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会萍 孙学文
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前曹镇林庄小学 253100
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前曹镇林庄小学 253100
摘要:近年来,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使我国的教育事业迎来了一场创新改革热潮,小学语文作为小学阶段重要的基础性学科自然也不例外。面对新课改,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明确新课标所提出的素质教育要求,进而能够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积极创新课堂教学活动。因此,本文将就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策略进行论述。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策略探究
前言:新课程标准要求现当代的教育工作者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科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也为小学语文的创新教学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摒弃传统落后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促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可以得到全面发展。
一、注重激趣导入教学,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课堂导入作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初始环节,对于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发挥着关键作用,灵活且优质的课堂导入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助于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还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于后续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激趣导入教学,能够打破传统“单刀直入”的导入教学模式,创设具有趣味性的导入教学活动。
例如,教师在执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宇宙生命之谜》一课时,由于这是一篇科普文章,介绍了科学家探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的艰难历程,整篇文章由“谜”导入,最后又由“谜”结束。对于好奇心强的小学生来说,教师可以在正式授课之前结合学生的求知欲进行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认为的宇宙是什么样的呢?你们觉得在宇宙是否还有其他的生命存在呢?”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展示宇宙的图片和视频,并继续进行课堂导入:“同学们,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对宇宙的了解也越来越多,可是浩瀚无垠的宇宙还是有许多的谜没有解开,接下来就让我们跟随文中的科学家一起来探索宇宙生命之谜吧。
”
二、创新阅读教学活动,提高学生语言能力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较强的综合人文学科,其中阅读教学是语言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学素养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目前许多教师的阅读教学形式都较为单一僵化,因而忽视了对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有效培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为前提,积极创新阅读教学活动。
例如,教师在执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鸟的天堂》一课时,这篇文章是作者以第一人称的身份,描写了自己两次游览“鸟的天堂”的过程,以及两次游览所看到的不同景观和不同感想。整篇文章的语句优美、结构清晰,采用了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教师在正式授课之前,可以事先询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觉得鸟的天堂是什么呢?”之后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交流探讨之后,就可以让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疑问通过自主阅读课文来找寻答案。与此同时,教师还要让学生将文章自认为优美的词汇和句子进行标记。随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阅读,让学生思考第一次游览“鸟的天堂”时,作者有没有看到鸟?而作者在最后一次提到“鸟的天堂”时,为什么没有加引号呢?从而让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循序渐进地展开自主阅读探究,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建构能力。
三、拓展合作探究教学,锻炼学生实践能力
现阶段大多数的小学语文教师总是过于侧重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因而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往往习惯性地将教学重心放在基础知识和应试技巧的教学上,但是却忽视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得不到有效地发挥。从而导致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难以得到有效地锻炼与提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而能够积极拓展合作探究教学。
例如,教师在执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就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在基础授课结束之后就可以要求各小组成员能够利用课下时间,通过查阅互联网和图书馆资料,搜集和整理近几十年全球发生过的十大生态危机事件,并将其发生的原因和危害进行分析,最后每个小组要制作成幻灯片,依次在课上进行展示与分享。通过这一合作探究教学活动,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还可以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感受到环境问题对于地球生态所带来的不可逆伤害,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综上所述,基于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语文学科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之一,对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语感、文学素养以及陶冶情操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秉承着素质教育理念,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前提,不断创新和优化课堂教学活动。从而能够注重激趣导入教学,通过创新阅读教学活动以及拓展合作探究教学的举措,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锻炼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实现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参考文献
[1]宁艳.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育的审视与反思[J].中国校外教育,2017(35):94-95.
[2]王丽华.浅谈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学[N].发展导报,2017-11-28(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