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1期   作者:李健
[导读] 信息技术的出现为传统教学模式打开了新篇章,教师应改变教学理念
        李健
        山东师范大学善国实验小学    277500
        摘要:信息技术的出现为传统教学模式打开了新篇章,教师应改变教学理念,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特性。本文作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描述了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信息化背景;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信息技术与教学模式的统一结合成为当下主要的教学模式,打破传统教学策略,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采取多样化教学活动,引用信息技术开拓学生视野,从而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加强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1.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各个模块
1.1播放专业音频指导学生朗读
        由于小学语文教材具有较多板块,教师不仅要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还要强化学生对文章的情感朗读,以信息技术背景为中心增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范读模式,在班级播放专业音频,纠正学生发音,调动学生积极性,使用专业知识与音乐激发学生对文章的情感,从而明确文章中心思想。
        比如在学习《腊八粥》文章内容时,教师应培养学生对文章的阅读理解,在音乐背景下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教师首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腊八粥不同版本由来,如佛教、秦始皇时期、岳飞时期、朱元璋时期,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诵文章,根据多媒体播放的专业内容,加强学生对生字的认识,在聆听过程中把握断句规律。接下来,教师要通过学生对文章的感情朗读,引发学生思考,进入“八儿”等着吃妈妈熬煮的腊八粥淳朴、和睦、温馨的图景,加强学生对文章的感悟能力。最后,教师要总结文章具体描写,带领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从而加强学生的写作创新。
1.2展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文意
        由于学生没有思维逻辑性,无法理解抽象语文知识,往往出现文章语句不同的现象。因此,教师要借用多媒体展示相应的教学图片,吸引学生注意力,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大意,从而实现高效教学成果。
        比如在学习《鲁滨逊漂流记》内容时,教师要展示荒无人烟的环境图片,从而有效带领学生学习相应内容。教师应在课前引发学生思考“如果你一个人被困沙漠,头上是炎炎烈日,脚下是如焚热沙,而且你的水只够两天,你会怎么办?”其次教师引导学生初读文章大意,并让学生描述鲁宾逊的经历,结合文章中具体实际情况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学生明确文章主要发生内容后,教师要让学生仔细阅读感悟鲁宾逊的精神,如诵读“他就找了一些木头做木筏,划到船边。”细节语句时,在多媒体上展示人物活动图片,加强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明确“找”与“划”的意思。最后,教师要抛出中心议题“是什么让鲁宾逊活了下来。

”引导小组学生之间合作交流,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
1.3整合教学资源扩展学生视野
    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教学资源,根据教材具体内容,展开丰富的教学活动。教师可通过互联网搜索相应的教学案例,升华自身的教学素质,结合文章背景带领学生把握主体内容,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继而保证小学语文在信息技术背景下的高效性。
        比如在学习《题林安邸》诗词内容时,教师应利用信息技术介绍作者情况,文章创作背景,逐步加深学生对文人志士所写文章的思想感悟。教师首先在多媒体上展示创作背景:公元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但赵构逃脱到江南只求苟且偷安,诬陷众多爱国人士。并将北宋与南宋地图进行对比,激发学生内心的爱国情怀。其次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诗词大意,加强学生的文学素质,如“直把杭州作汴州”中的“汴梁城”进行介绍,通过临安城的特征体会作者笔下当年虚假的繁荣太平景象,运用“几时休”三个字责问当时统治者,坑金复国的事业几时能着手?从而体会诗人的义愤之情,明确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最后教师要播放祖国河山景色记录片,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开拓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知。
2.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创新语文教学的方法
2.1用信息技术制作微课课件讲解重难点知识
    小学阶段是义务教育的基础阶段,教师应着重把握学生课堂学习成果,加强学生对文章的认识能力,帮助学生完善语文知识框架。由于学生无法把握文章重点知识内容,因此,教师应利用信息技术制作相应知识点的微课课件,利用微课的时间短、突出知识等特性,加强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使其正确理解文章知识内涵,从而突破固定的思维套路,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语文课堂的高效教学。
2.2以信息技术展示思维导图梳理和归纳知识
        语文教师应注意学生的语文素养,加强学生道德教育。教师需在课上最后几分钟,利用多媒体带领学生回顾相应知识点内容,加深学生的语文记忆力,梳理学生的知识概况。像是讲解关于自然的文章后,教师就要在多媒体上展示相应的写作手法,强化学生对文章的中心思想的理解,带领学生复习相应词语,加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自主学习能力。
2.3借信息技术设计导学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自主学习已经成为多数人必备精神。因此,教师要在小学阶段,加强学生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的各方面综合素质,利用信息技术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新型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逐步完成教学目标,利用问题发挥学生的独立思考,推动学生不断向前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现代化语文教师应充分认识信息技术特点,创新教学手法,结合时代发展潮流,活跃课堂氛围,通过信息技术加强学生对抽象化知识的理解,丰富学生的语文内涵,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
参考文献:
[1]杨新华.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让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活"起来[J].南北桥.2019,(24):144.
[2]张济平.基于信息化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研究[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6,(12):1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