑难进行解答,同时,安排学习任务。
五、结束语
高效课堂的构建是教育教学大势所趋,是学生学习的一种诉求。作为教师,应熟知课堂低效的原因与关键,积极学习新课标,了解学情动态,为课堂教学的改进和优化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通过课堂提问、学法指导,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增强教学质效,构建高效历史课堂。当然,教师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通过网络、学术交流活动、研讨活动等等来探索实践,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尽职尽责。
参考文献:
[1]杜泽林.师范生培养与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研究——基于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修订[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9(01):66-72.
[2]冉崇娟.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历史学习方式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8,4(0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