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应用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时代教育》2020年10期   作者:贺诗源
[导读]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应用本科院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应该以用工企业的人才需求为参考,培养更符合企业用工标准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贺诗源
        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  重庆巴南401320
        摘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应用本科院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应该以用工企业的人才需求为参考,培养更符合企业用工标准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文中对此类人才的特征以及院校培养该类型人才的方式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职业教育;应用本科院校;教育;人才培养;校企联合
        引言
        随着社会科学及经济等方面的高速发展,我国企业已经逐步从制造向着创造转变。现代高科技术的应用,使得多数企业的生产都能实现自动化进行,人力在企业生产以及社会进步中所能够发挥的作用正在逐步减少。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生产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今社会及企业的发展,而是需要更多懂得技术,拥有创造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加入生产。应用本科院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其目标是帮助这些学生通过校内学习可以在社会上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因此用工企业缺少怎样的人才,学校就需要培养怎样的人才。
        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目标人才应具备的特征
        (一)要有足够的理论知识
        高端技能型人才应该具备一定的特征。首先该类人才需要拥有足够的理论知识。理论是实践的依据,也是知识正确应用以及深入研究的引导。学生在应用本科院校中通过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来了解自身将要从事的岗位需要怎样的技能,要有什么样的知识广度。这些知识体系中应该包含人文,社科,历史,律法,道德等领域的一些浅显知识,除此之外,自然也包含了其所学专业的基础知识以及如何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只有经过这些理论知识的孕养才能初步成为一个明事理,有内涵的工作者。
        (二)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
        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第二项特征是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学生只有理论知识,如果无法将其真正运用在其工作岗位中,那么学生所掌握的理论也只不过是一句空谈。就比如说,笔者自己就曾经遇到过有学生为了能够更好地就业机会花钱在培训学校学习了计算机编程的相关知识,但在学完之后只能看懂程序,但却无法自己真正编写出程序,以至于最终还是没能从事该行业工作。所以高端技能型人才一定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能通过自身所掌握的知识轻松适应其所在岗位的生产工作,甚至能够在相同领域的不同岗位上轻松轮换。
        (三)要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学生能够在应用本科院校中学校到的知识是有限的,且这些知识与技能等都是当前已经诞生的,但现代社会的知识体系更新是极为快速的,学生在脱离学校进入工作岗位后,如果没有继续学习成长的能力,那么学生也不能被称之为高端技能型人才。学生要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在从事某行业的工作之后,能够利用自身学过的知识以及在工作中所积累的经验对其所从事的工作进行创新,比如说生产岗位的帮助企业进行生产工艺的优化[1]。且在高速发展的科技洪流中,能够跟得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及时对自身知识体系进行更新,做到工作中的不落后。


        二.应用本科院校培养目标人才的方式
        (一)加强校企合作的教学理念
        应用本科院校在进行办学的过程中,一直都在坚持与社会企业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为促进学生理论向着实践的转变而努力。但在过往的校企合作中,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还是不够紧密,很多应用本科院校与企业的合作都沦为了一种形式,这对于学校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进展是不太友好的。在今后的办学教育中,要继续加强校企合作的教学理念,可通过让企业参与到院校的教学,管理中的方式,来增强企业与院校之间联系,通过利益的捆绑促进企业为院校学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而学校也回馈给企业更多的发展潜力。
        (二)优化学生教学培养的模式
        在传统的应用本科院校中,企业与学校在教学培养方面的合作可能仅限于企业与院校之间签署人才培养协议,通过某个人才班的组建来为企业培养特定的人才,而学校也能够提升自身学生的就业率。这种方式虽然能够为学生带来一定的就业保障,但这层保障关系并不够稳定。院校在今后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过程中,应该通过与企业协商来帮助学生教学培养的模式得到优化,比如说将学生的部分学习更改为在企业中的工作,有企业派遣有经验的岗位人才对学生的工作进行带动,以此来帮助学生在工作中掌握更多知识与技能,向着高端技能型人才更进一步。
        (三)增强学生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应用本科院校对于学生的教导以及学生自身的学习都是为了能够帮助学生在迈入社会之后能够真正做到企业所要求的事项,因此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才是院校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核心[2]。院校在制定学生的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对于实践的需求,而在对其学习状况进行考核的过程中也应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比如说,在上述与企业的合作教学中,可由用人单位及带徒师傅对学生在企业工作期间的表现进行打分,再由教师结合学生在学校理论考核的分数最终给出学生综合的评定,至于理论与实践在综合成绩中的各自权重则需根据实际科目确定,但实践占比不应太小。
        (四)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在进行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学校要应该加强其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师的能力以及知识储备等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在学习阶段能够达到的专业高度。应用本科院校要通过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帮助教师队伍的结构更加合理化,即在教育型教师的队伍中加入企业派遣的实干型培训师,由双方共同承担对学生的教学任务。再者企业与学校之间还可通过人才互聘以及企业员工与院校教师之间的定期交流来对双方人才进行同步促进,为院校教学提供更多师资供给的同时,企业也能够从中获得更优秀人才,对于院校教学的支持也就会更积极。
        三.结束语
        现代职业教育教育体系下应用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以高端技能型人才为培养核心,帮助学生成为有知识,有能力,有潜力的新时代人才,进而在走上社会之后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院校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要注意加强校企合作,帮助学校的教学方式,师资力量,以及学生的实践应用都能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毕雁. 应用技术型本科教育:内涵,特征与趋向[J]. 江苏高教, 2015(4):64-66.
[2]王淑娟, 温景文, 胡丹. 社会转型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应用型院校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思考[C]// 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摘要集. 20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