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宁
山东理工大学
摘要:目前,我国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应用最广的设备终端就是手机。手机以其小巧、轻便,随时随地不受空间和时间的约束接入互联网等特点,已经是人们收发信息的重要工具,同时高校为了拓展学生的阅读渠道,也可以把手机终端接入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平台,从而让学生享受移动阅读的便捷。本文先行对高校在移动网络下的图书馆服务发展情况进行研究和讨论,之后对移动网络下,高校图书不同的阅读服务新模式进行分析。
关键字:移动阅读;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
引言:移动互联网是把电子移动的终端设备通过网络联系起来,从而实现信息的高效交换,如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随着我国生产制造业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移动端设备的价格和网络资费不断下降,这扩展了移动终端使用的人群,让更多的人能够用的起移动终端,享受到互联网给人们带来的便捷。而更多的人也习惯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进行信息的交流、沟通和分享。有一份数据显示,我国人民的阅读习惯从传统的纸质阅读逐渐向数字化阅读转变,而人们最常用的阅读方式就是手机阅读。随着我国对于阅读的不懈努力,各省市的图书馆也都通过各种形式来吸引读者进行阅读。作为普通高校在移动网络发展的今天,只有和时代接轨,把移动网络和信息技术融入到图书馆模式,才能充分发挥图书馆的真正价值。
一、移动互联网下高校图书馆发展情况
探索移动阅读中,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是高校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迎合读者阅读方式改变的重要措施。通过调阅文献,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的各省市图书和高校校内图书馆移动阅读的建设普遍较少,主要是通过WAP网站,以短信发送的形式服务,只有国家大型的图书馆采用了Application的模式。而在服务内容上,移动网络主要是发布馆藏新闻、讲座讯息、图书借阅等服务,而移动阅读、信息反馈等服务只有很少的一部分高校图书馆开展。我国移动阅读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才刚刚开始起步,和国外的高校差距还是非常明显的。而我国图书馆的移动阅读主要是信息检索、讲座发布、新书预告等,读者只能进行泛泛的了解,不能进行更深入的阅读。而随着我国信息化社会建设的逐步加快,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愈加成熟,移动网络能够为读者提供的服务也越来越多样化,而把这些应用到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中,增加高校的阅读氛围,是非常有研究价值的[1]。
二、解析移动阅读高校图书馆信息新模式
移动网络包含的信息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如图片、文字、符号、视频等。移动网络下的高校图书馆,可以把馆藏的实体内容,加工整理成虚拟的数字化信息,让读者在阅读和检索的过程中更加便捷,同时也能帮助高校的图书馆服务水平得到更好的提升[2]。
(一)图书服务
阅读一本有价值的图书,你就得到了和许多品格高雅人士交流的机会。图书阅读的过程,能够帮助人们的心灵得到洗礼、净化,让人们的品格高尚起来,人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仅得到了知识的储备,同时自己的人格也得到了完善。所以,阅读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有益的。在图书阅读的校内推广中,各高校也是通过举行各种形式的图书阅读来吸引学生。高校在举办这些活动中,图书内容一般都会选择学生比较喜欢的主题进行开展。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情况,通过移动网络,建立自己的图书馆信息平台,展示活动中广受学生欢迎的图书,同时提供相应书籍的查询服务,让学生在线上也能够阅读相关图书的原本,方便学生阅读。高校的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也可以通过移动网络推送的形式,将新书的信息发布出来,提供学生检索和优惠购买的途径,移动阅读能够在短时间内让学生获得自己所需书籍的信息和内容,使得新书的价值能够得到更好地体现。同时把学生购买图书的信息和图书馆采购接入进来,帮助高校提高图书馆书籍的馆藏质量,提高藏书的借阅率。高校通过移动网络的形式,让更多的图书阅读爱好者能够及时获取图书信息,增加了读者与高校图书馆的互动,最终使得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获得读者的认同。
(二)期刊服务
期刊的字符数一般较少,内容非常丰富,非常适合在移动端供人们下载阅读。而各高校图书馆的馆藏期刊杂志数量较多,读者借阅频率较高,高校图书馆可以把日常学生借阅频率较高的期刊和学生日常生活、个人成长相关的期刊放到高校的信息平台上,供学生借阅。移动阅读下,高校可以通过对期刊内容和类型进行分类、展示,方便读者检索和阅读。同时,高校图书馆也可以和网络应用商进行和壮阔,通过提供移动网络下的期刊电子资源,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在移动网络中阅读[3]。
(三)影像资源服务
高校在日常中经常会邀请各种学术界的泰斗进行公开讲座,让学生通过聆听大师的思想和智慧,在交流中扩展自己的思维。各高校的讲座形式非常多样,有专题讲演、讨论、评述等形式,让学生们在交流互动中更容易吸收这些精华。各高校在开展这些学术研讨中,有些会通过线上直播和线下录影的方式进行。高校图书馆应该充分利用自己资源的优势,将这些内容放到图书馆信息平台上,让读者在移动端能够更好的阅读。同时网上的各高校的对外公开课也非常的好,高校图书馆可以把这些放到自己的资源库中,供学生随时观看。在网络上有些非常优秀的人文、历史等题材的纪录片,内容详实,种类丰富,高校也可以进行归类整理后加入到自己的移动图书馆中。同时,高校图书馆在借用这些资源的同时,要注意有版权意识,提前和作者沟通,也可通过读者承担一定的费用进行阅读。
(四)声音素材服务
手机端受到屏幕大小的影响,不太适合长时间的影像和文字阅读,声音素材服务对于读者来说,不失为一种更好的选择。高校图书馆的声音素材非常多,如文学演讲、广播剧等。高校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把高校各自举行的讲座内容的视频格式转化为音频内容,上传到学校自己的移动图书馆中,方便读者借阅和聆听。同时,相对于视频来说,音频所占据的存储空间更为少,方便信息的传播。而高校的广播站也和学生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这些内容充分展示了高校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高校图书馆也可以把这些上传到自己的移动图书平台,供读者们点播,让读者更好地了解高校校园文化生活。
(五)书评交流
图书评价交流是一种非常好的图书推广和阅读方式,读者在自己阅读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了图书的内涵和自己对图书的理解,通过评论和交流的形式进行分享,能够更好地让读者进行阅读,也能够帮助读者更容易挑选到自己需要的好书,让学生在阅读中寻找真理,不断完善自我人格。高校图书馆可以把每场书评会的内容通过影像、文字、音频方式,传输到高校移动图书馆中,方便读者加深对图书内容的理解,方便读者对于好图书的挑选,通过书评交流,激发更多的读者热爱图书阅读。
(六)阅读宣传
现代信息化社会,信息的传递方式多种多样,微博、微信、新闻等资讯向外界传递着各行各业的发展情况。高校图书馆也可以利用这些方式和平台,进行阅读宣传。高校可以通过名人名言,图书摘录中的好的词句向读者进行信息的传递,提醒和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可以利用这些平台受众面广的特点,及时发布高校的讲座信息、新书推荐等服务方式,读者透过这些平台能够及时了解这些内容,通过评论,读者和图书馆也能更好的交流。
结束语:在新的信息和网络技术下,高校的移动阅读需要高校图书馆探索出新的模式,更好地满足不断变化的读者需求。
参考文献:
[1]罗琳. 移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服务模式研究[J]. 河北科技图苑, 2016, 29(004):28-30.
[2]潘琳. 移动阅读: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新模式[J]. 浙江高校图书情报工作, 2012, 000(004):23-27.
[3]赵建凤. 移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服务模式研究[J]. 才智, 2020, 000(002):242.
姓名:张丽宁女:民族:汉:籍贯:?山东淄博?单位:山东理工大学职称:副研究馆员?学历: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