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的实质是交际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时代教育》2020年10期   作者:郑庆海
[导读] 纵观教育学文献,关于教育实质的讨论已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来,广大教育工作者运用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审视教学过程,促进教学理论现代化,对于教学实质的认识正在不断深化

        郑庆海
        黑龙江省铁力市教师进修学校  152500
        
        纵观教育学文献,关于教育实质的讨论已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来,广大教育工作者运用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审视教学过程,促进教学理论现代化,对于教学实质的认识正在不断深化。本文主要结合英语教学,对教学的实质进行探讨。
        一、教学与交际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过程。教与学、师与生在教学过程中有着本质的联系,这种联系就是师生教学活动的交际。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一种关系,教与学是互为影响的一种双向交际关系。教师的教不断影响学生的学和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的学也在不断影响教师的教,并在促进、检验着教;师生之间的交际影响具有相互反馈的双向交际作用。实质上,教学过程就是师生之间的交际活动。
        (1)教育是交际
        在现实生活中,教育确实以活动的形式存在。人们为了学习前人积累起来的经验,使知识得以延伸和发展,靠的是教育。教育活动中,师生往往以面对面直接交往的形式进行教育。可以说没有人际交往活动就不存在教育,就这个意义而言,教育的实质是交际。
        (2)英语教学是交际
        教学是教与学相互作用的交际统一整体,缺少任何一方面的交际都不能构成教学过程。英语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必须共同参与,相互配合。学生要掌握某一语言项目,不仅要在观念上形成规则性知识,而且要能正确地操作和运用,这需要经历一个反复、多向、多渠道的交际过程。英语课常常是一系列师生之间教与学的反复交际活动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英语教学的实质是交际,没有师生间的教学交际活动,英语教学也就不存在了。一位称职的英语教师不仅应该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还应善于运用交际技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交际的主体、课题、媒体
        (1)主体-----教师与学生
        交际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思想、感情和信息的过程,交际双方都是主体。交际是人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同样,教育活动是由教与学两类相依相存的活动复合构成,教师和学生二主体的合作关系是平等的。教和学构成的交际活动是师生二主体相互联系的纽带。二主体之间具有互动性,教师的教对学生的学产生影响,学生的主动状态、情绪反应也直接影响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水准、教育方式和教育方法。因此,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投入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教师巧妙安排英语教学,与学生配合默契的交际,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这样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享受到与人交际的情趣,从而增强主体意识,与此同时也积极地学到了知识。


        (2)客体----信息
        在教育的认识活动和实践中,教师与学生的共同课题是教育内容。即主体活动指向的共同对象。教师向学生提供要掌握的知识信息,该信息就是师生共同活动的对象,是教育教学的客体。英语教学是学生掌握某种语言项目的过程,这一过程由许多具体的信息传递和接收步骤构成。从信息论的观点看,在教学交际过程中存在传递、储存和处理信息的过程。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和学生自身多向传递教学信息,能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既有利于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学习内容,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多向传递教学信息的交际形式是我们现代英语课堂教学的方向。
        (3)媒体----教材
        教学媒体是教学中用来向学生传递信息的工具,是教学过程中负载信息、传递经验的物质手段。教学必须借助于教学媒体,以一定的信号传递发送,才能进行教学。教材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活动的主要媒体,是教师教学的蓝本,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从广义来说,教材不仅仅包括教科书,还包括教学设施、教学用具和教学辅助资料,他们是教学中的媒体,起传递经验的工具作用。教师运用语言信息输入的教学策略处理教材时,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对教材进行合理安排,组织学生观察、想象、记忆、思维训练,使英语教学系统化、网络化,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教学要达到“四会”在质和量上的基本要求,选择什么样的教学媒体取决于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师对教学媒体处理的系统化体现在注意各语言要点之间的联系,防止支离破碎,避免相互干扰或机械重复。教师对教材网络化处理要突出语言知识和技能的联络点,使整个教学以一种网络式来表示。教材网络化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整合作用,有利于学生稳定的心理结构的形成,便于教师与学生检验、发现以往学习中的断裂带与断裂点,了解今后的发展带与发展点。教师还要使教学活动程序化,分析教材、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步骤、顺序以及内容与交际方式,考虑学生特有的学习规律,使教学活动有序有效的开展起来。总之,教师充分运用教材这一教学媒体,根据教学目的设计教学程序,确定师生双方在不同的教学时间内做什么或怎么做,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三、英语交际能力的形成与定向
        (1)交际能力的形成
        英语教学中,学生交际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在活动中通过主、客体的相互作用获得个体经验的积累。知识和技能只是形成能力的前提,要使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转化成能力,还须将积累的知识和技能概括化、系统化。交际能力本身只有在活动中才得以形成和发展,如果缺乏相应的活动,任何能力都不可能形成和发展。不同能力形成、发展的基础是不同的活动。教师在教学中加强针对性的训练活动,结合教学内容,准确、适时、有计划地进行训练,使学生投身于实践活动,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把知识和技能概括化、系统化,促进交际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2)交际能力的定向
        教学过程中,师生双边活动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的活动。教师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就是要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观念和信念以及行为习惯,形成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能力,迎接未来世纪高度科学化、专业化、技术化、信息化的严峻挑战。
        英语教学是教师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过程,是使学生各种心理素质和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的过程。实质上,英语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富有生命力的交际。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