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霞
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枫林镇坡山小学 435204
摘要:阅读和听说能力是小学高年级学生应该具备的语文基本素养。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往往重视阅读教学,而忽略了学生的听说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中,笔者从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拓展课堂阅读,提高学生的文学积累等方面谈谈立足于学生的语文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素养;教学方法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当前很多语文课堂上,依然以说教式的方法为主,教师牢牢占据课堂的中心,采用灌输式的方法进行教学,特别是到了六年级,随着学生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对教师单一的教学方法感到厌倦,学习兴趣下降,积极性不高,加上教师只重视阅读教学,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受到影响,从而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中,笔者针对以上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想有效开展阅读教学活动,首先就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六年级学生经过前面五年的语文学习后,部分学生产生了倦怠的心理,课堂上的表现不佳,不愿与教师互动。积极性不高,教师要想办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完成语文教学工作。
例如,在教学《故宫博物院》这节课时,教师通过谈话,多媒体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去过北京吗?提起北京来,你们会想到哪些地方?”(学生自由回答,想到了故宫、颐和园、天坛、香山、天安门、琉璃厂等。)“看来同学们去过北京的不少地方呢!这些地方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地方?”(学生答故宫。)“说起故宫,里面有什么呢?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哪位同学来说一说?”(学生回答对故宫的认识,教师多媒体出示故宫的图片)“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也是与故宫有关的,到底要学习哪些内容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我们来了解一下。”通过谈话,成功调动起了学生有关北京和故宫的回忆,激发起了学生谈话的兴致,让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中去。
二、开展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口语交际能力是高年级学生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之一,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由于过分重视阅读教学,忽略了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六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这就为小组合作探究准备了前提条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在合作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
例如,在教学《口语交际:聊聊书法》这节课时,这是一堂口语交际课,而口语交际能力是六年级学生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之一,因此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教学。教师先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前搜集一些我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和书法作品。课堂上,教师首先导入新课,引入这节课的教学主题“书法”,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课前搜集到的有关书法家和书法作品的资料,小组内介绍自己知道的书法家和书法作品,并完成以下几个问题:1.你参观过书法艺术展览吗?你最喜欢哪些人的作品?2.你学习过书法吗?在学习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感受?3.你认为学习书法对现代人有哪些益处?(分点论述,可以结合具体的事例来说明。)先各个小组交流,然后每个小组派个代表在全班做汇报。通过小组合作,不仅让学生了解了更多的书法作品,加深了对我国书法艺术的认识和了解,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实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拓展课堂阅读,提高学生的文学积累
六年级学生经过五年的语文学习后,积累了一定的阅读习惯和方法,具备了阅读长篇小说和复杂的诗歌作品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适当地进行拓展延伸,在立足课本阅读的基础上扩大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量,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例如,在教学《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首古诗时,我们知道,这首诗歌的作者是苏轼。苏轼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留下了大量的诗词书画作品。因此,在教学这首古诗时,教师应该在带领学生理解这首古诗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开展以作者为中心的阅读活动。向学生推荐苏轼的其他诗词作品,如《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和《渔家傲·一曲阳关情几许》等。苏轼还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教师可以介绍苏轼的散文,如《鸟说》《放鹤亭记》等,让学生全面了解苏轼的文学成就。另外,教师还可以补充“唐宋八大家”的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总之,阅读和听说能力是小学高年级学生应该具备的语文基本素养。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往往重视阅读教学,而忽略了学生的听说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阻碍了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培养。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把阅读和口语交际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从而落实素质教育的教学要求。
参考文献:
[1]肖贵群.在“回归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人文素养[J].华夏教师,2017(10):62.
[2]李瑛.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J].华夏教师,2017(1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