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琼
重庆市垫江第三中学校 重庆 垫江 408300
摘要: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也必须遵循五大发展理念,把创新摆在教育教学的核心位置,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发展理念 教育教学 文化改革 创新能力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实现“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并明确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加快文化改革发展”。 这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汲取了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是借鉴,更是超越,有共性,更有自己的特色。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必须把创新摆在教育事业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整个学校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作为一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树立和创新发展五大理念,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教师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
“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加快文化改革发展”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这就要求我们要改变过去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只注重理论知识的验证及基本实验方法与技能训练的培养模式。这些观念上的偏差,势必会影响教师对学生化学能力的培养,从而培养出一些“照方抓药”的“机械手”。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就应该从多方面入手考虑,在教学过程中纠正一些学生不爱动手、喜欢背实验的学习习惯,用实验教学来为他们质疑、信息收集和处理等等。总之,教师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将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
二、明确学习目标,提高效率
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才有不断的进取精神。人干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目的,为达到目的,去选择方法和手段的积极活动称为动机,这就是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斯大林说:“有了崇高的目的才有巨大的动力”。学习的目的是推动学习的内部动力,能不能树立好的学习目的,关键是要解决“为什么学”的问题。学习的目的越明确对学习的理解越深刻,学习的动机就越稳定、越牢固。因此,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可以在课堂上介绍名人的故事,去激励学生,让学生明白自己应该心存大目标,在实际生活中随时随地注意磨练自己的意志,将活动坚持到底。并教会学生自我锻炼意志的方法,为他们树立榜样。如:讲述居里夫人在极其艰辛的条件下学习和研究的事迹,张海迪与疾病作斗争和顽强学习的事迹,都有利于增强孩子的意志。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学生一起制定学习目标,并要严加督促,严格执行,不妥协。
三、培养学科学习的兴趣,情感投入
积极的兴趣能丰富人的知识且开发智力;广泛而稳定的兴趣,能开阔眼界,使人知识丰富;长期稳定的兴趣,能促使人勇于探索,深入思维爆发出创造性的智慧。化学是一门于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为一体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运用多媒体、实验、探究活动等手段,进行教学,让学生耳闻目睹,达到理论联系实践的目的,从而使学生对化学感兴趣。例如,在初三上册《绪言》教学时,结合课本内容制作课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讲解化学史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密切联系实际,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做好第一次实验,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落实实验教学,培养创新意识
爱玩是学生的天性,经验证明,多数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就是建立在化学实验上的,学化学“好玩”是很多学生的感受。把握好教材中的“探究活动”就可以让学生在“玩”中学到知识,充分让学生“动手玩”、“动手做”。在“玩”的实践中,学生能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和智慧的力量。
在用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实验中,我就带领学生到实验室,先是讲清原理、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再就“放手”让学生利用实验桌上的药品,设计探究来得到探究结论。例如:他们有些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不同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与产气速率的探究;有些小组的同学通过加二氧化锰与不加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溶液产气速率影响的探究等等。另外,还有少数同学以教材给出的装置为基准,自制了一些制取装置:有注射器、吸管、饮料瓶、墨水瓶、一次性塑料杯(一大一小对扣)等等。这就是他们渴求将已获得的知识加以应用从而更广泛、更深入的认识客观世界的追求。因此,教师要善于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设法激起他们的创造欲望。
当然,也可以采用适当方法提出新问题,设立新情境。如在讲到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由于尾气中的一氧化碳有剧毒,排放到空气中去会造成对空气的污染。这时就可以向学生提出,你们还能设计出另外的尾气处理装置吗?顿时,整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同学们积极开动脑:有学生提出,可以将尾气的导管末端移向加热氧化铜酒精灯的火焰,点燃处理掉尾气,而同时一氧化碳燃烧可用于加热此反应,使一氧化碳变废为宝,节约燃料。
在化学教育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特别是在直观教学、启发观察、动手实验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结合学生的认识需要,多给学生创设条件和机会, 创设问题情境,层层设疑,步步紧扣,进一步激起学生更深层次的认识和求知欲望。恰如其分的对他们进行思维启迪,通过一定的引导,让他们能够独立地从事探索性实践活动,从而达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达到其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
参考文献:
【1】 《浅谈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严建明 湖北省安陆市解放路初中(432600)
【2】 《如何开发化学课堂中的非智力因素》 孙艳燕 江苏省建湖县建阳中学
【3】 《浅谈化学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万其奔
【4】 《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燕国材 上海师范大学
【5】.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616/09/33281694_568174691.shtml 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心得体会
【6】 http://www.xzbu.com/4/view-8001417.htm 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7】http://www.qstheory.cn/llqikan/2015-12/06/c_1117368977.htm 理论期刊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五大发展理念
【8】.http://www.qstheory.cn/wp/2015-11/17/c_1117173729.htm
从四个方面理解“五大发展理念”
【9】https://wenwen.sogou.com/z/q660363201.htm 当代大学生应怎样树立和践行五大发展理念
【10】《有效教学,促进学生社会社会情感发展》 ——龙登丽《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2018.11.07
【11】 《农村科学课 创新思路上》 ——易明喜《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2018.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