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乔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寨里镇黉阳中学
摘要:新课程改革活动是聚焦于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不足而开展的一系列教学改革活动,这一改革活动要求教师积极地做好对以往教学环节的教学反思活动,并在反思的基础上制定出合理的课堂机制创新策略,以建设起更加符合学生学习模式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在改革后的教学环境中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深化学生的学习效益。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对课堂导学机制、合作互动机制与教学评价机制进行创新,推动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活动;课堂机制;初中语文
受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影响, 以往课堂中的教学机制常常偏向于教师主导,而学生处于次要的知识接收地位,在这种机制下的被动学习模式中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以及学习素养难以得到深层次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一存在于教学中的问题,教师们在素质教育理论的号召下开启了一轮新课程改革活动,意在转变学生的课堂学习模式,使学生完成被动到主动学习的学习角色变革。为了促成教学改革活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落实,教师应该对语文教学进行更精细化的剖析,从课堂中的具体教学机制着手,寻找具体课堂机制的创新策略以推动课堂机制中学生学习角色的变革,以此为语文课程改革提供基础动力。
一、课堂导学机制的创新
在以往的教学环节中,教师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加快教学的进度常常采用开门见山式的教学方式,在教学导入环节中缺乏对导入内容的设计,而是平铺直叙式地介绍教学内容,导致教学导入环节缺乏趣味性与启发性,不利于启发学生对课堂学习的探究欲望,使得学生后续的课堂参与主动性难以激活。在新课程改革活动中,初中语文教师为了促使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人,应该重视教学导入环节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作用以及对学生课堂参与主动性的调动作用,对课堂导学机制进行趣味化的创新,使学生能够在趣味性较强的导入中得到启发,激发起对课堂学习内容的探究欲望。
例如在《向沙漠进军》这一篇有关沙漠的文章教学中,笔者在课堂伊始的导学环节中向学生提出“你印象中的沙漠是怎样的?”这一问题,启发学生对“沙漠”这一文章中的主要描写内容展开想象思考,使学生能够在思考中得到思维的活跃,进而在这一问题的调动下形成对本篇文章描写沙漠的具体内容产生学习兴趣。之后笔者还在导学环节中适当地利用媒体资源向学生展示真实拍摄的沙漠的短视频或图片,使学生能够在直观的媒体资源展示下建立起对沙漠更具象的认知,在导学环节为后续学生的自主思考文章情感奠定认知基础。
二、合作互动机制的创新
在课堂中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活动是教师在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式,通过合作活动的开展往往能够使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并在相互作用中得到自主探究效率的提高。为了进一步增强合作活动开展的教学意义,教师可以结合不同的教学情境与教学环节对课堂中的合作互动机制进行更多元的创新,以此使合作教学模式与语文课程进行更深入的融合,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地位变革创造优势环境。
笔者常常组织班级学生开展问题互解活动,即学生在小组范围内提出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并由小组其他学生共同思考,实现问题在小组范围内的解决。例如在《敬业与乐业》这一篇课文的教学实践中,学生即在笔者的组织之下将自己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对文章理解的疑问向小组其他同学提问。在小组成员对学生问题的共同思考与答案汇总过程中学生实现了交流互动,学生在小组成员的共同思考之下在没有教师的辅助之下相对正确地解决了自己的问题,对文章的结构形成了深入的理解。
三、教学评价机制的创新
课堂评价是给予学生学习活动反馈的教学环节,通过评价中得到的教师专业性较强的反馈,学生往往能够更加客观地审视自身的自主思考活动,在辅助学生,弥补自身学习成果不足的同时,使学生实现自主思考、自主探究能力的提高。然而以往的评价机制缺乏引导性,教师应该将强化评价对学生思维引导性作为方向创新教学评价机制,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评价指引下更加客观地思考自身的学习活动。
例如在《变色龙》这一篇讽刺小说的学习环节中,学生在理解变色龙的讽刺意味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理解方面的偏差,为此笔者向学生提供了引导性较强的教学评价。通过教师的评价内容,学生能够对变色龙与文章主角之间的联系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并与自己初次自主思考的答案进行对照,以此实现客观审视自主思考成果的教学效果。在教师的引导思考下,学生能够相对更加自主地发现自己学习活动中的不足,进而对自己自主思考过程中存在的漏洞产生更深刻的印象,使学生能够更加高效地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只有完成对课堂教学机制的创新,使学生成为各个课堂学习环节中的主体角色,才能在对机制的整合模式下形成完整的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结构,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目标,使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课堂学习结构中实现自身学习能力与学习素养的深层发展。
参考文献:
[1]韩珍.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文言文课堂教学模式探析[J].课外语文,2016(4).
[2]冉洪军.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的影响因素及改革方式[J].教育,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