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的有效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1期   作者:杨春燕
[导读] 识字、认字是学生学习语文乃至其他学科知识的基础和前提,是低年级语文教学得到重要组成部分。
        杨春燕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中宁县第五小学  755100
        摘要:识字、认字是学生学习语文乃至其他学科知识的基础和前提,是低年级语文教学得到重要组成部分。观察现如今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不难发现,教师往往采用机械重复的方式引导学生反复进行识字练习,造成学生学习热情不高以及教学效果不甚理想的现状。而趣味性教学作为旨在培养学生识字学习兴趣的方法和策略被广泛提及,为教师更好地开展识字教学指明了方向。基于此,本文就此为论题,针对如何构建趣味化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课堂进行阐述,以期为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趣味情境;趣味故事;联系生活
        小学生正处于学习、思维、认知能力和水平发展的启蒙和起始阶段,且这一时期学生有着好奇心强、爱玩爱闹且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心理特征,传统以灌输式为主的教育教学模式对他们来书是极其不适宜的,死记硬背、反复识记式的汉字学习方式更加容易令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因而将趣味教学模式引入到课堂中来,在激发学生汉字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开展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为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在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基础上,深入探究开展趣味识字教学的有效方法和策略,使单调、枯燥的识字教学变得充满灵动与活力。
        一、创设趣味情境,优化识字教学环境
        趣味识字情境的设置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并理解汉字的含义,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更好地识记汉字。为此,在开展趣味化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时,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如多媒体技术集声、像、色于一体的优势给学生打造生动、直观的识字学习情境,增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深刻了解和认识,从而摒弃传统机械、单调识字教学模式的束缚和限制,使学生在良好情境的感染下更好地进行识字训练。
        例如,教师可以结合汉字所表示的事物营造情境,增强学生对汉字所表示内容的具象化认识。以“日月水火”这部分内容为例,本课介绍了日、月、水、火等汉字。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这些汉字对应的甲骨文,并以动画演示的形式展现汉字是如何由一开始的甲骨文逐步演变成今天的汉字的,并结合具体的事物图片展示汉字,引导学生观察汉字与实物看起来有何相似之处,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识记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如此,便为学生营造了生动、适宜的课堂情境,增强了学生对汉字表象特征的深刻认识,促进了汉字教学的顺利进展和实施。
        二、引入趣味故事,增强汉字识记能力
        故事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对于本身有着较强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小学生来说有着莫大的吸引力。情节复杂、内容丰富的趣味故事是学生喜爱且乐于阅读的。将故事与汉字的教学活动融合起来,能够为单调的汉字增添一抹感情色彩,使学生的汉字学习兴趣得以被充分激发出来。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巧妙引入趣味故事教学,借助汉字的结构、概念、内涵创编故事,或是介绍与汉字由来有关的趣味故事,以此来增强学生对汉字所表示意义和用法的深刻认识,促进学生汉字识记效果的提升。


        例如,教师可以结合汉字本身的字形特征给学生创编故事。以“家”字为例,家字是由上下结构组成的,上面的“宀”表示房屋的意思,而下面的“豕”表示猪的意思,而家字就可以看作是房屋上面住着人,下面养着猪。借助这种生动的介绍让学生明白汉字的结构特征和构成,能够起到加深学生理解与记忆的目的。又如,以“坐”字为例,该字从结构上看来可以解释为“两个人背靠背坐在地面上”等等,通过引入趣味故事的形式增强学生对抽象汉字的深刻了解和认识。如此,通过引入趣味故事教学,凸显了识字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使学生能够始终保持学习汉字的浓厚兴趣和强烈好奇心。
        三、联系生活教学,巩固识字教学效果
        生活作为语文知识的来源以及语文学习的归属,对汉字的学习来说同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学生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接触并学习到汉字,因而借助生活来巩固学生的汉字识记效果,并拓展学生的汉字学习路径不失为有效的方法和策略。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并运用汉字,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感悟汉字学习的奥妙和趣味性所在,体会汉字鲜明的生活化内涵,使学生的汉字实际效果得到有效巩固和发展。
        例如,以“大小多少”这部分内容为例,本课介绍了牛、羊、小、少等生活中常见的汉字。教师可以在完成教学后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观察生活中的物品,或是街道上的字,从中寻找这些汉字资源,使学生对汉字在生活中的运用有深刻的认识。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的资源来学习汉字,比如外出游玩时在旅游景点中看到的汉字,在家中看书读报或是看电视时学到的汉字等等,使学生的汉字学习资源和范围得以不断拓展。如此,便将汉字的学习与巩固渗透到了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拓展了学生的汉字学习路径和范畴,实现了识字教学效果的不断优化和完善。
        总之,趣味性教学作为旨在培养学生课堂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和策略,在提升识字教学质量方面发挥着显著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应在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积极探究开展趣味性识字教学更多有效的方法和策略,让学生在活泼、愉悦的环境和氛围中更好地学习汉字,从而最终达到扩充学生识字量、提升识字教学效果的课堂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缪爱华.玩转汉字,活学语文[J].语文知识,2016
        [2]杨琴.趣味识字教学措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