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瞻
景德镇学院 江西景德镇 333000
摘要:在教育信息化时代,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已经成为新时期教育改革的风向标。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践和近年来对信息化教学改革相关研究,提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与研究,通过超星学习通学习平台以手机和其他智能终端为具体学习工具,坚持以泛在学习理论和混合学习理论为指导积极实践混合式教学,通过混合式教学发现利于调动起学生学习积极性,并有效提升线上、线下有效连接教学效果显著提升。
关键词:超星学习通;混合式教学;自主学习
引言
《电工学》是高等高职院校为各类非电专业开设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课程内容包括安全用电、模拟电子电路、数字电路、自动控制系统等内容,该课程知识点多、理论性强,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基础较为薄弱所以存在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率低下的情况,针对以上课程特点和学生学习情况作为教师要积极开拓新的教育教学手段,积极转变教育教学理论、改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方法,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情况下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文章以《电工学》课程为例,通过借助“超星学习通”平台开展教学平台的混合式研究和分析,以期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和质量。
一、混合式教学相关理论依据
(一)泛在学习理论
泛在学习(U-Learning)是指借助信息技术学生可以不受时空限制进行随时随地的学习,泛在学习的必备条件就时数字化信息技术环境、复合教学模式、灵活多变学习支持和丰富学习资源,在必备条件的支持下实现学生不受时间、地理空间的限制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
笔者所在的院校引进“超星学习通”平台为教师开发线上课程提供技术基础,为学生实现泛在学习促进由被动学习者转变为积极学习者提供便利条件。
(二)混合学习理论
混合学习(Blended learning)理念早就存在但是近几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推进以及在教学领域的渗透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热门名词,混合学习就是在线学习和面授结合学习模式,混合式学习利于将传统教学优势和数字化线上教学优势相结合,不仅利于教师发挥教育教学积极引导作用,同时利于对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进行监控、评价;同时学生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利于激发自身学习热情和主动性,混合学习利于提升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
二、混合式教学的设计流程
混合式教学是将线下传统教学与线上在线教学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通过“混合式”教学实现课堂教学、课堂管理、师生互动与学业评价的信息化,这种课堂教与学信息化变革利于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质量提升。教师通过借助“超星学习通”平台进行学生考勤、问卷调查;课堂上通过抢答、选人、讨论等实现师生、生生互动。“混合式”教学模式整合了传统线下教学与网络线上教学的两种模式,利于实现线下、线上的互动,利于学生自主性调整学习时间进行随时随地学习,也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个性化互动。
混合式教学设计流程如下:首先任课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对课程线上、线下教学内容进行细化、编排,将课程内容整理为知识点然后整理成教学视频,形成高质量的教学资源,然后给学生布置作业,通过相应测试环节来检查学生学习目标完成情况,从而利于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分析,然后进行课程内容的调整和再次梳理,“超星学习通”平台为教师的教学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其次,“混合式”教学不只体现在一节课程而是整个学习课程的持续,通过制定整个学习教学规划来实现对学生指导和管理,这种利用线上超星学习通平台利于实现考核方式的过程性、多元化的学生管理和学习监督。
.png)
图1:“混合式”教学流程
三、“超星学习通”平台在《电工学》课程中的应用
“超星学习通”在《电工学》的课程影后主要包含课前预习、课上教学、课后学习拓展等几个主要环节。
课前环节是指教师在教材教学目标下创建好教学资源、设计学习任务让学生课前去完成课程预习,了解学习内容和学习重难点,这种课前预习可以通过设置一些测验、讨论环节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从而加强对课程内容的认知和理解,这种与传统课堂教师教,学生直接在课程上进行首次新知识学习相比更能养成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性。教师也更加了解学生,教师针对在预习过程中存在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可以更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设置课程小结测验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从而确保预习效果。
.png)
图2:课程设置
课中环节是指教师在上课过程中通过实时互动采用线上自主和课堂学习邮寄结合,采用多种教学设计来激发学生学习关注度和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例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问题讨论、重难点知识分析等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所学知识,通过“超星学习平台”进行课堂小测验、课堂问卷、抢答等活动环节利于学生环节上课精神倦怠、提高学生学习注意力;针对课堂上回答正确给与相应积分奖励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成就感和获得感,从而利于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质量提高。
.png)
图3:课中抢答环节
课后环节,通过“超星学习通”发布《电工学》课程作用、单元小测、章节拓展等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统计,教师根据系统自动统计作业完成情况、正确率信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根据学情统计分析便于教师对今后课程授课进行持续性改进;学生也可以根据课后存在的疑问与困难与教师进行在线交流。
“超星学习通”利于教师对学生的整个学习情况及学习过程进行大数据监控和分析,同时学习平台对教学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对教师的教学情况、学生学习情况和课程反问数量进行全面统计,便于学校针对教师和学生进行更加全面细致的过程性评价。
四、总结
结合《电工学》课程特点及人才培养要求,借助“超星学习通”平台并在泛在学习和混合式教学模式理论指导下,结合教学实践发现混合式教学利于形成更为流畅科学教学体验,教师通过课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中指导学生知识学习内化、课后进行巩固拓展,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模式既能方便教师对学生进行整个学期过程性评价,又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建构,无论教学方式还是学习方式都实现了创新性变革,有效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孔祥飞.“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 2019,16(3): 24-26.
[2]郑艳.“自动控制原理”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及教学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19, 41(6): 44-48.
[3]《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12-03-13.
[4]杨慧.“互联网+”背景下混合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科教文汇, 2019(11): 100-103.
郭瞻(1982—),女,汉族,江西景德镇人, 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电子、自动化。
课题级别:2020年景德镇学院校级科研课题
课题名称:基于学习通平台的混合式教学实践研究——以《电工学》课程为例
课题编号:xjkt-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