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元垒
广西百色市西林县古障镇初级中学
摘要:阅读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语文学科的能力构成。除基础知识外,阅读水平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是语文教学中一定要引起重视的环节。因此,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不仅要注重内容和形式,还要注重学习的效率,打造高质量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基于此,本文围绕初中语文教师阅读教学效率展开探索和研究,以期为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帮助与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策略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不断向纵深推进,对学生的综合素养越来越重视。高质量、高效率的学习是学生最好的学习状态,高效率的阅读学习会极大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除此之外,还可以提升学生对其他学科知识的理解。教师要明确,语文是一切学科学习的基础,阅读能力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文字的理解能力,因此,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强化阅读教学,着力打造高效率的的语文课堂。
一、引导学生边阅读边思考,提升阅读效率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让学生尽早养成一个边读边思考的习惯,从实践中表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思考和想象,可以快速解决课文中的许多问题,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去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从中发现问题。在阅读一段话的时候,不应该只是为了简单的完成任务,不要单纯的为了读而读,没有任何的思考,而是应该去分析文章的层次、段落和内容,以及作者想要表述的中心思想。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借助笔进行标记和批注,将一些疑点和难点圈出来,接着写下一些简要的心得体会。阅读前也要知道应该思考哪些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再去读一遍,了解文章的大概含义,对阅读的内容也要进行思考和分析,这对于他们的智力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以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教材中《背影》为例,在阅读前教师应当先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去阅读,例如“文章中几次提到父亲的背影?请细细体会作者每次写背影时的思想感情;作者为什么多次写到他的悔恨和自责?”等等。接下来留给学生阅读和思考的时间,引导学生将自己认为的答案用笔勾画出来,在规定的时间结束后,教师点名同学来回答问题,最后由教师给出答案。
这种边阅读边思考的形式可以避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没有目标而空泛阅读,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还可以培养他们的阅读思维。
二、确定精准的教学目标
在课前备课阶段确定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可以直接影响到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在确定目标后,教师要运用教学手段去尽量达到教学目标。例如,初中阶段的学生应当进行大量且内容丰富的阅读,教师则可以将本学期的阅读教学任务和目标定为学生的阅读数量,所以,教师要深刻的意识到,只有让学生自主性的去进行大量的阅读,这样才能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在阅读一段话或者是一篇文章的时候,要习惯性的去利用工具书查找词汇的含义,一边阅读、一边查找,有助于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当学生在阅读时遇到不懂的字词,下意识的查找字典,不会认为这是一件麻烦的事情,反而会成为一种需要,甚至会因为了解到一个成语的具体意思,产生一种满足感。相反,如若不借助字典,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一些不懂得成语、字词,就读不通这句话的意思,而且在下次遇到的时候,还是陌生的,这样就会阻碍学生的积极性,也会降低阅读量。所以,借助工具书去进行释义,许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在遇到生字新词的时候,也能随时拿出工具书,对于阅读习惯的养成具有一个积极的作用。培养阅读时使用工具书进行辅助,可以极大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养成良好的习惯后,也可以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三、选择正确的课外阅读书
要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阅读效果,教师在推荐学生选择书籍的时候,就应该秉承着思想性、广泛性和适应性的原则。思想性主要是推荐那些思想内容好的读,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初中生,其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正是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思想性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于价值的基本需求,所选择的课外读物,应当在实现上拥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内容比较正常和健康的作品。例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所要告诉人们的是,一个在革命艰苦的道路战胜了别人,换句话说也是战胜了自己,只有将祖国、人们和自己的利益联系在一起时,才能创造出真正的奇迹。
结束语:结合上述分析不难看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教学模块,涉及许多方面的内容与基础知识、理解能力和总结概括能力都密不可分。提高阅读教学效率以及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并不是一蹴而就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经过长期的探索和研究,需要语文教育工作者付出十分巨大的努力,要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不断进行改进。教师要强调学生的课堂地位,运用多种手段提升教学效率,以达到高质量的课堂教学,为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 张英杰. 优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J]. 考试周刊, 2017(53).
[2] 侯平宁.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优化策略探析[J]. 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中), 2015, 000(005):77-77.